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袁妍

摘要:行政許可的智能監管系統具有保障行政許可合法性的實踐意義,有效制約了行政許可的制定執行全過程。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普及,現階段的行政許可監管系統已經發生了全新的變化。對行政許可全面實施智能監管的宗旨是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為此必須要保證行政許可得到全面的監督。本文探討了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在大數據環境下的演變,探析行政許可監管系統的創新發展趨勢。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
引言
行政許可的依法制定與執行具有保障市場公平秩序以及維持社會整體和諧的價值。行政許可如果要實現依法執政目標,則不能缺少智能化的監管系統。行政許可的監管系統目前存在著一些弊端,進而亟待增加對于行政許可的監督約束力度。智能化的監管系統應當利用大數據基礎設施平臺,充分發揮智能監管系統與大數據技術融合的作用。相比于行政許可監管的傳統實現方式而言,運用網絡大數據平臺作為技術保障的智能監管系統,可以更加體現出明顯技術優勢,客觀上達到了確保行政許可合法性與合規性的目標。
1. 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的基本組成結構
1.1 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的硬件結構
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通過頒發許可證或執照等形式,依法賦予特定的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或資格的行政行為[1]。行政許可主要包含三層含義:一是存在法律一般禁止;二是行政主體對相對人予以一般禁止的解除;三是行政相對方因此獲得了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為的資格或權利。行政機關作為代表國家行使國家行政權、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機關,所承擔的國家管理職能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外部行政管理職能,對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等相對人實施管理;另一類是內部管理職能,基于隸屬關系對行政機關內部的人員和事務實施管理[2]。行政機關可以分為外部行政機關、內部行政機關,以及履行雙重職能的行政機關。
行政許可的智能監管系統目前主要包含了系統應用層、系統數據層與系統服務層,此外還包含系統表示層。具體而言,智能監管系統結構中的表示層主要體現在系統對接的基本功能實現,重點涉及數據存檔以及信息結果的記錄保存;系統應用層的基本功能體現在查詢行政許可的相關監督信息,以及錄入行政許可的監督結果信息;系統服務層具有掃描數據、打印輸出以及查詢數據資料的作用;系統數據層能夠用于加密、儲存并且采集行政許可的關鍵數據信息。
從系統硬件的整體組成結構圖1來講,對于智能監管系統目前應當劃分為系統應用終端設備、數據服務器與系統應用連接。智能監管系統的應用層屬于核心的系統硬件組成部分,系統應用層具有現場檢測、抽樣檢測、案件調查、基本信息錄入的作用[3]。行業關系與行業資料的數據庫包含在系統數據層中,而硬件系統的服務層能夠提供行政許可的數據信息打印、掃描與檔案管理服務,以維護硬件系統的存儲數據安全。硬件系統通過網絡來直接連接廣大的市民群體,保證行政許可相關的信息達到良好的完整性與透明性。
1.2 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的實現方式
首先是行政許可的機構設置與參數設置模塊。監管單位與許可單位構成了機構設置中的基本組成要素,確保行政許可的監督管理主體能夠得到清晰明確的界定。行政許可監管的負責機構對于監管職責的界定劃分范圍應當能夠予以明確,以保證行政許可的監督職能得到充分的履行。許可監督的具體實施負責機構對于審查以及批準行政許可的權限應當進行嚴格的界定,防止出現超出法定權限的許可審查情況[4]。
其次是行政許可單位的用戶監督模塊。用戶監督模塊重點體現在全面監控登記行政許可的單位信息是否真實,其中涉及行政許可的審核批準狀態、許可編號信息、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住址與聯系方式等。用戶監督模塊旨在嚴格保證行政許可的監管全過程的透明度,保障并且維護行政相對人的依法申請獲取許可權利。許可審批的具體實施機構針對行政許可中的關鍵信息都要進行全方位的詳細審查,避免存在行政許可的關鍵信息遺漏或者錯誤。申請行政許可的相對人應當獲得法定限度的權益維護,禁止行政機構違反權限規定來審核行政許可的申請事項,或者存在行政機構的不作為行為。
最后是許可單位的行政劃分模塊。行政監管的具體職能機構必須要得到準確、嚴格的區分,旨在按照行政機構的所屬區域來進行準確的行政級別層次劃分。在精確劃分各個不同層級的行政許可機構部門前提下,應當能夠保障行政部門自覺接受相應級別的系統監督管理。行政許可的獲取批準相對人也要接受許可執行過程的監管,防止存在行政許可的權限濫用風險,將行政許可的機構職責權限控制于合理的范圍限度[5]。
2. 目前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的運行狀況
2.1 行政許可的監管執法力度存在薄弱性
薄弱的監管執法實踐力度將不利于行政許可得到全面的落實,并且在監管執法力度缺失的情況下,行政許可的批準審核權限也會存在濫用的風險。在目前運行現狀下,薄弱的許可監督以及行政執法力度未能獲得必要的提高,導致后續在履行行政許可的環節中未能得到全方位的嚴格管理[6]。牽涉范圍領域較廣的行政許可審批亟待得到實時性的管理監督,否則一旦缺失了行政許可的管理監督作為實施保障條件,那么行政許可的具體實踐力度就會顯著下降。現階段的行政許可審查環節雖然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監督,但是進入執行環節后,行政許可就會缺少全方位的外部力量監督支撐。監督行政許可履行過程的執法機構未能形成良好的有序配合狀態,執法機構對于行政許可的履行信息缺少必要的溝通。
2.2 行政許可的監管信息透明度缺失
