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沛
(新疆兵團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水利工程多處于深溝高壘之中,通過隧洞、渠道及渡槽等輸水建筑物向平原城鎮地區進行城市供水,線路跨越復雜地形或天然河道時多以渡槽或倒虹吸形式布設,考慮到倒虹吸在施工期對地形的擾動、后期運行、檢修等不利因素,大跨度預應力渡槽可有效避開不利地形。本次選取西安市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工程30 m 跨徑預應力U 型薄殼渡槽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論證。
西安市李家河水庫黃土嶺分水閘~將軍嶺分水閘總干渠建于1989 年,原工程任務為灌溉,2015 年將其改造后作為水李家河水庫工程供水總干渠的一部分。李家河復線工程位于原總干渠的右側,起點位于黃土嶺分水閘處,終點位于將軍嶺分水閘,全長7.707 km,主要建筑物由隧洞、渡槽、箱涵和起點水閘、末點匯流池組成。
李家河復線工程共設5 座渡槽,總長度1.35 km,本次渡槽的論證流量4.15 m3/s,渡槽級別為3 級建筑物,設計縱坡1/1129.64,U型斷面結構尺寸為:弧內半徑1.25 m,凈高為1.8 m。側槽壁厚0.25 m,弧底壁厚0.4 m,頂部設拉桿,間距2 m。渡槽計算跨度為30 m,實際跨度扣除伸縮縫后為29.96 m,見圖1。

圖1 U 形渡槽斷面設計(尺寸單位:cm)
(1)主要材料
渡槽上部結構采用C50 混凝土,預應力鋼絞線公稱直徑Φs15.2 mm。
(2)主要材料強度及應力(見表1)

表1 主要材料強度、應力表 單位:MPa
(3)相關參數
預應力鋼筋松弛系數為0.3;
管道摩阻系數 =0.3;
偏差系數K=0.0015;
一端錨具變形引起的鋼束回縮量為6 mm。
(1)工況組合
李家河復線渡槽施工期由造槽機一次澆筑成型,完建期將承受自重、蓋板、欄桿及預應力荷載作用;檢修期承受檢修荷載;正常運行期還將承受水荷載。槽內水與外界氣溫還存在溫差,夏季槽內水溫低、外界氣溫高,冬季槽內水溫高、外界氣溫低;偶然情況下,有可能出現槽內壅水,即滿槽蓄水(可認為水壓力為靜力);施工期造槽機利用槽身過孔,其槽機荷載將不對稱的加載在渡槽腹板上;施工期渡槽還將承擔人工拆模及鋼材拉運等施工荷載。結構工況設計如下。
1)基本組合:
工況一(完建期):自重+欄桿+蓋板+預應力;
工況二(槽機過孔):工況一+槽機過孔+風荷載;
工況三(施工期):工況一+材料運輸+風荷載。
2)偶然組合:
工況四(檢修期):工況一+風荷載+檢修荷載;
工況五(運行期-夏季):工況一+設計水重+夏季升溫+人群荷載+風荷載;
工況六(運行期-冬季):工況一+設計水重+冬季降溫+雪荷載+人群荷載+風荷載;
工況七(滿槽):工況一+滿槽水重+風荷載+冬季降溫+雪+人群荷載。
(2)荷載及計算參數
1)槽身自重、水重、欄桿、蓋板、人群荷載及檢修荷載:槽身混凝土容重為25 kN/m3,水容重為10 kN/m3,設計水深1.37 m,滿槽水深1.8 m。人群荷載為2.5 kN/m2,檢修荷載為10 kN/m,材料運輸荷載為4 kN/m,C50 混凝土彈性模量Es=3.45×104MPa,泊松比0.167。
2)渡槽溫度邊界條件按穩態考慮,溫差宜取多年月平均最高或最低氣溫與水溫之差。渡槽槽內水溫參考相關資料確定。氣溫則采用藍田縣氣象站統計資料,夏季大氣多年最高月平均溫度為七月26.6℃,冬季大氣多年最低月平均溫度為一月-1.23℃。槽內水溫夏季采用20℃,冬季采用2℃。根據上述溫度渡槽結構設計時槽內外溫差夏季溫升采用6.6℃;冬季溫降采用3.23℃。槽身混凝土線熱脹系數7×10-6,導熱系數10.6 kJ/(m?h?℃),比熱0.96 kJ/(kg?℃),導溫系數0.0045 m2/h。
3)風荷載:垂直于槽身表面上的風荷載標準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k為風荷載標準值;βz為高度z 處的風振系數,取值1.54;s為風荷載體形系數,取1.3;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1.71;0為基本風壓,參照《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GB 50009-2012)全國基本風壓圖,取0.36 kN/m2。
4)雪荷載:渡槽完建期后,頂面寬度為3.6 m。雪荷載按下式計算:
式中:S 為雪荷載,kN/m2;r為建筑物頂面積雪分布系數,取值為1;S0為雪壓,0.32 kN/m2。
5)槽機過孔:根據造槽機過孔原理,槽機的1#、3#支腿位于槽墩上,槽機2#、4#支腿位于槽身上,槽機4#支腿位于渡槽7.5 m 處,產生的彎矩最大,此時槽機支腿可看做集中力作用,4#腿、2#腿豎向力分別為F4=550 kN、F2=1950 kN,水平反力4#腿為55 kN,2#腿為195 kN。
6)槽身混凝土、普通鋼筋計算采用參數:根據《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L 191-2008),槽身結構設計用混凝土、普通鋼筋、預應力筋計算參數為:槽身混凝土強度等級C50;槽身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ftk=2.64 MPa;槽身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值fck=32.4 MPa;普通鋼筋抗拉強度設計fy=300 MPa。
(3) 結構設計控制標準
依據《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L 191-2008)及《大跨度混凝土渡槽設計技術規范》(T/CWHIDA0013-2020)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承載力安全系數基本組合下不小于1.20,安全系數偶然組合下不小于1。
槽身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力、撓度容許值見下式:
槽身外壁正截面:
σc-σpc≤0.7γftk=2.376 MPa(當0.7γ≥1 時,取值0.9)
槽身內壁正截面:
槽身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豎向撓度應滿足:
式中:σc為在荷載效應短期組合、長期組合下抗裂驗算截面下混凝土邊緣的法向應力,N/mm;σpc為扣除全部預應力損失后在驗算截面下邊緣混凝土的預壓應力,N/mm;f 為槽身豎向撓度,mm。
渡槽第一主應力σtp≤0.85 ftk,第三主應力σcp≤0.7 fck。
本次預應力鋼筋混凝土計算采用MIDAS Civil 與MIDAS CDN 軟件同步計算,MIDAS Civil 用于建模初步受力分析,MIDAS CDN 用于后期承載力驗算,MIDAS CDN 軟件本身符合《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其標準相對于《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L 191-2008)較嚴格。
(1)單元建立
渡槽槽端順槽向長度為0.6 m,槽身長度為28.8 m,兩端槽端分別為一個單元,槽身按0.5 m 一個單元(其中包含兩個0.4 m 單元)。見圖2。

