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瑞
“雙減”政策下,家校都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進行合作,組成最強教育合力,實現共同育人的目的。為了增強我校教師的工作能力,提高家校溝通的實效性,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我校多措并舉創新家校合作模式,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增強信任,強化家校共育理念
家校共育要以所有學生為中心,創建有效的溝通模式,增強信任,彼此密切配合,強化共育理念。首先,要重視溝通內容的一致性。家校雙方要對“雙減”政策、“五項管理”等有關法規進行深度解讀、深層次溝通交流,最終達成教育共識。其次,要增強溝通的高效性。在這個環節中,家庭與學校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都要互相溝通,在具體交流中求同存異。學校在每學期新生入學之前,都會召開新生家長座談會,讓家長知曉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班主任定期召開線上線下家長會,跟家長溝通學生在校的學習和養成教育達成情況,并把學生在校的學習狀態、衛生和紀律情況反饋給家長。家長把學生在家學習、親子關系、家庭教育等情況反饋給校方,便于教師后續開展工作,在不斷地溝通、反饋、改進中,落實家校共育。
明確責任,細化家校共育工作
在教育實踐中,學校要不斷積累和完善家校共育的好方法,并形成文字印發給家長學習,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和服務。在具體實施家校共育過程中要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彼此不越界,使家校共育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專門機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主動承擔家庭教育的指導責任,有目標、有計劃地舉辦家長課堂,定期對家長進行指導,喚醒家長的教育意識,提升其教育能力,進而實現家校共育的目的。我校每學期都會邀請消防、醫務、國防、社會機構等專業人士到校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聘請市人民法院人員為法制副校長,開展普法教育;每學年都會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到校開展2~3次家庭教育指導講座。
組建“家校聯盟”,實時互通信息
教師要充分利用班級的微信群、學校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QQ等平臺,跟家長溝通學生在?!暗轮求w美勞”的表現,并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班主任定期在班級群里推送有關教育方面的文章,供家長閱讀,利用家長會讓優秀家長分享育兒經驗。學校邀請家長進課堂全面了解教師上課和學生學習的情況,并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學校在傳統節日舉行的各項活動,增進彼此感情。如在上學期期末組織的無紙化測評中,學校邀請家長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趣味識字、口語表達和經典背誦等闖關活動,跟家長一起見證孩子們的成長。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贊譽。
做好家訪工作,提升家?!坝H情”
學校設置了家訪日,教師利用每周末,走訪留守學生、貧困生、學困生、單親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聽取家長的建議。家訪結束后,教師認真整理資料,反思工作中的不足,總結工作中的優秀經驗,努力把家訪工作做實做優。另外,學校還成立校級家長委員會,在每年的開學之初,每個班級都會選出一批熱衷于教育事業的家長,積極為班級的管理工作建言獻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持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學校與家庭同心同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探索家校共育新方法,共同譜寫家校合作新華章。
(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許昌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雙減’政策下家校共育的有效性研究”的成果。立項編號:YL2022G232)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