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蔣巍
隨著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順利舉辦,我國的運動熱潮持續升溫。從2008年到2022年,中國作為成功舉辦夏季、冬季奧運會的國家,體現了我國體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國際認可度的提升。青少年作為國家的種子、未來的支柱,是體育強國的不竭動力,應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運動。2020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1]。
中考體育作為必考科目,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山東作為教育大省,2021年10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重點任務及分工方案》,明確提出要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完善體育評價機制[2]。然而,山東省各地區體育設施條件等因素使得體育教育政策存在一定差異,各地市所設體育考試評價機制確保體育考試的科學性、公正性程度需不斷探討,不斷改革。對2021年山東省16地市體育中考制度進行研究,對比各地市體育評價機制,給山東省體育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及體育學業水平考核制度的不斷完善帶來一些啟示。
在中考體育發展之初,考核項目比較單一,內容的科學性也有待提高。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我國體育事業與體育教育大力發展,如今中考體育考核項目的設置已經逐漸趨于規范化、科學化。研究顯示,我國中考的體育考核項目設置由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構成。山東省結果性評價包括必考項目與選考項目及抽考項目。其中有7個地市設置了過程性考核,占比43.75%,僅采取結果性評價的地市有9個,占比56.25%,有近一半的地區采取了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辦法,說明山東省的體育考核形式更加多元化,見表1。據資料發現,設置過程性考核項目的7個地市位于山東省中東部且地理位置上彼此相連,以濟南與青島為中心點,青島作為我國首批體育中考試點地區發揮了帶頭作用,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在教育領域保持省內的先進性與引領性。
表1 山東省2021年16地市中考體育項目的模式
2021年山東省設置過程性考核的各地市具體考核內容如表2所示。青島、日照、臨沂所考核的內容相近,主要體現在運動參與、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較其他四地市而言,所涉及的內容更廣更全面,也更貼近國家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深化體教融合的指導思想。濟南、濰坊、濟寧、泰安側重于考察考生在初中階段的運動參與情況,多關注學生體育課的出勤以及體育課上的表現,對于除體育課以外的運動鍛煉沒做要求。進行過程性考核的地區都由考生所在學校自行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組織進行考核打分,沒有外部監測。此外,發現考核內容相近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相鄰,以濟南市和青島市為首劃分為兩種不同的考核模式。
表2 2021年山東省過程性考核內容及分值
調查發現,山東省全部地市均在體育中考中設置了結果性測試項目。山東省各地區中考體育終結性考核具體內容大體相似,只不過將內容分成了不同的模塊并進行組合,考核形式上有所差異但本質內容上大體相近。此外,山東省中考體育所涵蓋的14項考核項目中,有92.9%的項目考查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表明中考體育側重考查考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
表3 2021山東省結果性考核內容
研究發現,2021年山東省16地市中考體育分值平均分為58.125分。研究調查的山東省16個地市的中考體育分值在30分~100分之間,地市之間分差較大。山東省3/4的地市將中考體育分值為50分與60分。見表4。山東省2021年設置過程性考核的7個城市,其過程性考核項目分值平均分為24.17分,平均占中考體育總分值的35.3%,體育成績占中考體育總分的比重為10.71%~4.88%。16地市結果性考核平均分值為49.33分,平均占中考體育總分值的86.8%。并且在結果性考核項目中,必考項目的平均分值達33.72分,選考或抽考項目平均分值為14.61分,兩項考核內容成績分別占中考體育總分平均比重58.8%,26.6%。過程性測試的總分值在10~40分之間,過程性考核占體育成績比重在10%~50%之間。
表4 山東省2021年各地市中考體育分值
僅考查體育成績采用分數呈現并計入中考總分中的12地市,發現體育成績站中考總分的比重為10.71%~4.88%,地市之間差距較大,見表5。圖1展示了山東省16地市2021年中考體育分值與語數英、物化生、政史地平均分值情況,從圖中看出,各地市之間中考語數英三科分值設置比較相近,體育分值設置有較大的區別,泰安、濰坊的中考體育分值與其語數英三科平均分差距最小,其余地市的體育分值與語數英分值相差較大。山東省大部分地市規定的中考體育分值與副科分值相近,但濟南、德州兩地的中考體育分值設置相較于其他地市要遠低于其他科目的分值。
表5 采取分數制的12地市中考總分值與體育分值情況
圖1 山東省16地市中考體育分值與各科平均分值雷達圖
