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欣怡
現代物流行業已經逐漸擴大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成了支柱行業之一。但在物流行業持續前進的過程中,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都在影響著行業未來的發展道路。想要保證行業的持續發展,推動綠色物流是必然之舉。本文專注研究探索綠色物流在供應鏈中的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在物流行業現行發展過程中發掘推行綠色物流的困難之處,并創新探索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的舉措。當中國產業開始結構化發展與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規模從零散分布的小公司成長為規模化的上市企業。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數據可知,2021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35.2萬億元,同比增長9.2%。202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我國物流業近年來雖然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但整體運行效率依然較低[1]。在現代物流業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造成了負面的經濟與環境問題。在傳統物流業中,當物流作為支持其他經濟行業發展的工具,在行業萌芽期時的初始目標是促進企業經濟的提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保證足夠低廉的物流成本。但這些目標得到滿足后,物流業又有了新的發展目標和需求。在綠色發展的理念開始影響各行各業,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末就探索發展綠色產業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綠色物流自然也應運而生。綠色物流的理念是提高資源配置,減少使用不環保一次性包裝物,降低配送過程中的能源損耗,減輕行業發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綠色物流在供應鏈中的可持續發展的設想是存在過于理想的方面,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將綠色物流的理念融合到物流產業鏈各環節中,保障物流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追求環境友好型行業轉型,這才是行業發展的長久之道。
國外學者對綠色物流大體有兩種看法:一是對環境負責的物流系統。二是對生態環境產生最小影響的物流過程[2]。國內學者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認定,綠色物流是為實現社會個體與整體間的和諧共處與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涉及有供應鏈全鏈上的各個參與者、物流主管部門與普通消費者。但可以看出各學者的核心思想都可以大體理解成,綠色物流是需要通過盡可能避免行業發展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對資源的消耗浪費,確保行業在持久發展中保證可持續發展,成為環境友好型行業。
我國參與物流供應鏈各環節中的部分企業已經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支持發展綠色供應鏈。物流產業結構綠色化形態逐步顯現,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使行業擁有足夠的內生動力支持物流產業模式創新發展,物流業整體呈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態勢。綠色物流逐漸深入供應鏈行業的各個環節,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共同保證綠色物流在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在目前的綠色物流在供應鏈中的融合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環節:(1)產品的生產加工環節;產品的加工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產品的副產品或是廢棄物,企業應該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浪費,并且對副產品或是廢棄物加以創新制造實現合理的二次利用。從源頭上支持了綠色物流的發展。(2)產品運輸過程中的最優路線的選擇;企業在選擇運輸產品物資的主要分為貨車運輸,火車運輸,航空運輸,海上運輸。在貨車運輸中路線的選擇是有著一定路線規劃計算,為企業選擇最優的運輸路線,減少物流運輸過程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導致的各類意想不到的意外情況還有許多,也都會造成資源的損耗。(3)產品包裝過程中環保可循環物資的使用;在物流行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還是存在著許多令人憂心的環保問題,特別是每年大量的產品包裝物的消耗之巨大,對環境造成了污染也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整改包裝物的浪費問題,即使會提高企業成本,也開始使用親環境的環??裳h的材料來對產品進行包裝。并且利用了逆向物流從消費者手中回收再次利用,這樣雖然多了一道回收物流,但是因為包裝物可以多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節省企業的成本。但想要將這類環保物資大力推廣還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才能保證大小企業都能參與其中。
