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新媒體頭部視頻應用抖音和B站為研究對象,從打造“梗名片”、把控時長、UGC轉向PGC三個方面提出內容傳播提質路徑建議。在視頻的時長把握上,應當從平臺特點、用戶習慣和視頻內容方面做出相應調整,以使視頻質量達到最高水平。UGC向PGC提質的方法為提高PGC用戶門檻、忠誠度和價值,從該路徑達成新媒體平臺內容傳播全面提質。
關鍵詞:新媒體平臺;提質路徑;抖音;B站
1. 頭部新媒體平臺發展現狀
1.1 抖音
抖音為字節跳動旗下產品,該款軟件主打15秒豎屏音樂短視頻,觀看結束后無須退出,上劃屏幕即可進入下一個推薦視頻的觀看環節,交互方式簡便有效,點贊、轉發、收藏、評論都可以增加該視頻的熱度和收益。這預示著視頻將朝著商品化、貨幣化的方向發展[1]。截至2022年12月11日24點,抖音粉絲數前4視頻博主信息如表1所示。
縱觀抖音發展史,可分為三個階段,如表2所示。
第一階段為創業期。抖音分析市場需求,將自身發展定位于音樂短視頻社區,優質視頻將得到更高曝光率。第二階段為探索期。通過在各大綜藝節目、春晚進行廣告的“狂轟濫炸”,最終收獲了大批用戶。第三階段進入發展期,抖音區別于快手的“雅俗共賞”,追求優質視頻傳播,獲得了中青年用戶的青睞。
1.2 B站
抖音主推短視頻,B站包容各種長、中、短視頻,這是B站獨有的內容生態和土壤[2]。截至2022年12月11日24點B站粉絲數前4視頻博主信息如表3所示。
縱觀B站發展史,同樣可分為三個階段,如表4所示。
第一階段為創業期。B站立足于打造小眾ACG社區,從二次元、鬼畜、彈幕等方面開拓平臺。第二階段為探索期。B站發展策略為建立“去二次元綜合平臺”,開通“B幣”投幣打賞系統、用戶注冊答題系統、B站大會員系統等。第三階段時間節點為2017年至今,開始走內容自產多途徑變現道路,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搬運、翻拍的視頻,極大提高了內容的原創性和質量,與此同時還應該保持對ACG內容的重視[3]。
1.3 抖音與B站2022年相關模塊對比
縱向對比抖音與B站,在用戶基數層面,抖音遠高于B站;在用戶黏性和消費意愿層面,B站用戶更具優勢。從二者官方網站截取2022年第二季度的盈利狀況,證實了B站用戶擁有更高的消費意愿,如表5所示。未來發展方面,抖音探索“縱向內容精細和專深”道路,B站探索行之有效的商業化模式。
2.“爆火”作品特點
2.1 存在梗點
新媒體平臺中,“爆火”作品具有明顯的特點,網絡術語稱之為“梗”,“梗”文化就是人們既想要獨立自由,又渴望集體安全感的體現[4]。列舉以下幾位“UP主”,均具有鮮明特點,如表6所示。
瘋狂小楊哥的作品主要內容為“瘋狂的”家庭瑣事,通過出演家庭搞笑瑣事獲得巨大流量。羅翔說刑法因上百起刑法案件舉例都是以“張三”命名,故其粉絲戲稱“法外狂徒張三”。老番茄的作品主要內容為游戲、影視一人分飾多角配音。綿羊料理的作品主要內容為經典菜品復刻,得到了廣大觀看者的喜愛。小文哥吃吃吃的作品內容為稀有海鮮自做試吃,因其地方口音將“鍋熱倒油”說成“郭樂倒油”,因此其粉絲調侃“郭樂終于上班了”。
2.2 時長把控
新媒體作品呈現出內容緊湊、音樂恰當和卡點的特點。在視頻后期剪輯中,鏡頭時長的處理工作十分重要,是視頻效果的保障,也是提升視頻質量的關鍵[4]。圖1為B站頻道中訂閱號最多的頻道前10,分別取每個頻道中視頻發布最多的板塊中的點擊量前12(前兩行)的作品分析時長。
截取2022年11月12日至2022年12月12日數據。明星頻道中,“防彈少年團”訂閱用戶22.1萬,共62.3萬個視頻,其中1091個精選視頻。單機游戲訂閱用戶85.5萬,共2645.6萬個視頻,其中5.2萬個精選視頻。手辦模玩訂閱用戶20.4萬,共153萬個視頻,其中1.1萬個精選視頻。演奏訂閱用戶16.1萬,共454.2萬個視頻,其中9083個精選視頻。影視剪輯訂閱49.4萬,共1462.1萬個視頻,其中3.9萬個精選視頻。vlog訂閱用戶52.3萬,共1069.2萬個視頻,其中8271個精選視頻。體育訂閱用戶23.5萬,共711萬個視頻,其中3.2萬個精選視頻。英雄聯盟訂閱用戶161.8萬,共497.2萬個視頻,其中2.6萬個精選視頻。綜藝訂閱用戶46.6萬,共706.9萬個視頻,其中1.9萬個精選頻道。從表中可知,除“抖音15S定律”外,B站每個板塊的視頻時長各有特點,每個部分的適宜長度也需要結合視頻內容適當調整。
