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曌瓊 王歡浪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省政法系統聚焦服務大局、創新發展理念,更高水平的平安陜西建設卓有成效。圖為公安民警進村入戶,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識。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陜西省政法機關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忠誠履職、攻堅克難,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顯著成效,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創造了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回眸2022年,陜西政法工作成效令人振奮。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全省政法機關把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國之大者”,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
“我們一定切實做好審判執行工作,爭做新時代‘馬錫五審判方式’傳承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022年10月17日,延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時,法官們說出了奮進前行的目標。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陜西省委政法委員會委員在分管領域帶頭宣講,省級政法各單位和各地政法機關分別制定了系統的學習宣傳宣講計劃,并精心組織實施,結合省委講師團在基層政法單位的宣講,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專題講座等形式,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全省政法機關充分利用政法網絡新媒體平臺,開設“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談”等專題專欄,廣泛營造大學習大宣傳大研討的濃厚氛圍,切實把廣大政法干警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部署上來。
同時,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省政法機關傾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奮力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現代化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更好地推動工作。
2022年以來,陜西省政法機關認真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要求,出臺為秦創原提供法治保障的《關于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見》、助力秦創原建設的《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的十條措施》等文件,全力推動政法系統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法院系統審結的希森三號植物新品種案、“華清池”商標侵權案、“彩虹星球”商業詆毀案等案件,入選全國法院50件知識產權典型案例。法院系統在西安設立了西北地區首家知識產權法庭,出臺全國第一個《金融商事糾紛證據規范指引》,并在全國率先實行破產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制度。
檢察系統率先成立全國首家省級知識產權檢察專門機構——陜西省檢察院第十一檢察部,集中履行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全省檢察機關在秦創原總窗口設立全省首家“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積極打造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數字平臺,前移知識產權保護陣地,拉近檢企交流,依法服務保障秦創原各類市場主體安心發展、專注創新。
公安系統偵辦了一批大要案件,摧毀了一批犯罪團伙、犯罪窩點,斬斷一批犯罪鏈條;完善了陜西“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并在省政府“秦務員”APP接入公安高頻服務事項,在陜西公安“互聯網+”平臺提供辦事服務,讓群眾真真切切享受到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成果。
司法行政系統設立“秦創原法律服務中心”,匯聚了西咸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西安漢唐公證處西咸新區便民點、西安交通大學知識產權司法鑒定工作站等18家法律服務機構,通過資源共享、區域協作、要素聚合等方式,為秦創原科技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法律服務,全面提升秦創原建設的法治保障水平。

西安中院與西咸新區簽約,服務保障秦創原創新平臺建設。
同時,陜西全省政法機關牢記“國之大者”,依法加強對秦嶺、黃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等生態環境保護,常態化開展打擊破壞秦嶺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天下安則民富,天下和則民樂。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也是陜西政法機關的不懈追求。
2022年以來,陜西省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先后出臺了《2022年平安陜西建設工作要點》《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若干措施》等,突出平安陜西、法治陜西“兩大建設”,謀劃實施了一大批具有牽引支撐作用的大事實事,通過狠抓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十件實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等工作,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創造了一批有特色、叫得響的“陜西經驗”,推動陜西省政法工作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
為了夯實平安建設根基,陜西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陜西省委政法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堅持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切入點,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符合陜西省情、滿足群眾需要的社會治理新方式。西安市灞橋區“358”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寶雞市社區警務“四單一圖”、延安市富縣“兩說一聯”、安康市石泉書記民情“三本賬”和咸陽市“五鏈共治、法在基層”等一大批經驗典型,是陜西政法機關努力探索信訪矛盾源頭治理多元化解結出的累累碩果。

檢察干警送法下鄉,服務群眾。
2022年以來,陜西省委政法委持續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出臺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常態化開展執法司法頑瘴痼疾排查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努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過硬鐵軍,用“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劃定了政法干警的思想“紅線”和行為“底線”,是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制度成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警的重要舉措。渭南市組織政法干警結合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就個人履職、提升服務水平、為民辦實事等進行承諾、亮諾、踐諾,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
陜西省政法機關大力弘揚英模精神,推樹宣傳“新時代政法英模”101名,持續組織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和政法干警評選表彰活動,開展向被公安部評為二級英模的因公犧牲的陳勇同志學習活動,用政法英模先進事跡和崇高品質凝聚力量。紀勝利、李寶玲、王排、花薇4名同志入選全國“雙百政法英模”。
征程任重道遠,奮斗正當其時。陜西省政法機關將繼續守正創新、真抓實干,奮力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現代化,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政法力量。
本文首發于1月18日《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