學校由一開始組織進行中考體育考試、制定考評制度的手足無措到如今有序合理安排中考體育各項事宜;學生、家長由最初體育計入中考成績對升學影響的擔憂、焦慮到現在對體育的認真對待,都表明社會各界對體育教育重視程度的加深以及對中考體育制度的實施的認可。體育科目在中考中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山東省中考中的地位還會提升。此外,由于一些地市將體育課出勤情況及上課表現情況納入考核之中,學生和老師對體育課有了更高的參與度和重視度,體育課規范化程度得到了提升[3]。家長觀念也出現了轉變,促進孩子多維發展,在提升智力同時保證體力。
據所收集的2021年山東省16地市中考體育考核內容發現,所有地市中考體育考核內容至少有三項,并且大部分地區將運動技能的考核納入其中。不再只是單一的跑步運動,根據中考體育要求,學校體育課的上課內容也更加豐富,不再只是簡單的跑幾圈然后自由活動的模式了,會進行運動技能的學習,體育課更具趣味性了,互動性也增強了,改變了學生對體育課枯燥無趣的認知,上課積極性和熱情也得到提升。學校和教師也逐漸重視體育課的管理。
在20世紀初期,國內體育事業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體育教育人才稀缺。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高等院校開始注重體育專業的建設,如今師范類院校都開設有體育教育專業。全國范圍內中考體育制度的實行增加了對體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專業人才的儲備也逐漸增多。同時,中考體育考試分值的不斷提升以及考試標準化、專業要求的提升,使得學校為了升學率招收專業的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專業的指導。中考體育制度的改革,對學生運動技能的要求更加嚴格,這促進了體育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分析山東省設置的中考體育分值發現,盡管大部分地區體育分值在50-60分,但分值差高達70分,各地市語數英的分值差僅為30分。中考體育成績在中考總分的權重從10.71%到4.88%。這表明山東省中考體育分值標準化程度有待提高。調查分數制與等級制相結合的地市發現,雖然兩種評價方式相互結合,看似互補,但本質上是分數制的另一形式,當兩者都公布時,分數還是占主導,錄取時以分數為重[4]。因此,如何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中考體育評價機制,是今后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點。
中考體育項目內容上,山東省各地市的中考體育內容都涵蓋了身體素質,約一半地區沒有進行運動技能的考核,多數地市沒有涉及身體形態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山東省考核項目設置有些地區涵蓋內容不全面,考核內容太少,短期突擊應試,對于提升身體素質、參與運動鍛煉的促進作用不高,可能出于應付的心理完成上級指示。其次對于身體素質的測試,耐力跑成為各地市的必考項目,涉及力量、速度等內容的各地市考核數量和項目不一。因此,今后還需不斷改進來設置科學的考核項目的內容和數量以全面合理地考查考生體制。
研究山東省實施過程性考核地市的評價制度發現,對于過程性考核內容的評分沒有一致的標準和依據,大都是學校自行打分,作為中考體育的分數構成。過程性考核項目如何給分地市內標準不統一,各學校自主決定,主觀性較強。對于過程性考核項目來說,進行客觀量化的難度大,評價起來較困難。此外,針對過程性考核的監測體系也不完備,在進行評分時沒有第三方的監督,公平公正性有待考量。考生所在學校自行決定分數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為考查項目的監督激勵作用,學生會不如對待終結性考試時嚴肅認真,出現應付的心理。這種評價機制雖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進行過程性考核的初衷,是否會使過程性考核成為虛設?
山東省是教育大省,不管是初升高還是考大學競爭都很大。同時,中考體育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今后山東省還將要進一步提高山東省體育中考的分值,這一方面會推動學生為應對考試獲得高分而運動鍛煉但同樣也會使考生產生對運動的焦慮和厭惡情緒。短期高強度的訓練以及應試的壓力會對學生身體上和精神上造成雙重負向影響[5]。這種應試制度會在一段時間內讓青少年注重體育鍛煉和增強身體素質,一旦考試結束,之前的運動狀態也隨之消失,若沒有后續的跟進和監督,對學生健康體制的保障也不會持續。因此,應當建立長效機制以保障青少年運動鍛煉,加強運動觀念。
山東省中考體育制度的實施加強了社會各方對體育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師資力量明顯提升,體育教學內容也逐漸變得科學、有趣、豐富。然而,分析山東省16地市制定實施的中考體育實施辦法發現山東省中考體育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今后進行改革時予以考慮并加以改善。山東省內各地市間中考體育分值差距較大,體育在中考總分中的占比差異明顯,表明不同地區間對中考體育政策解讀和落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設置過程性考核項目的之一是希望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增強青少年體制,但現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多流于形式;過程性考核的項目內容主觀性強且分值由考生所在學校自主打分,如何保障該項考核的公正性公平性還需進一步考量;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同學們帶來體育厭棄心理及考試結束便是體育運動終結的心理,應考慮體育鍛煉長效機制的建立。期望通過本文分析為山東省中考體育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提供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