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福



李靈利
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種德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特色教育優秀教師,河南省省級名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書法教育先進個人,河南省文明教師,新鄉市勞動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新鄉市美育工作先進個人,主持多項省級課題獲優秀等次。在她的帶領下,新鄉市種德小學建校以來榮獲國家級榮譽5項,其中《種德培根立少年志“微+”塑行育國之才》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是新鄉市唯一入選本批次的學校案例。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023年9月,種德小學舉辦了五周年校慶,站在臺上講述學校發展歷程的校長李靈利,難掩內心的激動。這所在她手中誕生又一路高歌猛進發展起來的學校,就像她的孩子一般。從“0”到“1”,再到“1+N”,她親眼見證著、感受著種德小學走過的每一步,其間,她收獲了成長,收獲了贊譽,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和師生共成長的幸福。
從無到有,打造師生“快樂健康園”
初秋的種德小學校園里,除了金燦燦的銀杏葉、紅彤彤的楓樹葉,還有孩子們臉上流露出的溫馨笑容。在校園里走上一圈,無論是校舍還是各類設施,都透著一股濃濃的人文氣息。走廊上掛著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孩子們自己的書畫作品,每一幅都充滿了童真和創意。在這里,每一個孩子都是主角,每一堂課都充滿了樂趣和挑戰。
誰能想到,這是一所才創建5年多的新學校。
2018年,還在進行校舍施工的種德小學,由于政策調整,由新鄉市劃歸紅旗區管轄。雖然主管單位有調整,但其他開學籌備依然要按原計劃進行,時間緊、任務重。
彼時,李靈利作為新鄉市紅旗區和平路小學西校區的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正和師生們奮戰在教學一線。接到任務的時候,她有股莫名的興奮感。用她的話來說,雖然是來自基層的“草根”校長,可她也想像教育專家一樣,“辦出一所有品位的學校,或者辦出一個有品牌效應的,一種屬于我們自己的教育模式”。但同時,她也隱隱有些許擔憂。
“開學在即,200多名學生等著上學,可是沒有老師,沒有管理人員,只有尚未完工的校舍?!崩铎`利形容剛接手學校時的情形。而且,種德小學從規劃開始,就融入了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進行建筑風格設計,校址也選在了人口稠密的新鄉市經濟、政治、文化的核心地段。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李靈利都必須把這所學校辦好,毫無退路可言。
面對百業待興的艱難局面,李靈利把校園分成兩個部分,把已經修建好的部分作為教室和辦公室,保證了開學如期進行,沒有修好的部分則接著完善。直到半年后,整個校園的施工才接近尾聲,種德小學的教學秩序才慢慢變得正常。但對李靈利來說,還不夠?!耙凰挥薪ㄖ膶W校,太空洞了,我想讓我們的學校變得更豐富一些?!彼硎?。但對一所新建學校來說,每一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刃上,再沒有多余的資金添置學校的設施設備。
有時候,走在上班的路上,看著學校周圍林立的高樓,李靈利就在想,要是能從這些企業爭取到資金來助力學校建設就好了。工作之余,李靈利還真就和這些企業取得了聯系,并表達了她的辦學愿景。多次努力之后,多方合力共捐助了學校200多萬元。這對種德小學、對李靈利而言,真可謂是雪中送炭。“有了這筆資金,再加上政府的撥款,我們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校園的基礎設施全部做了起來?!崩铎`利說道。
