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榮,陳曉東,李恩惠
(浙江省建德中醫院 普通外科,浙江 建德 311600)
甲狀腺腫瘤是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女性,其發病率是男性患者的5至6倍,且近年來呈增長趨勢[1-2]。手術是醫治甲狀腺癌的首選方法,特別是早期患者。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更多的甲狀腺癌在早期被發現[3-4]。與此同時,腔鏡技術在不斷發展,設備也更加先進,腔鏡手術技術逐漸嫻熟,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和美容效果。有研究[5-6]顯示,與開放性手術相比,患者更容易接受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方式,但是關于其手術效果和美容效果尚存在一定的爭議。為了尋找更適合患者的手術方式,本院對早期甲狀腺腫瘤患者分別實施了開放式傳統手術和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并分析了兩者的治療效果、免疫功能、并發癥及美容效果等。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早期甲狀腺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 49)和對照組(n= 49),觀察組給予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對照組給予開放性甲狀腺腫瘤切除術。觀察組中,男13例,女36例;年齡23~68歲,平均(36.45±5.63)歲;腫瘤直徑(6.38±1.44)mm;腫瘤位置:上極11例,中極29例,下極9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37例;年齡25~66歲,平均(36.12±5.47)歲;腫瘤直徑(6.27±1.38)mm;腫瘤位置:上極12例,中極27例,下極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納入標準:經影像學和超聲檢查確定腫瘤最大直徑 < 1 cm,且確診為甲狀腺腫瘤者;無頸部淋巴結轉移者;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頸、胸部手術史者;合并其他部位腫瘤者;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精神障礙者;長期或近期內使用免疫抑制藥物者。本研究經浙江省建德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1 觀察組患者取仰臥位,給予全身麻醉后,于患側腋窩做一約4 cm的切口,再分離胸大肌表面皮瓣,分層游離肌肉組織,使甲狀腺充分暴露。然后構建術腔,從腋窩切口部位直接將操作機械置入,無需充入CO2,使用超聲刀將甲狀腺上下兩極部位的血管離斷,包括:動脈、靜脈及其周圍的小血管,接著解剖喉返神經,切除甲狀腺,并保留甲狀旁腺,最后將術腔清洗干凈,引流管置入頸前,逐層腋下縫合切口。
1.2.2 對照組病理確診后,按照常規開放性手術方法進行切除,術畢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以手術相關指標、淋巴結清除效果、免疫功能、并發癥發生率及術后3個月美容效果為觀察指標。
1.3.1 手術相關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和淋巴結清除效果。
1.3.2 免疫功能分別在術前和術后1周,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液,收集于抗凝真空管內,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血液中CD3+、CD4+及CD8+含量。
1.3.3 并發癥包括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和手足麻木等。
1.3.4 美容效果采用本科室自制量表對患者術后7 d美容效果進行評估。包括3個等級:滿意、一般和不滿意,滿意度包含滿意和一般。
選用SPSS 26.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美容滿意度和腫瘤部位等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T < 5時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為(12.27±4.53)mL,術后引流量為(78.25±19.36)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3.71±6.86)和(136.24±45.28)mL(均P< 0.05)。觀察組手術時間為(110.16±11.57)min,明顯長于對照組的(61.34±6.27)min(P< 0.05)。觀察組淋巴結清掃數目為(2.02±1.03)枚,與對照組的(1.98±1.05)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組別觀察組(n = 49)對照組(n = 49)t值P值術中出血量/mL 12.27±4.53 23.71±6.86 9.74 0.000手術時間/min 110.16±11.57 61.34±6.27 15.02 0.000術后引流量/mL 78.25±19.36 136.24±45.28 12.23 0.000淋巴結清掃數目/枚2.02±1.03 1.98±1.05 0.11 0.184
術前,觀察組CD3+為(66.83±6.54)%,CD4+為(44.36±4.62)%,CD8+為(32.57±4.86)%,與對照組的(67.01±6.25)%、(44.48±4.57)%和(32.42±4.7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術 后1周,觀 察 組CD3+為(56.84±5.06)%,CD4+為(33.72±4.08)%,明顯高于對照組 的(50.26±4.87)%和(28.15±3.97)%(均P< 0.05),而觀察組CD8+為(35.14±5.3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8.29±5.76)%(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免疫指標比較 (%,±s)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3 兩組患者免疫指標比較 (%,±s)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CD3+CD4+CD8+組別術后1周56.84±5.06 50.26±4.87 4.27 0.013術后1周33.72±4.08 28.15±3.97 3.93 0.009術前44.36±4.62 44.48±4.57 0.62 0.235觀察組(n = 49)對照組(n = 49)t值P值術前66.83±6.54 67.01±6.25 0.46 0.382術前32.57±4.86 32.42±4.71 0.58 0.415術后1周35.14±5.32 38.29±5.76 3.21 0.017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0.00%,低于對照組的8.16%,但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觀察組美容滿意度為97.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3%,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美容滿意度比較 例(%)Table 5 Comparison of beauty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
早期甲狀腺腫瘤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可獲得較好的預后。但是傳統的手術方法會在頸部留下瘢痕,影響美觀,還有一部分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等并發癥[7-9]。近年來,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切口從頸部移到隱蔽區域,不但美觀,還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10-12]。腔鏡技術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其手術視野清晰,創傷小,受到了醫生和患者的青睞。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在2003年首次于韓國開展,至今已有將近20年,其臨床效果及美容效果較好[13-14],但在我國開展較少,仍具有一定爭議。與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治療早期甲狀腺腫瘤,手術視野更加清晰,不會在頸部、胸部留下任何瘢痕,且術后可更好地保護甲狀旁腺[2-3]。
3.2.1 手術相關情況本研究將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作為對照,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明顯少于對照組,而觀察組手術時間較長。提示: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對患者創傷較小,患者術中失血量少,但是手術需要較長時間。兩組患者淋巴結清掃數量無明顯差異,提示: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的淋巴結清除效果與傳統手術并無明顯差異。有研究[1,3-4]報道,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出血量少,但是手術時間較長,同時在數值上存在一些差異,這可能與患者個體差異及醫生操作技術差異有一定關系。
3.2.2 免疫功能CD3+、CD4+和CD8+是T淋巴細胞亞群,能夠反映患者免疫狀態。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1周CD3+和CD4+明顯高于對照組,而CD8+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術后1周觀察組免疫功能優于對照組,考慮原因為: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創傷小,患者的應激反應較輕微。
3.2.3 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并發癥率較低。考慮原因為:手術對患者喉返神經的損傷較少,且腔鏡下手術視野更加清晰。但本研究選擇的樣本數較少,使得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2.4 美容滿意度觀察組美容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手術明顯提高了患者滿意度,這與手術切口在隱蔽部位密切相關,同時減少了患者心理負擔,從而可能對免疫功能也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經腋窩入路無充氣腔鏡下手術治療早期甲狀腺腫瘤患者,能夠改善手術指標和免疫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美容滿意度。值得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