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京,周京生,荔栓紅,張麗洋,王儀森,祝文親
(中國石油 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 102206)
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種結晶度高、模量高的熱塑性樹脂,廣泛應用于管材、板材和中空容器[1-5]。HDPE一般為線型結構,熔融狀態時鏈纏結過低,熔體強度不夠,結晶時晶粒之間的聯系會弱化,對HDPE進行過氧化物交聯是一種常見的改性方法。過氧化物交聯法利用過氧化物高溫分解產生自由基,進而引發HDPE的交聯反應,通過交聯反應HDPE由線型結構變成三維網絡結構,極大地改善了耐熱氧老化性能、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及力學性能[6-9]。為滿足交聯聚乙烯的特定用途,交聯度一般控制在10%以上[10-14]。微交聯即在現有交聯技術的基礎上,將HDPE交聯度控制在較低的水平。HDPE分子鏈中微交聯結構的存在,可改善聚乙烯的力學性能,同時,具有這種分子結構的HDPE的加工性能并不會變差,這是一種開發HDPE新產品的簡便方法。前期研究發現[15],通過降低過氧化物用量的方法進行HDPE的微交聯,由于引發的聚乙烯鏈自由基的濃度較低,自由基間發生耦合交聯的概率降低,聚乙烯鏈自由基會發生斷鏈反應,從而引起聚乙烯分子鏈的降解副反應。
本工作通過在HDPE交聯過程中加入降解抑制劑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TMTD),考察了TMTD抑制聚乙烯降解反應方面的規律,旨在實現HDPE微交聯反應的有效調控。
HDPE:牌號FHMCRP100N,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分公司;過氧化物交聯劑:實驗室復配;抗氧劑1010:BASF公司;TMTD(工業級)、丙酮(分析純)、二甲苯(分析純)、1,2,4-三氯苯(分析純)、乙醇(優級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LET26-40型雙螺桿擠出機、LP-S-50/S型模壓機:香港LabTech公司;PolyLab OS型轉矩流變儀: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RH7毛細管流變儀:英國馬爾文公司;LABOT-M1型全自動熔融指數儀:日本安田精機制造所;DSC204F1型差示掃描量熱儀:德國耐馳儀器制造有限公司;GPC IR型高溫凝膠滲透色譜儀:西班牙Polymer Char公司。
將定量過氧化物交聯劑和TMTD溶于少量丙酮中,然后加入含有0.05%(w)抗氧劑1010的HDPE粉料中,待丙酮揮發完全后,在高速攪拌機中混合均勻,將混合物導入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雙螺桿擠出機各段溫度為170,210,220,220,220,220,220,220,210,200 ℃,進料速率4%,螺桿轉速為150 r/min,經切粒機切割成適當小粒后干燥24 h。
將HDPE原料與其他助劑按配方混合均勻后放入轉矩流變儀中,在190 ℃下進行密煉加工,轉速80 r/min,記錄扭矩與時間繪制扭矩-時間圖。
將濾紙在真空干燥箱中進行恒重處理,質量記作m1,稱取定量試樣,記作m2,用濾紙包好置于索氏抽提器中,在140 ℃的二甲苯中抽提24 h,將提取物真空干燥與濾紙一起稱量,記作m3,按式(1)計算凝膠含量。
式中,Cgel為凝膠含量,%。
分子量及其分布測試:試樣于150 ℃溶解于1,2,4-三氯苯中1 h,將濾液于150 ℃在高溫凝膠滲透色譜儀上進行測試。
熔體質量流動速率(MFR)按 GB/T 3682.1—2018[16]規定的方法測試,溫度為190 ℃,負荷為21.6 kg。
拉伸性能按 GB/T 1040.1—2018[17]規定的方法測試,拉伸速率為50 mm/min,測試溫度為 23 ℃。
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按 GB/T 1843—2008[18]規定的方法測試,選擇最大沖擊能量達到2 J的擺錘,測試溫度為23 ℃。
DSC分析:取6~10 mg試樣置于鋁盤中(N2氣氛,流量為40 mL/min),先快速升至200 ℃,恒溫5 min 以消除熱歷史,再以10 ℃/min的速率勻速降至40 ℃,最后以10 ℃/min的速率勻速升至200 ℃,記錄結晶和熔融曲線。
旋轉剪切流變測試:將HDPE試樣在190 ℃通過平板硫化儀壓制為1 mm厚的薄片,選用直徑為25 mm的平板,溫度230 ℃,板間距1 mm。
毛細管流變測試:溫度190 ℃,預熱時間5 min,加樣量為 24 ~ 25 g,按 GB/T 25278—2010[19]規定的方法測試,試樣裝至料筒頂部12.5 mm。
從前期研究[15]可知,當交聯劑用量較小時,HDPE發生的主要是降解反應,MFR增大;隨著交聯劑用量的增加,HDPE的交聯反應逐漸占據優勢,MFR逐漸減小;交聯劑用量為0.10%(w)時,HDPE的MFR恢復至未加交聯劑的水平,此時可認為HDPE的交聯反應與降解反應程度相當。TMTD是一種促進劑,常作為交聯和接枝調控劑作用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接枝反應中[20]。為了探討TMTD對HDPE降解反應的抑制作用,在HDPE的微交聯反應體系中加入0.10%(w)TMTD,考察了微交聯反應的變化情況,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在TMTD存在下改變交聯劑的用量,得到的HDPE試樣的MFR均低于未加TMTD的試樣,說明在TMTD存在下,HDPE微交聯反應過程中發生的降解反應得到了抑制。這是由于TMTD在高溫作用下熱分解為二硫代氨基甲酰自由基,這種自由基是一種非常穩定的自由基,不會發生奪氫反應(即不會引發聚乙烯長鏈產生自由基),但二硫代氨基甲酰自由基可與HDPE自由基可逆地結合,穩定了HDPE自由基,延長了HDPE自由基壽命,使得體系內HDPE自由基不會因含量少而無法耦合交聯降解。這種可逆的結合可抑制HDPE自由基發生的降解反應,反應機理見圖1。

