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蒂
第五單元語文要素: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
植物之間的關系,也像人類社會一樣豐富多彩,植物們也有著“喜好憎惡”與“愛恨情仇”。當然這種“愛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現,而是體現在生長情況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處,有的則是“冤家對頭”。
有些植物生長在一起,可以共生共榮,相得益彰。
洋蔥和胡蘿卜是一對好朋友,把它們種在一起,相互之間能和諧生長,產量將得到很大提高。這是因為,洋蔥和胡蘿卜植株發出的氣味,能夠互相驅除對方的害蟲。大豆喜歡與蓖麻相連,蓖麻散發的氣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龜子望而生畏。大蒜和棉花、大白菜等間行種植,大蒜所揮發出來的大蒜素,既能殺菌,又能趕走害蟲。所以,大蒜和棉花、大白菜等植物能“相親相愛”過一生。
葡萄園里如果種上紫羅蘭,彼此能友好共存,結出的葡萄又大又甜,香味更濃。更為有趣的是,英國科學家用根莖葉都散發化學物質的連線草與蘿卜混種,在半個月內就長出了大蘿卜。
在南美洲有一種樹,如果有一棵樹發生蟲害,這棵樹就會發出某種信息向同類“報警”,同類接到“警報”以后,體內會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物質,使樹枝的氣味發生變異,害蟲聞到這種異味,就會棄之不食。
再比如,一旦槐樹的葉子被羚羊或長頸鹿啃得差不多時,不僅這棵槐樹,周圍的槐樹也像接到命令似的開始分泌毒物。當一棵橡樹的葉子被舞青蛾啃噬時,周圍橡樹的葉子就會集中分泌一種叫作“單寧”的化學物質,來抵御舞青蛾的侵害。舞青蛾在吃了這種物質后會變得反應遲鈍、行動緩慢,像吃了迷魂藥似的,不是被鳥兒捉去,就是跌落到什么地方,慢慢地死去。
不過,植物界也有些是天生的冤家。
丁香種在鈴蘭的旁邊,會立即萎蔫;同時,丁香的香味是水仙的奪命殺手。松柏如果與梨、海棠種在一起,后者會患上銹病,導致落葉落果。如果讓番茄和黃瓜生活在同一個大棚里,它們就會彼此天天賭氣,不好好生長,從而導致減產。
在森林里,如果櫟樹和榆樹碰到一起,那么你會發現,櫟樹的枝條會背向榆樹彎曲生長,力求遠避這個壞鄰居。
研究植物之間的相生相克,是一門新興的科學——生物化學群落學。科學家認為,這門科學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規劃城市綠化、美化環境,合理布置農作物種植。在栽培植物時,應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萬不要讓“冤家對頭”同住,以免同室操戈,兩敗俱傷。
(選自《發明與創新》,有改動)
巧學一技
列舉恰當事例,說明文章觀點。說理性的文章,要選用恰當事例說明觀點。所選事例必須緊扣觀點,事例內容證明觀點,行文結構服務觀點。閱讀中,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文章中所選用的具體事例是梳理文章內容的重要方法。選文所表達的觀點是“植物之間也有著‘愛恨情仇”,作者選取了“共生共榮”和“冤家對頭”兩個方面的事例進行說明,閱讀時,我們可以畫出文中關鍵的字詞對所列舉事例進行歸納分類。3~6自然段列舉了多種“相親相愛”的事例,8~9自然段列舉了多種“天生冤家”的事例,讓我們對植物之間的“愛恨情仇”有了清晰的了解。可以看出,必須要選取多個具有科學依據并驗證正確的事例,方能證明觀點。本文采取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層次明晰,說理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