行政許可的審批信息以及執行環節信息都要公開展示,以保證透明度,便于廣大市民共同來監督行政許可的履行過程。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監督行政許可履行的關鍵數據信息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公開、共享,導致廣大市民缺少了監督參與的權利保障。例如對涉及藥品以及食品生產等專業技術領域的行政許可執行情況的監督而言,缺少透明化的信息披露就會不利于公民準確把握行政許可目前履行的實施狀況,從而可能降低行政許可的執行效率。缺少信息公開的行政許可審核與批準過程還會造成各個領域的產品安全失去保障,損害廣大民眾的生命安全健康[7]。
2.3 行政許可的監管系統運行效率低下
行政許可的監管系統目前普遍存在比較低下的監管執行效率,行政許可的監管力度必須得到明顯的增強。監管系統的各個模塊之間缺少實時性的信息數據共享,導致智能監管系統存在數據信息孤島的缺陷。廣大公民在獲取行政許可以及履行行政許可全過程中的知情權必須要得到更大力度的維護,切實體現公民對行政許可執行的監督。低下的行政許可實施效率不利于優化配置行政許可的資源,導致行政許可監管資源的浪費。
3. 大數據背景下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的完善路徑
3.1 增強行政許可的監督審查力度
近年來,行政許可領域的信息數據整體規模一直在快速擴大,客觀上給行政許可監督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在此種情況下,對于行政許可的傳統人工監督模式必須要進行合理的更新和完善,在監督行政許可的執行環節中,應當充分引進大數據的信息化監管平臺。行政許可的相對人申請一旦獲得了行政機構的審核批準,則必須運用智能化的審核監督管理平臺來監管后續的許可執行階段。監管行政許可的后續執行階段具有顯著的必要性,目前各個機構部門應當能夠促進行政許可監管的合力形成,加大行政許可監管的部門協作。經過全方位的嚴格審核監督,應當能夠切實防止行政許可在具體的執行階段存在某些差錯,維護了行政許可的規范化實施。行政許可的相對人如果遭受到合法利益的侵犯,那么許可相對人應當能夠獲得法定的權益救濟途徑。按照現行的許可立法規范,行政許可領域的相對人可以經由行政復議或者向法院起訴的途徑方式來保障自身權益。
健全行政許可的監督監管法規,旨在對于行政許可的相對人提供更加周到與全面的合法利益維護,保證行政許可的相對人能夠經由法定的途徑來獲得保護。法院對于具體的行政機關行為必須要通過實施專業化的嚴格審查判斷,禁止行政機關對于公權力的隨意運用。在行政許可的實踐中,司法實踐的發展變化過程具有動態性,司法實踐如果發生了某種改變,那么《行政許可法》以及相關的立法規范就要隨之產生變化。監督行政許可行為的宗旨就是鞏固行政許可的權威,避免存在混亂的行政許可執行秩序。因此針對履行許可監督以及行政機關的許可執行過程,現階段的關鍵實施對策應當集中體現在緊密結合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提升現行立法規范運行實施的綜合效益,并且還要引進大數據的行政許可信息化監督管理平臺。
3.2 構建透明公開的行政許可信息共享平臺
行政許可的關鍵數據只有依靠大數據的信息共享平臺才能更大范圍地傳播,那么行政許可的數據共享機制亟待得到廣泛建立。行政許可的信息公開保障法規制度,應當加快實現完善,運用法律法規的保障機制來推動行政許可實施的規范化與高效化。信息共享平臺應當達到透明公開的基本要求,保證行政許可的相關數據資源能夠得到廣大市民的共享。透明的信息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對于監督行政許可的全面執行過程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助于行政許可的整個執行過程得到實時、動態的監管。大數據的關鍵就是數據信息實現整合與共享,大數據本身具有龐大規模的數據信息集合,運用數據管理與抓取的常規軟件系統無法進行有效的數據信息篩選。
3.3 促進行政許可監管系統實現高效穩定運行
行政許可的智能化監管系統容納了行政許可的龐大數據信息,智能監管系統的平穩高效運行,對于提升行政許可的監管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此前提下,針對智能化的行政許可監督系統要致力于保證其高效運行,定期做好智能監管系統的硬件與軟件維護工作。行政許可系統的安全穩定效能將會直接決定行政監管的工作成效。因此,智能監管系統以及大數據平臺的系統軟硬件基礎設備都要做到實時更新,全面優化并且改善行政許可的信息化監管系統功能。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對于行政許可的決策制定與執行過程應當全面展開智能化的監管,確保實時監督行政許可的整個運行實踐過程。在目前情況下,行政許可的監督存在明顯的薄弱弊端,導致行政許可存在侵犯行政相對人權益等違法嫌疑。在融合大數據技術平臺的實踐工作中,改進行政許可的監管機制應當集中體現在健全行政許可的監管法規制度,確保規范化的管理思路能夠融入行政許可的制定執行和監管過程中。
參考文獻:
[1]金玥.大數據背景下行政許可智能監管系統研究[J].自動化儀表,2020,41(8): 96-98,102.
[2]劉林林,黃海燕.行政許可監管抽查通信網絡建設項目的風險管控[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4):147-148.
[3]張蓓蓓,徐琨.“互聯網+”背景下化妝品行政許可改革及科學監管的探討[J].中國藥事,2019,33(10):1093-1096.
[4]魏晨紫,苗嘉魁,曹國妹.上海市社會辦醫信用監管結果在行政許可中應用問題及對策分析[J].衛生軟科學,2022,36 (3):43-45,51.
[5]陳宇.“一張網”“一扇門”群眾辦事不求人——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一網通辦”的吉林實踐[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21,(5):48-50.
[6]張春輝.調適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 著力完善審批與監管銜接機制[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20,(6):123-125.
[7]徐曉明.行政許可后續監管體系中的從業限制法律責任:基本類型、法律屬性及法律規制[J].行政法學研究,2020,(6): 117-127.
作者簡介:王艷艷,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大數據在市場監管領域的應用;袁妍,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大數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