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李津 通訊員/王陳
湖州市安吉縣昌碩街道打造服務型社區,消融“陌生人社會”,最終實現居民自治、共建共享。
近日,一場暖心活動在安吉縣豐虹路26度愛心驛站熱鬧舉行,昌碩街道三里亭社區邀請熱心理發師、社區居民、衛生院醫生,為戶外工作者提供義剪、義診、送梨湯等服務。63歲的環衛工人陳國云抽空參加活動,她喝著梨湯開心地說:“吃在嘴里,甜到心里。”一句話贏得了現場不少戶外工作者的贊同。
為何如此關心戶外工作者的冷暖?這與三里亭社區致力打造服務型社區有關。三里亭社區黨總支書記鄭敏介紹,2022年11月,26度愛心驛站亮相后,面向環衛工人、停車收費工人、快遞員和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開放,為他們提供一個歇腳、喝水、熱飯好去處。在社區看來,愛心驛站并不只是一個站點,還可以植入更多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讓驛站活起來,讓城市更有溫度。“因此我們組織愛心商家、居民一起參加,這個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計劃之后每月26日,定期舉辦志愿服務活動;聯合三里亭菜場等愛心商家,為戶外工作者提供購物優惠,讓他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鄭敏表示。
以愛心驛站為點,囊括周邊愛心商戶、居民,主動、定期為戶外工作者提供暖心服務,這是三里亭社區的新嘗試,也是“小城大愛”的新表達。地處主城區的昌碩街道積極打造“小城大愛”城市品牌,于細節處展現城市溫度。此前,街道以三里亭等社區為試點,建設了一批愛心驛站;眼下,街道還在三里亭社區創新打造服務型社區,努力打破城市社區常見的“陌生人社會”,拉近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社區之間的距離。
在26度愛心驛站邊,三里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剛剛亮相,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即孕育而生。走進內部,每一個來辦事的居民都感覺到與往常大不一樣。這里打造出了如家一般溫馨的環境,找不到傳統社區辦公環境的影子。“我們在門口安排了一名引導員,撤掉了傳統吧臺式的格局和臺式電腦,分休閑區與辦公區,有居民來辦事就先引導到休閑區休息,并且端上一杯熱水;工作人員會提著筆記本電腦來為居民服務。我們的理念是主動服務,而不是被動工作。”鄭敏介紹。
不僅如此,在三里亭社區的各小區,推行“和文化”成為打破“陌生人社會”、提升服務水平的抓手。每月月初或月中等固定時間,時代新城、璟和花園都會開展協商議事和便民服務活動,形成了“最美八音”和“月伴璟和”特色品牌。在芬芳小區,社區根據居民興趣、特點,成立了4支志愿服務隊伍、6個興趣小隊,定期開展活動。“小區里有很多熱心居民,把大家組織起來開展活動,打破以往的‘陌生人社會’,最終實現居民自治、共建共享的效果。”鄭敏表示,社區是基層治理的主戰場,接下來將創新更多服務手段,提升居民之間的凝聚力,把服務做得更好。

安吉縣昌碩街道三里亭社區干部為環衛工人送梨湯/昌碩街道黨工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