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21 日,《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即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發布,對最近發布的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任務和要求作進一步部署。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共9 部分33條內容,《意見》結構與之大致相當,共8 部分38 條內容,涉及抓緊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加強農業科技和裝備、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培育壯大鄉村產業、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積極穩妥深化農村改革,以及強化保障等內容。
《意見》明確,在工作布局上,重點推進“三個協同”。
一是協同推進產能提升和結構優化。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努力實現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有新提高、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意見》指出,要抓緊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今年要開展“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工程”“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等工作。

二是協同推進成果鞏固和農民增收。把脫貧群眾放在農民增收大格局中統籌考慮,把更多資源力量聚焦配置到產業就業、創業興業上,多措并舉提升內生發展動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實現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脫貧成果持續鞏固拓展。《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突出“土特產”要求,加快農業全鏈條升級;提升加工水平,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創業創新,鼓勵地方設立農村創業創新專項基金,落實創業補貼政策,有序引導各類人才在鄉創業。具體措施包括,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升行動”“全國鄉村重點產業提升行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等。
三是協同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質量,增強鄉村治理效能,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實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有新落點,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改善。其中提出“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等。
農業強國也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意見》的關鍵詞之一,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意見》也對這兩大動能進行了部署。
在科技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強農業科技裝備和支撐。具體涉及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耕地保護和種植用途管控、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先進農機創制推廣,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等內容。
在改革方面,《意見》明確要積極穩妥深化農村改革。具體包括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和深入推進農村其他領域改革等內容。
在農村改革中,宅基地是備受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意見》提出,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制定農村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宅基地管理基礎工作;積極穩妥激活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引導和規范盤活利用行為;加快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建設全國統一的農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