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子
叢林葉落,窺見“一葉知秋”;月暈斑駁,預判來日風起;草搖葉響,預見麋鹿穿行……自然萬物時刻都在按照各自的規律發展變化著。人們往往習慣于從固定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若突破慣性思維,換一個角度仔細觀察,則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預判、應對與認知。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因此,不論是做人還是行事,我們都應打破思維定勢,細致觀察,從多角度進行預判和應對,“風物長宜放眼量”。
于草搖葉響間見微知著,窺見溫室中的利刺,發現問題。
君不見,唐太宗勵精圖治,細致觀察,從小事入手整頓朝綱,未雨綢繆,終得千秋美名;君不見,秦始皇“不察夫民心”,不能從百姓飽經風霜的臉上預測國家即將面臨的風雨,最終落得“為天下笑”的悲劇。由此看來,不論身處何時何地,我們都要悉心觀察身邊風雨之征兆,以便提前作出應對和改善。即使身處順境,也要保持理智,善于發現問題。正所謂“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提前窺測生活之風雨,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掃清障礙,繼續前行。
于草搖葉響處見微知著,窺見黑暗中的微光,解決問題。
看,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牛頓就此發現了地球的萬有引力定律;聽,筆尖沙沙作響,馬克思于觀察人們日常生活起居中窺見人類歷史的本質,大筆如椽,于混濁黑暗之中拯救人們思想。他們都是于細微之處窺見了事物的真理,從而引領人們走出黑暗,贏得世人贊譽,成為思想前驅,開啟新的征程。因此,我們要學會從細微之處預見事物發展態勢,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就是要通過個別來窺知其全體,透過表象探究其本質。只有這樣,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才能少走彎路。如今,我們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新事物、新現象層出不窮,需要我們盡快了解它們,把握它們,做到為我所用。
草搖葉響知鹿過,一葉落知天下秋。培養敏銳的洞察力,打破思維定勢,可以讓我們通達事理、預判風險,助推好的事情,遏制壞的事情。
【湖南長沙市長郡湘府中學(K201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