1.中小物流企業大多缺乏綠色物流理念。我國物流企業分散發展沒有形成完整行業集群,企業大多采用過時的傳統經營模式。許多中小物流企業并不了解甚至聞所未聞綠色物流和其發展的理念與具體內容。許多物流企業組織管理能力和信息化程度都不能滿足現代化發展,綠色物流中的綠色包裝、綠色采購、綠色運輸等環節還未曾展開,企業存在許多本可以避免的浪費,導致物流成本高昂影響企業發展和運營。
2.物流供應鏈上下游未達成合作共識。物流企業中綠色供應鏈能夠將原先單向的傳統供應鏈延伸拓寬成為一個循環的供應鏈體系,促使中間商、消費者都參與進來,延長成為一個循環封閉的供應鏈[3]。物流企業一直在被動的發展過程中前進,在為產品生產、銷售服務的過程沒有建立自身主動向前發展的業務,依附于其他行業。物流企業各活動的進行是十分盲目的,沒有專業地對企業物流成本和物流財務的運算進行整合規劃,導致綠色物流想要直接進入供應鏈管理中是存在困難的。并且在物流供應鏈中的服務的一線人員基本都是非物流專業的從業者,不具備對綠色物流的認知。而管理人員們雖然都知曉綠色物流,但只看到綠色物流在前期發展中的大量投入而產生退卻,未看到綠色物流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以及未來可產生的經濟效益。在現在的行業發展現狀和企業現有的情況來看,想要經營者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融入有綠色物流理念的發展是存在一定困難的,綠色物流的供應鏈也因為對專業物流人才在行業發展中的匱乏造成各環節在運作過程中都是單打獨斗,沒有形成合作發展的共識。
3.物流區域發展不均衡。物流行業的發展和區域的經濟發展存在很大的關聯度,由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存在失衡導致物流區域發展也不均衡。這限制了綠色物流的全面發展,使得行業中的資源協調無法保證區域性的資源配置。物流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對影響綠色物流的前進顯得尤為嚴峻。我國東部沿海區域是物流需求量大及企業分布集中的區域,中西部地區因受到經濟發展限制,對物流需求較為平穩,沒有發展動力。以電商物流為主大型上市企業利用自身需求與發展優勢,應勢塑造出了獨立運營物流系統。通過將企業自身擁有在供應鏈運營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優化,保證實現了安全有效的物流運作。從最新的物流數據中可以得出,由于電商和網購逐漸占據人們的生活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中西部地區物流行業的發展,加快布局物流基礎設施。這可以幫助物流繼續關注發展還有更大潛力的中西部的繼續發展,集中力量占據中西部地區優勢,建立能滿足需求的物流基礎設施。未來保證物流的區域發展不均衡不會成為阻礙綠色物流發展,中西部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尤為關鍵。
1.宣傳推廣綠色物流重要程度。立足于物流供應鏈中的最上游一直向下宣傳綠色物流,引導大小物流企業、供應商和銷售商和各類伙伴都能樹立綠色物流這一先進理念,在促進企業合作的同時從物流企業自身出發,不斷推動整條供應鏈共同進步一起發展綠色物流,最終確保實現行業整體都能向著綠色物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進。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強化政府對綠色物流發展規劃引導和相應政策的頒布這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以采取相應的政策優惠鼓勵物流企業大力發展綠色倉儲等物流環節,讓企業的發展都能符合節能環保要求。進一步規劃建設綠色物流園和倉儲配送中心等符合綠色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只有使企業從小的方面開始注重綠色物流與企業發展的融入,才能逐漸向占比大的項目中擴展,直到企業真正重視綠色物流,并將其與企業的整體發展相結合。
2.加快推進綠色物流技術革新。在發展綠色物流的過程中,綠色物流技術的革新是使市場更加適應接受的重要條件。目前正在發展的新能源技術、新型環保材料等研究都是利于綠色物流發展的新技術。綠色貨運技術研究應用能大大提高運輸車輛的環保標準,發揮節能減排示范效應。加強技術各環節的配合,確保各環節中的新技術不會產生不融洽或是無法良好的銜接的問題。在信息數據化5G時代發展的潮流下,注重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互聯網技術對物流企業的應用也會使行業的發展得到飛躍,使產品在產生加工配送直至消費者手上的信息可一鍵查詢,避免資源的浪費,節省不必要的大量信息的運輸與管理[4]。體現了物流供應鏈服務不僅是對行業整體更是會對全社會的綠色發展做出貢獻,具有里程碑意義。當然技術革新的同時,政府部門也要重視物流環保技術在實際環節中的運用和扶持。
3.創新物流模式下綠色可持續發展。在創新物流組織模式的過程中,重視推動共享物流、冷鏈物流、快遞物流等目前需求量較大的新式物流。在結合各類運輸物流模式去計算出最優搭配,提高運輸效率。注重發展第三方物流,讓專業的物流模式再往上提升一個層次。減少物流過程中大量的包裝浪費和簡化物流配送環節,在配置物流資源時一定確保盡可能將浪費降到最低,在整個供應鏈環節都應用環保可再生可回收資源。避免物流運輸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各個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尋求合作,共同規劃配送中轉站和最終網點的建立,找尋各類資源最優的發展方向,實現企業共贏的前提下也能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
引用出處
[1]中商情報網.2021年全國物流業運行情況分析[Z].網易首頁,2022-03-01.https://www.163.com/dy/article/H1I45IET051481OF.html.
[2]龔雪,荊林波.發展綠色物流理論與政策研究述評[J].現代經濟探討,2017(11):126-132.DOI:10.13891/j.cnki.mer.2017.11.015.
[3]蘇欣.綠色供應鏈視角下的我國物流企業創新發展路徑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21(08):110-113.
[4]尤美虹,顏夢鈴,何美章.5G應用驅動下綠色物流能力拓展模式探析——以菜鳥、京東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20(19):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