如今的種德小學,不僅環境優雅,而且韻味綿長。校園文化以“種德”為核心,用“傳統”滋養學生心靈,用“未來”明確方向,用“生態”搭建知行合一育人場,建設了“文化自信、人民故事、中華百年、民族復興”為主線的愛國主義教育長廊、充滿精神引領的“夢想大道”、綠意盎然的“植夢園”、天真童趣的“植趣園”、溫馨宜人的“健康小屋”,一草一木、一墻一路,均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譜寫種德人的精神文明新篇章。此外,豐富多彩的大課間、“足球嘉年華”、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讓文化活動和文化景觀交相輝映。如今的種德小學,已成為師生的“快樂健康園”。
由弱到強,“種德教育”彰顯生機
“第一次走進這所學校,看到‘種德兩個字,我一下子就愛上了?!N字有兩個讀音,既是播種,也是種子。我們的教育,就是播種的事業;我們的師生,都是一粒粒種子。而我們的辦學目標,就是立德樹人。所以‘種德二字,意義太深刻了。”李靈利說道。
辦好一所學校,除了硬件配套,更重要的是內涵發展。李靈利坦言,對有悠久歷史的學校而言,其內涵可以從學校發展積淀中提煉,可對種德小學而言卻行不通。“如果我們也等著學校發展積淀,那么整個學校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也耽誤了?!彼?,李靈利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李靈利著眼學校發展實際,從頂層設計開始,一邊設計一邊實踐一邊改進,通過一年半時間,種德小學的頂層文化理念體系正式出爐,即“種德教育”理念。
李靈利介紹,通過追根溯源,她帶領團隊進一步挖掘“種德教育”的內涵?!霸谕蹶柮鞯摹秱髁曚洝防镉羞@樣一句話: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他的理念完全契合我們現代的辦學理念。種德種慧,為國為民,這就是我們學校的發展方向。”李靈利表示。
在“種德教育”理念指引下,李靈利帶動師生繪制了學校種德幸福樹,有根、有干、有莖、有葉、有花、有果,把學校的理念在一個樹上完整體現出來。“有了理念體系的指引,我們發現,往后走的路就不像一開始那么茫然了?!崩铎`利說道。
具體到學校工作日常,李靈利帶領師生打造了德慧課程體系,包含核心素養類、研學拓展類和個性發展類三大課程群,依托課后延時服務,將課程落實落細,助力實現全面育人。
一直以來,李靈利將“以體樹人”作為學校發展的著力點和閃光點,營造“重”運動體育氛圍,讓每一位師生不僅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健康、快樂和幸福,也成為體育精神的傳播者,把運動變成師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該校積極探索體教融合實踐路徑,創新發展“一核心三結合兩突破”模式?!耙缓诵摹敝溉媾囵B足球運動興趣為核心;“三結合”指足球運動與教學常規相結合、足球運動與習慣養成相結合、足球運動與文化建設相結合;“兩突破”指人人有球踢、時時能踢球的突破,一批小球星一次輝煌賽的突破。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師的專業素養,破解師資力量不足的難題,該校采取“學校+俱樂部”體教融合發展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體育教育資源。該校在體育教師開設社團的基礎上,成立社團自選“超市”,讓更多教師開設各種類型的體育社團。以李靈利為主持人,成立種德小學體育工作室,并帶領學校各類體育團隊到其他學校開展交流,推廣種德小學的體育辦學經驗,引領周邊學校不斷拓寬體育教育范圍和深度。同時,該校體育工作室把“生活體育”理念進一步梳理、提升,并通過多種類型的校內活動和校外交流活動,使“生活體育”理念在更多學生身上得到落實。該校還積極開展規范化、系列化、多樣化的足球活動,打造種德小學特色足球文化。2023年,該校足球隊榮獲新鄉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組甲組、乙組雙料冠軍。
種德小學在建校之初就將書法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發展目標,為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以書立德,以書育美,2023年開展了“我的種德我來寫”軟筆書法大賽及“我愛紅領巾”硬筆書法大賽等活動。在“我愛紅領巾”硬筆書法大賽活動中,全校三百余名同學將獎狀收入囊中。
