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存寶
摘 要 推進山東省鄒城市蔬菜栽培技術的現代化進程,具有增加蔬菜產量、提升蔬菜品質、增加農民收益等方面的作用。為推動鄒城市蔬菜種植產業的現代化進程,針對性地提出精選品種、適時移栽、加強水肥管理、科學防治病蟲害等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 蔬菜;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山東省鄒城市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08
近年來,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和山東省政府提出的全面脫貧攻堅戰、美麗鄉村建設,鄒城市積極引入溫室大棚栽培技術。據2022年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鄒城市溫室蔬菜栽培面積2 836.67 hm2,不僅有效滿足了當地消費市場各類蔬菜的供應,而且銷售至全國甚至遠銷國外。然而,由于鄒城市溫室大棚蔬菜栽培起步相對較晚,農業技術人員在進行實地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地區存在栽培技術與當地的氣候匹配性較差、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等問題,進而影響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筆者基于科學角度出發,對鄒城市蔬菜種植現狀與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調查,進而針對性地提出科學栽培與病蟲害精準防控方案的優化升級,以期為全面提升當地蔬菜的產量和品質提供一定的參考[1]。
1 現代農業蔬菜栽培與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1.1 增加蔬菜產量
產量是決定農民種植收益的關鍵。近年來,鄒平市農業農村部門依據多年的調查研究及試驗分析,發現現代化種植技術及有害生物精準防控技術是提升蔬菜產量的關鍵技術。1)溫室大棚的建立和蔬菜的科學栽培可以實現溫度、濕度的精準控制,創造有利于蔬菜生產的基礎環境,從而有效促進蔬菜進行光合作用,進而提升蔬菜的產量。2)有害生物通過為害蔬菜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影響蔬菜光合產物的合成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進而造成蔬菜產量降低。而病蟲害精準防治技術可有效落實“預防為主、精準防控”的理念,在病原菌和靶標害蟲發生的初期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將有害生物對蔬菜的危害降至最低,從而有效提高蔬菜的產量[2]。
1.2 提升蔬菜品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高品質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現代化栽培與病蟲害精準防控技術可從2個方面有效提升蔬菜的品質。1)實施科學的栽培技術可以實現蔬菜所需中微量元素的有效補充,從而促進光合產物及時從莖、葉部位轉運至蔬菜的果實和種子,從而提高蔬菜的外觀品質和口感。例如,使用現代化種植技術可使番茄糖度提升10%~20%,提高番茄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民實際收益的顯著提升。2)病蟲害精準防治技術的推廣可以有效避免靶標害蟲和病原菌對蔬菜食用部位的侵害,從而提升其品質。例如,茄子、辣椒薊馬的防控,可以有效避免果萼受侵害,提升其品質;辣椒病毒病、番茄莖腐病的防治,可以有效避免果實轉色不良問題,從而提升蔬菜的品質,提升其經濟價值[3]。
2 現代農業蔬菜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概述
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是以蔬菜種植與管理學、土壤學、有機蔬菜學等學科知識為基礎,在溫室大棚內進行溫濕度調節、精準灌溉與施肥、合理控制蔬菜長勢等作業,從而為培育健壯的蔬菜植株,全面提升蔬菜的產量與品質,增加農民經濟收益的一種先進技術。
蔬菜病蟲害精準防控技術是指依據不同生長階段蔬菜發生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以蔬菜昆蟲與病害學、植物保護學、蔬菜生態學等學科知識為基礎,制訂有害生物的系統性防控方案,從而將有害生物的基數控制在經濟允許范圍以內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技術。