圖1 TMTD存在下的聚乙烯交聯反應機理Fig.1 Reaction mechanism of polyethylene(PE) linking in the presence of TMTD.

表1 TMTD對HDPE降解反應的抑制作用Table 1 Inhibition effect of TMTD on HDPE degradation reaction
為了探討TMTD用量對HDPE微交聯反應的影響規律,固定交聯劑含量為0.10%(w),改變TMTD的用量,觀察微交聯反應的變化。從轉矩流變儀的時間-轉矩關系圖(圖2)可以看出,未添加TMTD時,體系中出現峰值并不高的反應峰;加入0.05%(w)TMTD時,體系微交聯反應的峰值明顯增高,說明添加TMTD后,體系內降解反應減少,交聯反應占據主導地位;隨著TMTD用量繼續增加,體系反應峰峰值增高的趨勢變緩,這是由于TMTD加熱產生的自由基并不能與HDPE分子鏈反應產生HDPE自由基,只是與HDPE自由基產生可逆的結合而延長自由基的壽命。因此,進一步提高TMTD的用量,并不會無限制地提高HDPE的微交聯反應。另外發現,隨著TMTD用量的增加,HDPE微交聯反應的峰值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晚,這是由于TMTD產生的自由基與HDPE自由基進行了結合,阻礙了HDPE自由基的降解,一定程度上減少了HDPE自由基間的耦合碰撞,延長了HDPE自由基間發生微交聯反應的時間。

圖2 不同TMTD用量的HDPE微交聯反應的轉矩流變曲線Fig.2 Torque rheological curves of HDPE micro-crosslinking reaction with different TMTD amount.
不同TMTD用量的HDPE的MFR和凝膠含量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TMTD用量的增加,HDPE的降解反應受到抑制,HDPE分子量自由基主要發生耦合交聯反應,HDPE的MFR在初期開始下降,當TMTD用量大于0.10%(w)時,HDPE自由基的耦合交聯反應不再增加,MFR不再下降。在此過程中,由于交聯劑的用量控制在較低水平,HDPE總體交聯度并不高,凝膠含量基本在4.0%(w)以下,遠低于常規聚乙烯交聯技術中的凝膠含量(10%(w)以上)。

表2 不同TMTD用量的HDPE的MFR和凝膠含量Table 2 MFR and gel content of HDPE modified by various contents of TMTD
不同TMTD用量HDPE微交聯反應后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見圖3,測試數據見表3。

