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7)
鐵路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支撐。鐵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社會建設具有基礎性作用,是實現國家未來戰略目標的關鍵舉措。對鐵路項目質量進行有效管控,能有效提升鐵路安全系數,保障鐵路運行安全和經濟效益提升。隨著鐵路項目規模的不斷增大,鐵路建設施工技術復雜程度也不斷提高,對鐵路項目質量的評價需要融入更系統、更科學的方法和技術。鑒于此,本文以鐵路項目質量評價相關內容為研究對象,結合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建立鐵路項目質量評價體系,為鐵路項目建設的質量把控提供更科學的理論依據。
我國學者對鐵路項目質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確影響質量管理的因素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兩個方面。
付士建[1]通過優化鐵路項目質量管理控制組織,對鐵路項目質量管理控制的責任進行了明確,完善了鐵路質量管理控制的運作程序,制定了鐵路項目質量管理控制的具體制度,不斷創新鐵路質量評估機制。崔佳琦[2]以鐵路工程項目質量評價的主要內容和影響因素構建出鐵路項目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南平至龍巖線鐵路改造工程中的A特大橋質量進行了評價,找出了該項目的質量問題環節。張燕偉[3]通過對鐵路項目工程具體工作的分解,分析了項目中存在的風險,建立了WBS-RBS風險識別矩陣,分類整理了風險來源,建立了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風險評價體系,同時通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對鐵路客運專線施工過程質量風險進行評價,確定了鐵路工程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人員因素對鐵路質量的影響最大,其次是鐵路工程所處的環境。高凱[4]通過對萬渝鐵路工程項目質量保障體系、質量管理制度、質量保證措施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綜合比較后得出我國鐵路工程建設質量存在原材料檢驗不合格、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并針對鐵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唐暉[5]結合全面質量管理理論,通過系統分析鐵路工程項目質量計劃、鐵路工程項目質量保證和鐵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三個方面,建立了高速鐵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思想保證、組織保證、施工保證、技術保證和制度保證5個方面)。
劉鴻儒[6]通過研究若干鐵路質量事故事例,確定了鐵路建設項目質量的12個影響因素,通過解釋結構模型(ISM)對12個影響因素進行等級劃分,確定了施工測量、施工方法、施工設備、建筑材料、作業環境5個因素是影響鐵路項目質量的直接原因,并結合影響鐵路項目質量因素的結果,構建了高速鐵路建設質量控制的三維空間管理模型。李倩等[7]通過梳理影響高速鐵路建設項目質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影響因素的指標體系;通過λ-模糊測度定義了各個影響因素的相互作用,并將質量管理方案進行排序,創新了鐵路項目質量管理績效評價方法。聶漢杰[8]認為,鐵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應加大對質檢基礎工作、質量管理體系和施工質量控制三個方面的關注度,有效地避免工程項目出現質量問題。張福成[9]重點對鐵路路基施工進行了分析,認為應加強對路基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管,通過降低路基沉降率確保路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李福榮[10]在研究鐵路項目工程質量管理的過程中,認為施工工程管理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基層員工的業務水平、施工管理隊伍的素質和施工質量的控制力度,只有解決了這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才能保證鐵路工程質量管理取得實效[10]。
從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有關鐵路項目質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鐵路項目質量管理對策、質量控制的優化、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對鐵路項目質量控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現有研究中構建的質量影響因素指標體系系統性和嚴謹性不夠,且很少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指標體系進行評價。
鐵路項目投資規模大、施工周期長、施工難度大,影響鐵路項目質量的因素較多。選取質量影響因素必須結合鐵路項目實際,各評價指標須能真正反映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指標的選取必須把握系統性與重要性,既要對影響質量的因素進行系統梳理,又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影響鐵路項目質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
在構建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向從事鐵路實踐工作和理論研究的相關人員發放調查問卷320份。通過對回收問卷進行分析,剔除不合格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76份,有效回收率約86%。
(1)信度分析。運用SPSS對回收問卷的數據進行信度分析,Cronbach’sα為0.903,整體問卷信度較高,且各一級指標的Cronbach’sα都在0.8以上,表明問卷信度較好,一致性高。
(2)效度分析。同理,采用SPSS對問卷進行效度分析,研究得出整體問卷的KMO為0.877,整體問卷效度較高,且各一級指標的KMO都在0.70以上,表明問卷效度較好。
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較好,可以進行下一步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采用AMOS對所構建的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檢驗。模擬發現,絕對擬合指標、簡約適配度指標等基本達到標準,擬合指標中雖然只有AGFI為0.895,但也非常接近0.90,因此可以看出本文所構建的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合理,具體模擬結果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以看出,各指標載荷均分布在0.50~0.95,不存在違規估計,沒有需要刪除的指標,表明本模型較好。
根據圖1及AMOS擬合輸出結果,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參數估計值見表2。

圖1 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擬合
根據表2,對標準化估計值進行加權處理,可得出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各一、二級指標權重,具體見表3。

表2 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參數估計值

(續)

表3 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一、二級指標權重

(續)
通過表2與表3可以看出,人的因素對鐵路項目質量的影響最大,其影響系數為0.92,影響權重為0.20,其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對人的因素影響最大,荷載為0.80,權重為0.27;其次是管理因素,其影響系數為0.89,影響權重為0.19,其中是否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質量管理培訓、質量管理相關制度是否健全對管理因素影響較大,影響系數分別為0.90、0.89,影響權重均為0.35;再次是方法因素,其影響系數為0.88,影響權重為0.19,其中施工方案是否正確、施工工藝是否合理對方法因素影響最大,荷載分別為0.80、0.78,影響權重均為0.26;然后是機械設備因素,其影響系數為0.71,影響權重為0.16;再次是材料因素,其影響系數為0.69,影響權重為0.15;對鐵路項目質量影響最小的是環境因素,其影響系數為0.48,影響權重為0.11。
本文對鐵路項目質量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梳理,建立了鐵路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問卷調研,通過獲得的調研數據對數據進行信效度分析,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檢驗,得出了評價指標體系中一、二級指標的影響權重,研究結論可為我國鐵路項目有針對性地進行質量管控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