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國有企業;基層組織;組織建設;創新技巧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層黨建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而組織建設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建設既要標準化、規范化,同時也要不斷創新化,以提高組織建設的創新水平。注重基層組織建設的創新技巧,是國有企業實現基層組織建設創新水平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黨務人員在把握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規律性的基礎上,不斷發揮積極性、能動性,探索新理念、實踐新方法。本文主要就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建設的創新技巧展開一些分析,提出“四個實現”的建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積極意義。
加強基層黨建工作,能夠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積能,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優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有企業必須將基層黨建工作和企業中心工作融合起來,形成“融合型”黨建工作新機制,包括在黨員管理、黨員教育、組織建設等方方面面實現與中心工作的融合。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建設和中心工作的融合主要表現為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和中心工作的對接,發揮基層組織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例如,國有企業“黨建+”理念的推進與執行,必須以夯實組織建設為基礎,依托基層組織建設的創新方案,落實各項“黨建+”的具體措施和內容。在發揮黨建引領、助力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國有企業也要以組織建設為基,聚焦項目管理、人才培養、合同履約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相關的重要問題,有效發揮組織力,從而針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把準企業發展方向、攻克疑難雜癥,并督促各項措施優化落實。
針對當前基層組織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的情況,國有企業要從基層組織建設“品牌化”的角度實現創新,甚至要將基層組織的品牌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來抓。簡單來說,就是國有企業在基層組織建設中要突出品牌,彰顯品牌效應,做好品牌管理,實現品牌延伸,是基層組織建設具備更廣泛的影響力,成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顯著標識。可見,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建設的品牌化,是提升創新度的重要手段,能夠極大地增進組織建設的可識別性,避免雷同與重復。在實現組織建設品牌化的過程中,國有企業要從行業特點、企業優勢等角度出發,擬定品牌建設方案,推行“一支部一品牌”戰略,提高基層組織在品牌建設中的競爭性。同時,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品牌建設也要與其他相關工作聯合與對接,如與宣傳工作融合起來,不斷擴大品牌建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何提升基層組織的活力,是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老大難”問題。組織活力不足,根源在于思想意識薄弱、行動機制廢弛,最終的結果是基層黨建工作虛化、弱化、邊緣化,嚴重阻礙了組織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提升基層組織活力,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必須攻克的難題。全面提升基層組織活力,要求黨務人員把握矛盾、聚焦難題,采取各類創新技巧,打造活力型基層黨組織。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強化基層黨員干部思想教育,提高其在組織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注重基層組織的活力評估,將“活力指數”作為組織建設成果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創新組織活動載體,要求基層組織在抓好思想教育、組織生活、民主議事、便民服務、主題宣講等領域積極探索和作為,嘗試將互聯網、多媒體等平臺導入基層組織建設;構建“活力型”組織文化,嘗試從文化建設角度活躍基層組織內部的氛圍,形成一種有朝氣、有活力、有干勁的文化環境。
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建設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以此提升組織建設的實踐性,確保各項組織建設措施能夠運用于實戰。所謂問題導向,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與問題關聯不大、不做與問題無關的無用功。堅持基層組織建設中的“問題導向”原則,具有創新層面的意義和價值,有利于避免組織建設中的形式主義。根據這一要求,國有企業在基層組織建設中要瞄定各類現存問題,既包括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包括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繼而采取組織建設方法解決這些問題,起到鞏固黨建基礎、服務企業中心的積極作用。“問題導向”給予了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空間,國有企業可以據此引入精細化管理、目標化管理,將基層組織建設的各項要求具體化、明確化、責任化,同時也為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驗收與評估提供了更為客觀和細化的依據。國有企業黨務人員應下沉一線展開調研,發現基層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要鼓勵基層黨員干部就相關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問題導向”原則的落實提供必要的幫助。
總之,創新是當前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建設的主題詞,唯有創新才能實現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更為高效有活力。基層組織建設的創新技巧不一而足,國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情選擇適當的創新技巧,但是歸根結底是要全面把握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規律,走出一條富有成效同時又富有特色的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沙麗媛.加強國有企業黨的組織建設的探究[J].中外企業文化.2022(5):165-167.
[2]馮志峰.黨的十九大以來組織建設的實踐創新與經驗啟示[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22,15(6):117-127.
(作者單位:汾酒集團中國汾酒城管理中心 王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