3 現代農業蔬菜栽培與病蟲害防治主要技術要點
3.1 精選蔬菜品種
蔬菜品種不僅決定著蔬菜的產量和品質,而且決定著蔬菜的抗病性。鄒平市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蔬菜栽培模式、氣候特點,篩選出以下適宜在該地區推廣的種植方案。1)完善品種體系。鄒平市已形成了春季種植黃瓜、番茄等茄果類,晚秋種植栽培菊苣、芹菜、韭菜等葉菜類的種植模式,并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體系。2)凸顯高品質品種。為有效提高種植戶的實際收益,農業技術人員大力開展草莓番茄、口感番茄、口感黃瓜、優質葉菜的篩選,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例如,臨池鎮草莓番茄—山芹栽培模式的推廣,使當地溫室大棚每667 m2收益超過2萬元,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釜山88、玉女黃瓜的推廣,更是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實際收益[4]。
3.2 改良土壤理化性質
土壤不僅供應蔬菜整個生長周期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而且是根系生長的基礎環境,土壤品質的優劣直接決定著蔬菜的實際收益。鄒平市農業技術人員及時總結出一套科學的土壤改良方案。1)土壤消毒。種植戶可以用威百畝進行線蟲和病原菌的悶殺,悶棚過程中要覆蓋薄膜,灌足水分。悶棚結束后,及時撤膜、翻地,降低地溫,釋放有毒氣體。一般晾曬7~10 d
后再進行種植,避免出現燒苗現象。2)底肥施用。種植戶可按照每667 m2干雞糞2~3 t的用量,配合施用優質鈣肥50.0~60.0 kg作為底肥進行整棚的撒施。如果只撒施菜畦,用量縮減1/2;如果實施了悶棚作業,可每667 m2增施10億·g-1枯草芽孢桿菌2 kg、5億·g-1解淀粉芽孢桿菌2 kg、5億·g-1酵母菌3 kg等,保障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5]。
3.3 科學定植
科學定植不僅可以有效加速蔬菜緩苗,而且可以降低苗期土傳病害的發生概率。1)定植時間要合理。鄒平市蔬菜種植一般分為春、秋2個茬口,種植戶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定植時間。盡量在上午8:00前完成定植作業,并及時灌溉定植水,避免中午高溫造成萎蔫,影響出苗。2)定植深度要合理。一般栽培深度以土壤覆蓋住苗盤土為宜,不可過深,以免幼苗感染莖基腐病。對于葉菜類種子,撒播后需要覆蓋厚10~12 mm表層土,切忌覆土過厚,影響種子出土、萌發。3)定植密度要合理。例如,鄒平市每667 m2栽培黃瓜3 200~3 600株,番茄2 200~2 300株,種植戶常采用雙壟種植[6]。
3.4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增加蔬菜產量、提升蔬菜品質的關鍵。1)定植水一般不添加任何肥料,且灌溉水量要充足,確保苗盤土與菜畦土充分接觸,加速緩苗,提高蔬菜植株長勢,降低黃萎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土傳性病害的發病概率。2)第二水要沖施具有降低土壤鹽分、增加土壤透氣性的優質氨基酸類生根劑或者包含多種有益微生物菌(哈茨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等)生根劑,以有效促進蔬菜側根的發育。3)第三水要沖施富含海藻精、優質魚蛋白、維生素類的生根劑,促進主根深扎,提高蔬菜吸收深層營養的能力。4)水溶肥的施用。例如,黃瓜從蘸瓜時就開始沖施水溶肥
[m(N)∶m(P2O5)∶m(K2O)=20∶20∶20],前期每667 m2施用量為3.0~3.5 kg,大量拉瓜期每667 m2
施用量為4.5~5.0 kg。番茄3穗果(底穗果二次膨大期)前期沖施平衡性水溶肥[m(N)∶m(P2O5)∶m(K2O)=20∶20∶20]3.0 kg,促進果實膨大,摘除生長點后沖施高鉀型水溶肥[m(N)∶m(P2O5)∶m(K2O)=15∶10∶30]5.0 kg,促進果實轉色。5)灌溉管理。鄒平市積極推進了滴灌、微灌、噴灌技術,不僅避免了大水漚根現象,而且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時降低了病原菌隨水傳播的概率。
3.5 適時除草
雜草對蔬菜的危害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1)部分雜草的根系與蔬菜根系深度相同,其可通過與蔬菜爭奪養分、水分、光照,進而影響蔬菜正常進行光合作用,降低蔬菜的產量與品質。2)雜草會增加蔬菜種植田的蔭蔽度,造成田間濕度較大,增大病蟲害發生概率。因此,種植戶應采取科學的方法有效去除雜草。例如,有些蔬菜如辣椒、番茄、黃瓜等6葉1心后,可以對種植地適當劃鋤,這樣不僅能去除雜草,還能有效增加根系的透氣性,促進蔬菜二級、三級側根的
