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前幾年老宅拆遷,家里因此得到了一筆拆遷款。那時我剛好結婚,于是主張買一套三室二廳的大房子,我們小夫妻與母親同住。母親私下對我說:“天下再和睦的婆媳住一起久了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都說距離產生美,其實我們可以買同一小區的兩套房子,兩家住得近也不影響大家相互照應。”
我把母親的話轉告給妻子,妻子非常贊成,只不過妻子希望母親能住得離我們更近些,于是就買了同一個小區同一樓層的兩套房,兩套房門對門,我和妻子住兩室一廳,母親住一室一廳,我和母親成了鄰居。
雖然母親說住得近大家可以相互照應,其實總是母親在照應我們。自從與母親為鄰,我們這個小家就很少開伙,每次下班我和妻子就直奔母親家“蹭飯”,我們享用母親做的美味,卻不知她付出了多少辛勞。為了省錢,母親總是要起大早去離家很遠的蔬菜批發市場買菜,為了保證食材新鮮,母親一次又不會買很多,所以她一星期要跑幾趟蔬菜批發市場,累得腰酸背痛。我要給母親伙食費,她堅決不收,母親說我們也不富裕,她能幫我們一把就幫一把。
母親是我的鄰居,我把母親的家也當成了自己的家,于是母親釀的米酒、煨的排骨湯、炒的板栗都被我拿回了家。看到母親做的椅墊、電視罩精致好看,我想要,母親總是大方地說:“拿去吧!我再做。”看到母親種的綠蘿長得茂盛,我想用它來裝飾電腦房,母親也會說:“拿去吧!我再買。”妻子說我一到母親家就要“掃蕩”,我笑了。
母親愛整潔,每次收拾好自己的屋子后她就會來我們家幫著做衛生、洗衣服,回家后雖說免不了被母親數落幾句,但享受了母親的勞動成果,家里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心里還是蠻舒服的。
天氣漸漸冷了,我打開大門準備去上班,母親家的門也開了,母親笑著對我說:“我猜著你就不記得加衣服,穿這么少去上班要感冒的。”要是我夜里很晚還不睡,家里準會響起母親重重的敲門聲,母親敲開門后又會一陣嘮叨:“我看你電腦房的燈還亮著,是不是又在電腦上看電影了?這么晚還不睡,明天怎么有精神上班?”我只好乖乖關掉電腦,等母親走后忍不住發牢騷說母親管得太多,妻子笑著說:“其實媽是關心你啊!”
前幾天我和妻子又將鑰匙落在了家中,幸虧有放在母親家的備用鑰匙救急。樓上一對夫妻羨慕不已,他們說:“有母親做鄰居真好,要是我們遇到這事只能找‘急開鎖’了。”這對夫妻的話沒錯,距離母親近的子女是有福的。而讓我心生愧疚的是,沐浴在溫暖的母愛中,享受著幸福的日子,而我為母親付出的卻真的很少。與母親為鄰的日子溫馨、愜意,母親的愛不隨世事的無常而改變,也不因時光的流逝而淡卻,這種愛不求索取、不計得失、潤物無聲、細致入微,讓我一生都無以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