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關秋韻
從2022年1月1日到2023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運行生效整整一年——一年來,中國與RCEP各成員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超過萬億元,其中,數字知識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宅經濟”持續走高。
尤值得注意的是,RCEP各成員國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尤其是互聯網賦能的服務貿易方面都作出了較高水平的開放承諾。如果說過去一年RCEP推動各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加快開放的步伐,那么這場“重振服務貿易”的周年考正迎來成績公布的倒計時。

01 /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室外展區(圖源:新華社)

02 /江蘇一家綜合保稅區的工作人員正在跨境電商保稅貨物打包區域打包貨品(圖源: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些高度依賴旅游業等傳統服務貿易的東盟國家遭到痛擊,曾經依靠某一產業作為經濟支柱也能實現發展的“濾鏡”被打碎,優化升級服務貿易變得必要而緊迫。
但重振疫后的服務貿易,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從服務貿易的規模來看,RCEP各成員國發展不均,東盟國家的服務貿易發展水平相較于非東盟成員發展水平較低,在RCEP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前五名榜單上,東盟“榜上有名”的僅新加坡一家。此外,服務貿易的分類結構也并不均衡。多數東盟國家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旅游、運輸、勞動力出口等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仍占主導地位。而非東盟成員以及新加坡則在資本、知識密集型產業方面具有優勢,如商業、金融、通訊、數字信息等新興領域。
“但窗還沒完全關上。”在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看來,各國依然在重振服務貿易的路上穩步前進,只是驅動力變了。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潮下,RCEP生效將推動依托互聯網的服務貿易的發展,以適應疫后社會生活的變化。實際上,疫情使跨境服務貿易和遠程服務貿易的需求增大,比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上交易會,這些新業態新模式會有更大的商機。”王受文表示,RCEP體現了特殊和差別待遇,讓區域內的國家既能選擇“大步快走”也能選擇“小步快跑”,而數字經濟就是其中的“調節器”,它擁有“全民皆可參與”的特性,無論是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龍頭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機會。
而在這“一池春水”中,則要數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區塊鏈等新業態所掀起的“漣漪”最大,一年中的進出口規模分別快速增長,成為區域貿易、投資的發展新亮點,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近1/3的B2C(企業對個人)跨境電商交易發生在中國。中國的跨境電商貿易整體規模從2018年不足1.2萬億元快速攀升至2022年11月的超2萬億元。尤其在RCEP生效以來,跨境電商發展擁有了新的制度支撐。“RCEP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窗口,特別是維持對電子商務不增稅、線上消費者保護等,都為跨境電商的生態提供了包容性,也為商品跨境流通降本增效提供了新支撐。”廣西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宏觀經濟與區域發展研究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研究員曹玉娟指出。
迎著新風口,新業態一再衍生,早已不僅停留在“買全球”之上。現如今,國貨正搭乘著RCEP的東風“買賣全球”。無論是來自東南亞的上班族,還是日韓的學生黨,打開購物網站,選擇喜歡的“中國制造”并下單,海外郵寄、清關、轉運,直至打開包裹,前后不到10天。
新加坡華裔姑娘劉婷是“反向海淘”的“資深用戶”,衣服、書、玩具等都從中國網購,“中國小家電便宜且質量好,這里的華人華僑裝修時,都恨不得全部用集裝箱從中國運輸家具。看到我們這樣淘貨,其他許多新加坡當地人也在試著從中國海淘商品”。她還觀察到,不少華人還做起了反向海淘的生意,也有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投身于跨境電商貿易。“加入這一行列的門檻降低了,很多人都從中國海淘物品囤貨在家,再在Shopee開網店賣”。
新業態的衍生也在為下游的細分領域提供新增長點。跨境物流方面,許多國際物流轉運公司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元,不僅可以重新包裝、全程錄像、實時跟蹤清關和物流進程,還可以提供免費倉儲,買足備齊后一起發貨。每逢“雙11”,許多公司還紛紛推出“買買買”的運輸優惠政策。此外,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直播也方興未艾。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的消費場景加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同樣晉升核心賽道的還有互聯網金融行業。
RCEP區域內的消費者普遍對數字化服務持開放態度,樂于嘗試更便捷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如移動支付、電子錢包等,這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實際上,針對金融服務,RCEP明確要為金融系統提供充分政策和監管空間,通過磋商等方式討論解決國際收支危機,并通過過渡期和過渡條款等設定,兼顧不同成員國間的金融發展差異。
在金融科技應用、數字普惠金融、區塊鏈金融等領域,區域出海的中資企業也不在少數。RCEP生效后的第3個月,中國頭部跨境支付企業—連連國際正式上線印尼本地收款賬戶,為中國B2B(企業對企業)外貿商家提供跨境收款、貨幣轉換等綜合服務;4個月后,螞蟻集團相繼聯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當地合作伙伴推出了“Alipay+全球跨境支付”解決方案,目前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已落地18個螞蟻Alipay標準的電子錢包,覆蓋電商、餐飲、交通、購物等眾多支付場景。
在傳統外貿業態中,中小微企業或者個人常因規模小,資金不足,很難取得相應的進出口資質,只能借助外貿代理商實現進出口,需承擔較大資金成本和風險。且中小微企業通常只生產中間產品,無法及時與終端客戶溝通,獲得市場有效反饋,從而喪失了建立自身品牌和高溢價的可能性。
不同于以往的是,RCEP生效后的數字化平臺將碎片化、小單化、移動化的貿易流程變得十分簡明,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平臺尋找全球各地的買家,極大降低了參與全球貿易的門檻。
如果說RCEP生效之初,眾多企業還站在起跑線上,關注著如何起步才能避免行差踏錯;那么一年后的今天,企業應該思考的是怎樣才能順著數字經濟的大勢,做到脫穎而出。金杜律師事務所曾發文給予企業幾點建議:
利用RCEP條款實現更好布局。一方面推動物流企業、基礎設施企業、數字經濟平臺企業、數字服務企業高質量“走出去”,暢通數字貿易通道;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營商服務,切實加強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有關RCEP條款、原產地證書申請等內容的高質量培訓,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
培養吸引更多數字貿易人才。積極推動建立跨學科、操作性更強的數字經濟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體系,加強產學研結合,為企業輸送更多的人才;提高配套服務,打造更適合國際人才生產生活的環境,吸引更多國際化人才落戶。
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用好RCEP國家市場海量數據和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在當地打造數實融合的典型案例,這既有利于企業重組和利用全球要素資源,賦能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也有利于將自身利益與當地用戶的利益牢牢地綁定在一起,樹立起企業品牌,減少數據跨境流動的阻力,從而更好開拓RCEP市場。
周年考之下,RCEP在服務貿易,尤其是數字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不俗之績。當前,服務貿易的體量還在與產業發展的碰撞中不斷增大。未來可以期待的是,依托RCEP聯通15國市場的便捷性、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公平完善的貿易規則,RCEP將為全球貿易投資發展帶來更多確定性因素,助推經濟全球化更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