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種德小學和河南師范大學化學系合作,打造了創客教室,開展了尋找科創少年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科創興趣。在第37屆新鄉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多名學生獲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優秀輔導獎等多項榮譽。
從少到多,教師團隊煥發活力
“我從十幾歲開始,就有當老師的夢想。”李靈利坦言。她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是刻在骨子里的。走上講臺三十余年,一路跌跌撞撞,她不斷成長,不斷完善,“我現在更加能夠包容別人,也會更加義不容辭地去幫助別人,在幫助、成就別人的過程中,其實也在成就我自己。”
走上講臺的第一年,李靈利遇到了對她影響深遠的楊鴻心老師?!皸罾蠋熾m然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老師,可是他把所有的關愛都給了學生,他不僅教學質量好,而且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他的家門永遠為學生敞開著,學生可以自由進出。每天放學,只要有一個學生沒走,他都不回家?!倍鳛闂铠櫺睦蠋煹耐降?,每次李靈利去參加優質課比賽,楊鴻心都要幫著她逐字逐句修改教案。
對她影響深遠的,還有她在和平路小學任教時遇到的王永明校長?!巴跣iL資歷深,格局大。”李靈利說道。她還是普通教師的時候,王永明就是辦公室主任,后來她成為副校長,王永明成為校長,兩人在一起工作多年,她也從王永明身上學到許多處世之道。走上管理崗位,尤其是調任種德小學校長之后,李靈利把從王永明校長那里學到的管理之道,加上她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加以融會貫通,為建設一所溫暖有愛的學校奠定了基礎。
種德小學每個老師的手里都有一本小冊子,從第一頁開始,寫滿了李靈利對老師們鼓勵的話。這是李靈利每個學年的常規工作,發現每個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并用鼓勵的話語表現出來,讓每位老師感受到作為學校一分子的光榮。
2023年下學期,為了讓新進入種德小學的教師們更快熟悉工作崗位、融入種德大家庭,李靈利為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送去貼心的“開學大禮包”。在文化培訓課上,她以學校文化為主線,立足實際,深挖校園文化的價值意蘊,從辦學歷程、辦學理念、教育理想等多方面對校園文化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和詮釋。
在李靈利的帶領下,新教師通過組內教研、集體教研的方式進行一系列磨課研課。老師們對教材進行集體備課,做到備好每一科、講好每一課。一年級組充分備好幼小銜接、入學適應課,做好扎實準備,以新面貌迎接新學生。學校還為全體新教師開展了信息化培訓,為課程進行信息化賦能,提高教師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助老師高效回歸課堂。
開學第一天,李靈利站在學校門口,為每位新教師送上開學大禮包,從辦公物品到生活物品,濃濃情誼,溫馨滿校園。她用實際行動踐行的一點一滴,讓種德師生心懷感恩,堅定前行。
該校的張會玲老師,2018年便和李靈利一起來到新建的種德小學。起初,張會玲只是想到學校過渡一段時間,因為她家在鄭州,家人也都在鄭州,每周都要在鄭州和新鄉之間來回奔波,疲憊不堪。后來,通過人才引進,張會玲準備前往鄭州,結束奔波的日子。離開前一天的深夜,張會玲給李靈利打了一通電話?!八f舍不得這所學校。但是我肯定是鼓勵她離開,因為跑來跑去確實很辛苦,而且鄭州那邊的發展機會也更好?!崩铎`利表示。但是,第二天一早,張會玲來到李靈利辦公室,說道:“校長,我決定不走了,我準備和您一塊兒退休?!?/p>
就這樣,張會玲克服了兩地奔波的辛苦,繼續留在種德溫馨的大家庭里?!斑@個學校的氛圍特別好,大家都特別關心我,我愿意留在這里?!睆垥岬倪x擇,是眾多種德教師的一個縮影,也是種德小學能夠在短短數年時間里,走上發展快車道的原因之一。
如今,種德小學的教師們團結友愛、互相支持、共同進步;李靈利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靶碌奈迥昙磳⒊?,每一位種德人將在這創新求實之路上,繼續心懷夢想,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與學校同成長、共榮光!”李靈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