萌發[7-8]。
3.6 落蔓打杈
為便于農事操作,促進營養物質流向花、果實、種子等生殖器官,在黃瓜、番茄等蔬菜生長過程中,種植戶要合理進行落蔓打杈。例如,當黃瓜生長至5葉
1心至7葉1心時,要摘除砧木南瓜頭,并及時噴施增瓜靈,促進幼瓜生長;當黃瓜生長至8葉1心至9葉
1心時,及時進行吊蔓;當黃瓜瓜蔓長1.8~2.0 m時,需要進行落蔓,而后及時噴施葉面肥,避免黃瓜出現葉片發黃現象。再如,對于番茄,一般在其第二穗果長出來后,需要進行吊蔓作業,使其枝蔓沿著吊繩向上生長[9]。
3.7 病蟲害防治
溫室大棚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這也就導致了蔬菜易感染病蟲害的情況。因此,種植戶應從多方面著手,制訂一套相對完善的蔬菜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方案。
3.7.1 農業防治技術
農業防治技術主要是通過人為干預的方式抑制有害生物的擴散。例如,對于及時摘除蔬菜下部老化的病枝、病葉,降低病原菌的傳播基數;在斜紋夜蛾、瓜絹螟、甜菜夜蛾的低齡期,利用其聚集生活的特性,在其暴飲暴食前,進行人工捕捉;在高溫、干旱的天氣,通過覆蓋遮陽網、吊噴、人工灑水等方式,降低棚室溫度、增加棚室濕度,抑制病毒病的發生。
3.7.2 物理防治技術
物理防治技術主要應用于蔬菜栽培中的蟲害防控,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的技術主要有2種。1)黃藍板技術。利用煙粉虱、白粉虱、斑潛蠅、潛葉蛾等靶標害蟲趨黃的特性,懸掛帶有黏膠的黃色粘蟲板,利用薊馬趨藍的特性懸掛藍色粘蟲板。粘蟲板懸掛高度為底端高于蔬菜生長點10~20 cm,并依據蔬菜長勢定期調整。每667 m2粘蟲板懸掛數量為100~120枚,粘蟲板規格多為20 cm×40 cm。2)性引誘劑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將專一性較強的性信息素誘芯放置在誘捕裝置內,對多種鱗翅目害蟲進行定向誘捕,以降低成蟲蟲口基數,減小交配產卵的概率,進而壓低幼蟲數量,降低其危害[10]。
3.7.3 農藥防治技術
農藥防治技術主要是指在蔬菜發生病蟲害后,以噴施農藥的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防控。在該技術應用過程中,種植戶應注意以下2點。1)首選生物農藥,如蘇云金桿菌、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阿維菌素、中生菌素、多抗霉素等,此類農藥具有環境污染小、毒性低、對有益生物相對友好等特性。2)在噴施化學農藥過程中,要注意個人防護,及時回收包裝材料,選擇合適施藥器械保障施藥均勻度。
參考文獻:
[1] 徐修金.農業生產中無公害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9(31):187.
[2] 李昊.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及栽培技術研討[J].農家科技,2019(12):31.
[3] 郭明霞.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 ,2020,49(1):136-137.
[4] 沈煒.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業與技術 ,2018,38(24):17-18.
[5] 柳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研究[J].種子科技,2021,39(21):21-22.
[6] 趙文生.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與策略探索[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11):133-134.
[7] 李冬賢.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實現農村經濟新發展[J].河北農機,2021(11):89-90.
[8] 趙麗華.新時期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意義及對策[J].河北農機,2021(11):95-96.
[9] 白艷華,胡新榮.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及推廣對策[J].河南農業,2021(31):60.
[10] 宋珂.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及推廣對策關鍵要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0):105-10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