2.3 實名制“露臉”
實名制是一種“從真實坦誠的敘事、隱而不露的價值表達、年輕態的互動體系”[5]。不僅是電視電影行業,新媒體平臺中的內容生產者同樣需要“真人出鏡”,如7所示。
只有讓觀看者了解到關注的UP主是真實存在的,才能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進而提高用戶的觀看體驗以及參與感。
3. 新媒體平臺傳播效果提質路徑
3.1 打造“梗名片”
從研究分析中可知,自媒體平臺發展必須擁有辨識度,而網絡中的最強辨識度就是造“梗”。同時需要注意“梗火人不火”以及“重復玩梗”的問題。“梗”來自生活,應將其作為自身的符號而非標簽。以“羅翔”為例,“張三”這個梗只有“羅翔”本人使用和引出才會得到受眾認可,若其他人以相同方式引出,不僅達不到相同效果,還會被冠以“抄襲”“模仿”等頭銜。故在“不忘初心,內容為王”的基礎之上,提升“梗”的趣味性、傳播度可為視頻內容錦上添花。
3.2 把控時長
從前文中的研究分析中可知,視頻的內容與時長之間具有密切關系。就視頻內容而言,本身具有相當吸引力的內容可以適當延長,而本身比較枯燥的可以適當精簡。就不同上傳平臺而言,也應熟知平臺節奏和氛圍。故5分鐘左右的視頻應當做到內容充實、連貫、有趣,由此增強用戶觀影黏性,提高完播率。綜上,在視頻的時長把握上,應當從平臺特點、用戶習慣和視頻內容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以求視頻質量達到最高水平。
3.3 UGC轉向PGC
傳統用戶的信息傳播與接收往往是單向度的。由UGC到PGC成功轉型,平臺對于PGC用戶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PGC用戶門檻。在“UP主”數量日益增加的情況下,不斷提高視頻準入門檻、篩選機制和首頁推送機制,成為新媒體平臺不懈追求的目標。故UGC用戶向PGC用戶轉化的前提為堅持、創新和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第二,PGC用戶忠誠度。即簽訂視頻版權條例,只能在本平臺上傳該作者所生產的視頻內容,同時嚴厲打擊非法搬運、多平臺上傳的行為。
第三,PGC用戶價值。對于一般用戶而言,PGC用戶的價值有兩點:一是獲得認同感。當普通用戶得到PGC用戶的回應、贊同以及受邀參加線上線下見面會,將會極大提高普通用戶的被認同感。二是消遣。從PGC用戶所生產的內容中,普通用戶可達成消遣、消費、發泄等目的。
結語
綜上,本文認為新媒體平臺傳播提質路徑在于打造“梗名片”、把控時長、UGC轉向PGC三個方面,而實現UGC向PGC提質的方法為提高PGC用戶門檻、提高PGC用戶忠誠度和提高PGC用戶價值。未來將嘗試通過增加數據樣本,如加入快手、火山視頻等同類新媒體平臺,同時增加各平臺基礎數據量,利用算法建模,進一步提高相關研究的信度和創新度。
參考文獻:
[1]王艷,謝華聰.抖音短視頻營銷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23):60-62.
[2]許敏球.芒果TV的“火”、嗶哩嗶哩的“火”與抖音的“火”[J].視聽界,2022,(6):127.
[3]陳申萬,劉怡伶.價值創造視角下的嗶哩嗶哩商業模式研究[J].商展經濟,2022,(22):108-110.
[4]沐浴.視頻后期剪輯制作中鏡頭時長的處理方法[J].電視技術,2022,46(9):77-79.
[5]胡春凌,史峰.真實敘事、價值表達與年輕態互動——真人秀節目《快樂再出發》創新策略解讀[J].中國廣告,2022,(10):77-80.
作者簡介:王釬江,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與新媒體、民族文化傳播。
基金項目:阿壩師范學院校級后補助項目——新媒體平臺內容傳播提質路徑研究—以抖音與B站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