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貝君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是流行于安徽鳳陽的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左手鑼,右手鼓,手拿著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個鳳陽歌。”起初,鳳陽花鼓多為貧苦人家沿街乞討的工具,母女、姐妹、妯娌或姑嫂二人,一人打鼓,一人敲鑼,口唱小調,花鼓小鑼作為伴奏樂器穿插其中。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鳳陽花鼓逐漸走向舞臺。
2006年5月,鳳陽花鼓順利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我國提出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戰略目標,全民健身得到更多重視。如何順應時代趨勢,讓鳳陽花鼓更好地服務全民健身,成了一個全新課題。
2011年安徽省體育局提出,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創編特色健身項目。2012年4月,健身花鼓創編工作啟動。鳳陽縣體育局梅周成和鳳陽縣文化館史元林、肖慶紅通力合作,經過多次修改后,當年底完成創編。
鳳陽花鼓健身舞,保留了鳳陽花鼓傳統動作,同時,重點考慮其健身性,強度要適中,動作編排要符合健身項目的特點, 創造性地實現了花鼓藝術與全民健身的融合。這套健身花鼓共20節動作,時長4分28秒。
健身花鼓一經問世,便不同凡響。在2013年全國原創廣場健身操(舞)征集活動中,《鳳陽花鼓健身舞》榮獲優秀作品二等獎。2013年10月,鳳陽縣老年體協花鼓隊遠赴韓國光州廣域市開展體育文化交流,其間表演的《鳳陽花鼓健身舞》受到高度評價;2014年5月,在江西婺源舉辦的第三屆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項目創新交流大會上,榮獲創新獎、最佳展示獎;在安徽天長舉辦的全國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大賽上,榮獲民族傳統秧歌最佳展示獎。健身花鼓每次亮相,都滿載而歸,大家經常開心地說道:“花鼓一響,必得大獎。”
2013年7月起,鳳陽全縣范圍內的培訓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教練們下鄉鎮、走社區、訪學校、進軍營,使這一新創編的健身項目迅速走進全縣各個角落。2014年10月22日,舉辦了首次大規模的鳳陽花鼓健身舞比賽,吸引了來自全縣縣直機關、鄉鎮、社區和晨晚練點的47支代表隊、600多名隊員參加。一時間,學跳健身花鼓成為全縣男女老少的新時尚。2017年8月8日,在鳳陽縣市民廣場舉行鳳陽花鼓健身舞集中展示活動,1000多名花鼓健身舞愛好者身著紅白兩色服裝,通過隊列變化,有序地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鳳”字,場面非常震撼。千人花鼓表演,史無前例。
實踐表明,健身花鼓是一項適合全民健身的健身項目。從參與人群上看,男女老少皆宜,習練群體廣泛;從運動強度上看,健身花鼓以韻律舞蹈為主要表現形式,強度適中;從習練條件上看,室內室外皆可,道具成本很低;從習練效果上看,健身花鼓能夠有效地發展習練者的耐力、柔韌性、靈敏性和協調性。
健身花鼓深受民眾喜愛。2017年6月,在鳳陽舉辦了安徽省首屆鳳陽花鼓健身操(舞)教練員培訓班。2018年5月,又在鳳陽舉辦了安徽省老年體協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首屆鳳陽花鼓健身操(舞)比賽。健身花鼓在安徽的推廣正在一步步展開。
2019年12月底,安徽省老年體協鳳陽花鼓健身操(舞)推廣委員會正式成立,下設在鳳陽縣老年體協。健身花鼓特色比較明顯,觀賞性和健身性兼具。經過前期推廣,已在全省范圍內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此時,第二套健身花鼓的創編便被提上了日程。
2020年,鳳陽縣老年體協與鳳陽縣文化和旅游局對鳳陽花鼓健身舞進行了改編,歷時10個月,先后修改8次,創編出第二套鳳陽花鼓健身操(舞)《鳳舞鼓鄉》。
第二套鳳陽花鼓健身操(舞)由夏玉潤作曲,肖慶紅、劉莉莉、熊觀霞聯合創編,以丹鳳朝陽、丹鳳展翅、背手打鼓、簸箕步、皮球花、左右擺鼓、四個方向打鼓等經典雙條鼓動作為基礎,融入健身的基本步伐、肢體動作、隊形變換等要素。這套健身花鼓共20節動作,時長4分33秒。相比之下,第一套明快奔放,第二套溫婉含蓄。
推廣效果如何,主要看教練隊伍。推委會先后舉辦3次培訓班,在全省范圍內培訓鳳陽花鼓健身操(舞)二級教練員411名。受訓人員回到各地后,開展相應的培訓,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健身花鼓。推委會又在省市縣級鳳陽花鼓代表性傳承人、鳳陽花鼓骨干人員中考核,選聘了42名一級教練員,負責健身花鼓的推廣支持,各地只要有需要,可以隨時上門開展教學。此外,推委會還在鳳陽新聞網上開辦了“花鼓之窗”欄目,對全省健身花鼓愛好者進行線上教學,推廣工作不因疫情而中斷。
經過幾年的努力,健身花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習練人員越來越多。今年,兩套鳳陽花鼓健身操(舞)被列為安徽省第六屆老年人運動會比賽項目,13個地市老年體協派隊參賽。這在鳳陽花鼓歷史上是一件空前的大事件。
為進一步擴大知曉度和影響力,推委會組織花鼓隊開展“鳳陽花鼓萬里行”走進湖北、湖南活動。花鼓隊在武漢首義廣場、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門洞景區、湘西芙蓉鎮等地表演了健身花鼓,受到當地群眾和各地游客的熱烈歡迎與嘖嘖稱贊。
過去,貧苦人家為了生存“身背花鼓走四方”,足跡遍布淮河兩岸,長江南北,這是顛沛流離的“行萬里”。如今,花鼓隊前往全國各地,表演健身花鼓,這是載歌載舞的“萬里行”。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