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 培智學校生活語文課程資源是生活語文課程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生活語文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的重要媒介。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師應以開放的態度開發并利用具有情境性、適切性和共享性的生活語文課程資源,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生活語文課程體系的系統構建。
【關鍵詞】 生活語文;課程資源;內涵;價值;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64
生活語文課程資源是生活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支撐生活語文教學的開展,促進智障學生適應生活的語文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充分認識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內涵及其價值意義,積極探索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實踐路徑及方法,對推動生活語文課程體系的整體構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內涵與特征
(一)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內涵
生活語文課程資源,主要是指對于生活語文課程目標的達成具有促進作用,能夠轉化為生活語文課程內容并服務于生活語文課程教學的各種因素和條件的總稱。生活語文課程資源可以從不同維度進行具體的分類:既包括紙質資源,也包括數字資源;既包括日常生活資源,也包括地域特色文化資源;既包括語文學習過程中生成的重要問題、學業成果等顯性資源,也包括師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等隱性資源。多元而立體的分類,充分體現了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包容性和開放性。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生活語文課程標準(2016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生活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力求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落實新課標與使用教育部統編新教材背景下,教師應精選優質課程資源用于生活語文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生動的教學實踐。
(二)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特征
1.情境性。生活語文課程教學離不開真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在設計生活語文課程教學方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智障學生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水平普遍較低且個體生活體驗和經驗不夠深刻的情況,充分開發、利用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情境式課程資源,在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建立聯系,從而幫助學生突破自身缺陷,在直觀感受和真切體驗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
2.適切性。生活語文課程資源既要適合智障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特點,以及生活語文課文內容、課型特點和課時教學容量等,具有緊密的匹配度和支持性;也要體現實用性,即課程資源的開發要真正服務于生活語文教學,促進智障學生缺陷補償、功能改善和學習方式的變革,不是為開發而開發。
3.共享性。新課標出臺和新教材相繼出版使用的時間均較短,其配套教學資源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生活語文課程資源應具有共享性。一是全國生活語文教師亟須樹立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意識,共同推進,共同受益;二是學校內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亟須打破課堂局限,要能通過多媒體、數字化平臺把課程資源分享給有需要的學生和家長,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
二、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價值與功能定位
(一)支持學生的學習
一是支持學生體驗式、個性化學習。豐富的生活語文課程資源,有利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學習,使他們擁有更多的個性化學習與體驗的機會。新課標“倡導感知、體驗、參與的學習方式”,課程資源的選擇與利用便是支持這種學習方式的關鍵因素。二是利于學生生發學習興趣、提升思維水平。生活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智障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學習和系統的閱讀思考均存在不足,而形象、鮮活的課程資源,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促進他們思維水平的提高。
(二)促進教師的教學
一是利于教師拓寬教學思路,提高教學實效。生活語文課程資源的開放性,取決于教師教學思路的開放性。生活語文教師應以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視野多維度地整合課程資源,以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學領域中促進教學實效的提升。二是利于教師發展課程能力,提升專業水平。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本就是生活語文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的實踐過程就是課程建構和實施的過程,二者是有機融合、相互滲透與促進的。
三、生活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踐策略
(一)研讀課程標準,明晰育人導向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課程的重要部分,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全面育人導向,確保生活語文課程教學的方向和質量。例如,《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描寫的是一所邊疆小學里歡樂祥和、民族團結的校園生活,課程資源的開發除了要利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還應通過形象生動的情境創設,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在祖國大家庭里各民族大團結的重要意義,實現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解讀語文教材,挖掘課程資源
新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課程學習資源,但教材是個例子,內容安排在客觀上必然受到很多限制,難以更豐富、更具體地展開。教師應充分解讀并利用教材文本,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及其意義開發更多適切的課程資源,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例如《課間安全》一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呈現教材里學生上下樓梯的圖片,還應充分依據課文內容,播放自己錄制的相關視頻供學生觀看并討論,緊緊圍繞“課間安全”主題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從而在情境中提升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重構課程資源
生活語文是實踐性課程,社會生活中具有豐富的課程資源。教師一要引導學生多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場景性課程資源和經驗性課程資源,如看到的街邊場景、公共設施以及乘車、購物、游玩兒童樂園的體驗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二要恰當地把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引入課堂,甚至再創生活情境,以喚起學生生活經驗記憶,激發學生實踐體驗興趣,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三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利用真實的自然性、社會性課程資源開展生活化學習等。
生活語文教學離不開豐富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以提升生活語文課程教學質量,是培智學校每一位生活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必備能力。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有機統籌學校、家庭和社會資源,為智障學生創設一個快樂學習生活語文的平臺。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學校,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