□任蓉華

晚飯過后,女兒不動聲色地把書包、文具盒、橡皮、鉛筆……一樣樣拿過來,全擺在我面前。不用說我也明白,又到給她“升級”學習用品的時候了。在社區的文具店里,女兒對店主展示的書包皺起眉頭:“我不要,這個的檔次也太低了,價格連我同桌書包的零頭都不到!”
女兒同桌的情況我有所耳聞,據說是某大型公司老板的兒子。平日里,不只他的衣著穿戴、文具用品要高出班里同學一截,他媽媽參加家長會時開的汽車,也給人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看著女兒一副瞧不上眼的表情,我跟店主都有些尷尬,我忍了又忍,說那咱先回家考慮,晚些時候再買吧!
回到家,女兒依舊眉頭緊鎖,我給她倒了一杯牛奶,輕聲問:“還在為買書包的事情難過嗎?”她點了點頭。我又問:“那你覺得同桌的書包好在哪里?”女兒頓時來了興趣,不假思索地答道:“人家的書包可是名牌,特別精致,上面有許多口袋,背起來氣派!”“那么多口袋,平時都會用到嗎?”“也沒有,其實兩三個口袋就夠用了……”“書包是用來裝書的,講究的是結實耐用,它的口袋再多,名氣再大,多而無用也未必是好事兒。”
女兒又說:“那他的文具盒是全自動的,非常炫的那種!課間的時候,我們班的同學都喜歡借他的文具盒玩。”“文具盒是用來裝鉛筆、橡皮的,合上蓋就應該讓它靜靜地躺在一邊,如果把它當成玩具,那它肚子里的鉛筆、橡皮肯定會有意見的,你說呢?”“那他的彩筆都是一盒一盒的,顏色可全了,他的橡皮也是一套一套的,動物啦、玩偶啦,各種造型的特多!”我反問她:“他的彩筆顏色這么全,那他的美術是最優秀的嗎?他的橡皮種類很多,那他寫的作業是班里最整潔的嗎?”女兒笑著搖了搖頭:“不是不是,他畫的畫可丑啦,畫什么都不像,作業寫得也很潦草!”
“是嗎?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彩筆多,干脆每種顏色都涂上一些,最后就啥都不像了;而他覺得反正橡皮有很多,寫作業不再那么認真了,所以字跡就很潦草。”女兒聽完我的話,沒有吭聲。
接著,我拿出兩張白紙對女兒說:“現在咱們對比一下你跟同桌的優點。”“首先,他的零花錢多,但學習成績不太好;你雖然零花錢少,但學習成績好!其次,他的人緣好,是因為有些同學羨慕他的零食;你的人緣也不錯,是因為有些同學想向你討教學習經驗!再次,他的家庭條件好,住別墅,開名車,吃喝都是最好的;咱家的條件雖然有限,但和睦仁愛,全家人最疼的就是你!”我剛分析完,女兒就害羞得紅了臉,樂呵呵地朝我嚷:“媽媽,還是您厲害,現在我心里舒服多啦!”
女兒要買名牌書包,表面上是愛慕虛榮,其實是她對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產生的一種自卑心理。作為家長,關鍵是要讓孩子看淡所謂的“檔次”,讓孩子懂得每個人都各有優勢,沒必要拿自己的短處去攀比他人的長處,如此看似難以處理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