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侗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劉強 楊秀
“叮叮當當……”初秋時節,通道侗族自治縣播陽鎮的農機合作社傳來陣陣機械敲擊聲。“馬上要秋收了,我們得提前準備好農機具,確保顆粒歸倉。” 合作社負責人胡萬敏正對農機具進行全面檢修、保養,確保農用機械運轉良好,全力以赴備戰秋收冬種。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近年來,播陽鎮堅持黨建引領,以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牢固樹立“機械強農”理念,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鼓勵、支持、引導能人返鄉創業,實現了農業生產各環節機械化全覆蓋,跑出了農業機械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加速度”。
1.找準路子播陽鎮通過黨建引領,搭建平臺,組織村黨支部書記、致富能手外出參觀考察學習10余次,積極探尋符合播陽鎮發展的致富之路。2023年播陽鎮新團村成立全縣唯一的農機服務合作社——通道糧豐農機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總投資150萬元,占地面積140平方米,有拖拉機、收割機、耕田機、無人機等農機設備10余臺(套),建成標準化辦公室1間,有持證農機手10余名,提供水稻、油菜等農作物耕、種、防、管、收一條龍服務,先后為70余戶農戶提供水稻托管服務。成立“田間學校”,組織開展農機實用技術培訓,采取靜態講解與動態示范相結合的形式,為農機手講解農機安全駕駛操作規程和操作安全注意事項,不斷提升農業機械的安全作業水平。
2.開好方子合作社積極推進“云平臺”助農服務,依托農業托管項目,對本村及周邊村的農戶的土地托管、深松、旋耕等農機服務作業進行數字化管理。2023年上半年以來,合作社承接寨什村、上寨村、播陽村等水稻種植高產創建片67公頃以上的業務。推行“套餐式點單服務”模式,針對年輕人外出務工較多的勞動力短缺現狀,合作社發揮自身人才、技術、設備優勢,推出“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單式”多環節托管、“點單式”單環節托管等服務,農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點單”。截至2023年9月中旬,合作社已為160余戶農戶提供套餐服務,有效盤活土地超過27公頃,解決就業人員50余人,切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3.干出樣子為保障合作社健康長效運行,源源不斷地為村級集體經濟“輸血”,播陽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村黨支部制定合作社章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等,建立健全合作社經濟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和使用,實現集體經濟、村民、機手三方共贏。截至2023年9月中旬,合作社完成社會化服務農作物面積達667公頃,發放農機手工資累計7萬余元,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
下一步,播陽鎮將以合作社為支點,在各村設立農機分社,共同服務好湘黔兩省邊界的農戶,帶動周邊鄉鎮產業提質、集體增收、群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