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龍
(頭屯河樓莊子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新疆 昌吉 831100)
樓莊子水庫位于頭屯河上游硫磺溝鎮以南 25 km 處,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和城市及工業供水為主要任務的水庫工程[1]。為了確保烏魯木齊城市供水保證率,需要在引水洞進口處設置便于清理的攔污柵。
頭屯河發源于天山山脈中部的喀拉烏成山北坡,東與烏魯木齊河相鄰,西與三屯 河接壤,頭屯河干流全長 190 km[2]。頭屯河流域總面積為 2885 km2,其中山區流域面積 為 1638 km2[3],樓莊子水庫位于頭屯河上游中低山區,距烏魯木齊市 89 km,水庫集水面積為 1174 km2[4]。引水洞布置在大壩右岸,進口自然邊坡走向為 SW236°,地形坡度 53°,表層覆蓋層厚 約 3 m,下部基巖為中侏羅統(J2(X+S))灰綠色砂泥巖互層,巖層產狀 5°SE ∠10°,強風化層厚度約為 3 m~5 m,弱風化層厚度約為 4 m~22 m[5]。
頭屯河汛期漂浮物量大,具有流動、組成復雜、分散、聚焦、纏繞、下沉等多重特性。嚴重威脅水庫運行安全和烏魯木齊市城市供水安全。所以需要在引水洞進口處設置便于清理的攔污柵,防止漂浮物等雜物進 入引水洞;需要改進引水洞內的供水管岔口攔污柵攔污能力,防止較小雜物進入供水管堵塞活塞式工作閥門。
本工程引水洞已貫通,進水口事故閘井澆筑完畢,支管、閥門安裝完畢。鑒于目前工程情況,需在引水洞進口設置攔污設施(包含活動攔污柵和固定攔污柵),在供水管道增加攔污柵。
本方案沿進口上方邊坡傾斜布置攔污柵一孔,攔污柵軌道延伸至事故閘井平臺,孔口尺寸為4 m×4 m(孔寬×孔高),柵條間距20 cm。采用定輪支承;攔污柵通過閘井平臺的卷揚式啟閉機操作,為防止啟閉機鋼絲繩長 期浸泡在水中,啟閉機通過拉桿連接攔污柵。
攔污柵通過設置在柵體底部的耙齒,將堆積于柵前的污物撈起,提至閘井平臺后,人工清理堆積于耙齒上和卡在柵條間的污物。攔污柵僅能攔截和清理幾何尺寸和質量較小的污物,如樹枝,雜草等,小型動物尸體等。尺寸和質量較大的污物,如整棵樹木,大石塊,大型動物如牛、駱駝等的尸體等,會沖擊攔污柵體,或阻擋過水斷面增大水頭差,危及攔污柵結構強度,且無法有效清理,甚至會卡住攔污柵導致無法提起。 根據現場情況,引水洞進口為喇叭式進口,洞臉為鉛直面,需在進口重新澆筑混凝土作為軌道基礎,混凝土頂高程為1363.3 m。1363.3 m 以上至1401.5 m 高程范圍,攔污柵軌道采用鋼結構支撐架支撐。鋼結構支撐架基座采用鋼筋混凝土板,混凝土板采用錨索和錨筋樁錨固定。錨索布置于基座混凝土兩側。
為增大過水面積,盲腸段進口固定式攔污柵采用球面網箱,網孔尺寸為40 cm×40 cm。由于球面網箱過流面積遠大于盲洞進口面積,部分孔口堵塞,短時間不會引起過高的水頭差,待水庫水位降至死水位附近時,乘坐船只至進口后人工清污和檢修網箱。現狀引水洞進口兩側為混凝土八字墻,底板為素混凝土,該方案需對底板混凝土拆除,重新澆筑鋼筋混凝土,球面網箱底部可錨筋固定在混凝土板上。引水洞進口球面攔污網箱見圖1。

圖1 引水洞進口球面攔污網箱示意圖
兩種方案的建設工程量見表1。

表1 工程建設量比較

續表1
為了確保進口攔污方案建設科學,現從工程布置、地形地質條件、結構穩定、施工條件、運行管理、工程費用進行方案比較,具體見表2 。

表2 攔污方案比選
根據以上對比分析,結合工程建成投入運行以后的運行管理要求,初步確定方案——引水洞盲洞進口設置活動攔污柵為推薦方案。
目前已經在工業供水管進口處設置了柵條,柵條凈距140 mm,為進一步改善岔口攔污能力,減小柵條凈距,柵條凈距調整為70 mm。
目前已經在冬季放水管進口處設置了柵條,柵條凈距140 mm,為進一步改善岔口攔污能力,應減小柵條凈距,將柵條凈距調整為70 mm,以提高其攔污能力。
工業供水管進口攔污柵1 個,購置費0.84 萬元,安裝費0.17 萬元,合計工程費1.01 萬元。冬季放水管進口攔污柵1 個,購置費0.36 萬元,安裝費0.07 萬元,合計工程費0.43 萬元。攔污柵防腐1 個,0.72 萬元。工程總費用為2.16 萬元。
根據進口攔污方案比選分析成果,兩種方案各有利弊,本次初步確定方案一:引水洞盲洞進口設置活動攔污柵為推薦方案。各管道進口采用柵條間距加密的措施。
(1)工程施工前應提前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確保在邊坡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攔污柵基礎的施工。
(2)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規程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3)攔污柵建成投入運行后,應加強巡視和監測,密切關注邊坡和建筑物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