圖2 U 形渡槽縱向模型
(2)構建約束
渡槽作用于槽墩之上,槽墩可看做大地支撐,其六個方向固定不變;槽墩與槽身之間采用盆式橡膠支座,可看作為彈性連接;渡槽槽端自身可看做剛性連接。
(3)荷載分布
1)梁單元荷載:欄桿、蓋板、風荷載、水荷載、雪荷載、檢修荷載、材料運輸按照均布荷載集中加載于主梁;
2)槽機過孔:按照集中荷載加載于主梁;
3)預應力荷載:按照預應力設計加載于渡槽底部截面;
4)溫度荷載:溫升、溫將分別加載于梁系單元。
(1)基本參數
鋼絞線工程面積(φS15.2)140 mm2;鋼絞線抗拉強度標準值fptk=1860MPa;鋼絞線抗拉強度設計值fpy=1395 MPa;鋼絞線彈性模量Es=1.95×105MPa;縱向預應力筋錨下張拉控制應力σcon=0.75×fptk=1395 MPa。
(2)預應力錨束布置
本次設計共布置5 孔8 束φS15.2 的鋼絞線,間距30 cm。鋼絞線位于渡槽底部以上15 cm,波紋管采用內徑為80 mm 的高密度聚乙烯波紋管。根據造槽機施工工藝,單端張拉,鋼絞線為有粘結預應力鋼絞線。見圖3。

圖3 鋼絞線布置簡圖
(3)預應力損失
預應力鋼束計算表見表2。

表2 預應力鋼束計算表
(4)預應力效應
預應力效力見圖4。

圖4 預應力效應簡圖
架構應力分布見圖5。

圖5 結構應力分布簡圖
(1)結構應力計算成果見表3~表5。

表3 正常使用狀態跨中截面應力值表 單位:MPa

表4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跨中截面環向應力值表 單位:MPa

續表4

表5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槽端截面環向應力值表 單位:MPa
由表4、表5 可以看出,渡槽截面各點處大部分已壓應力為主,拉應力主要出現在完建期渡槽兩端頂部和校核工況下渡槽跨中底部,其1'、8'各工況渡槽縱向應力分布見圖6~圖7。

圖6 1'位置各工況渡槽縱向應力分布圖

圖7 8'位置各工況渡槽縱向應力分布圖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主應力值見表6。

表6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主應力值表 單位:MPa
計算表明,在各個工況下槽體迎水面均未出現拉應力,滿足槽身內壁正截面:σc-σpc≤0 的要求;槽身背水面拉應力最大分別為1.15 MPa,滿足槽身外壁正截面:σc-σpc≤0.7γftk=2..76 MPa 的要求。槽體第一主應力最大值為1.23 MPa,滿足渡槽第一主應力σtp≤0.85 ftk=2.244 MPa;第三主應力最大值為5.65 MPa,滿足第三主應力σcp≤0.6 fck=19.44 MPa。
本次設計同時參考《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以下簡稱《公路》)。《公路》中規定A 類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正截面拉應力應滿足:
A 類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現場澆筑構件斜截面主拉應力σtp≤0.5 ftk=1.325 MPa。由此可見,本次渡槽設計也滿足《公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