表3 不同TMTD用量的HDPE分子量及其分布Table 3 Molecular weight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HDPE modified with various TMTD contents

圖3 不同TMTD用量的HDPE分子量分布曲線Fig.3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urves of HDPE modified by various contents of TMTD.
由圖3可知,微交聯反應體系加入TMTD后,HDPE試樣的高分子量部分的含量增多,重均分子量也得到進一步提高;當TMTD用量高于0.10%(w)時,高分子量含量的變化趨勢減小,基本在一定幅度內變化;TMTD存在下,中間分子量部分的含量顯著降低,預示著發生微交聯反應的HDPE可能是中間分子量部分。從表3可以看出,微交聯反應后HDPE的重均分子量得到提高,數均分子量變小,分子量分布變寬;當TMTD的用量高于0.10%(w)時,重均分子量、數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寬度基本維持不變。這說明TMTD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DPE的降解反應,但不能完全杜絕HDPE的降解反應,仍有一部分HDPE分子鏈存在降解反應。
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對微交聯HDPE試樣進行了結晶和熔融性能測試,結果見表4、圖4和圖5。從表4可以看出,TMTD的用量較小時,微交聯反應后HDPE試樣的結晶度隨TMTD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當TMTD用量大于0.1%(w)時,HDPE試樣的結晶度基本維持不變。這是因為TMTD的加入保護了HDPE自由基,抑制了HDPE自由基的降解反應,聚乙烯鏈間發生交聯反應,形成了分子鏈的纏結,部分分子鏈無法排入晶格形成結晶,導致結晶度降低。但TMTD的存在并不能增加HDPE自由基的數量,不能無限制地增加HDPE的微交聯反應,無法進一步降低HDPE的結晶度。從圖4和圖5可以看出,微交聯結構的存在影響了HDPE的結晶行為和熔融行為,HDPE的結晶峰寬度隨TMTD用量的增加呈逐漸變窄的趨勢,熔融峰呈逐漸變寬的趨勢;隨著TMTD用量的增加,HDPE的結晶溫度逐步升高,熔融溫度也逐漸升高,這可能與HDPE形成的微交聯分子結構有關,也可能與HDPE在微交聯過程中伴隨的副反應有關。

表4 微交聯HDPE試樣的結晶和熔融數據Table 4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data of micro-crosslinked HDPE sample

圖4 微交聯試樣HDPE的結晶曲線Fig.4 Crystallization curves of micro-crosslinked HDPE sample.

圖5 微交聯HDPE試樣的熔融曲線Fig.5 Melting curves of micro-crosslinked HDPE sample.
表5為微交聯HDPE試樣的力學性能。由表5可見,當TMTD存在時HDPE分子鏈自由基主要發生交聯反應,分子鏈的交聯結構使HDPE體系形成了復雜的分子鏈纏結網絡,導致物理交聯網絡增加,分子鏈間相互作用力增大,試樣的韌性變好,沖擊強度由22.2 kJ/m2增至40.3 kJ/m2;微交聯HDPE的拉伸強度變化不大,基本維持在24.2~26.8 MPa,說明HDPE微交聯反應可在不犧牲拉伸強度的前提下,提高試樣的沖擊強度,較使用彈性體的物理共混改性方法完全不同;微交聯HDPE試樣的斷裂伸長率隨TMTD用量的增加呈規律性的下降,可能是分子鏈微交聯結構的存在,限制了分子鏈的運動能力,分子鏈的滑移、取向受到抑制,在形變較小的情況下發生了試樣的斷裂。

表5 微交聯HDPE試樣的力學性能Table 5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icro-crosslinked HDPE sample
當聚合物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時流變性能變化尤為明顯,一般通過流變性能測試表征聚合物分子結構的變化情況。在動態旋轉剪切的作用下,聚合物熔體的黏彈性可用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來表示,其中儲能模量代表聚合物熔體通過熵彈形變存儲能量的能力。
圖6為采用旋轉流變儀測試的微交聯HDPE試樣和未交聯HDPE試樣的儲能模量與角頻率的關系。從圖6可以看出,在低頻區儲能模量隨TMTD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這是由于HDPE微交聯后形成了一定量的微交聯結構,分子間的相互纏結加強,松弛時間變長,HDPE試樣有了更大的熔體彈性,微交聯后HDPE試樣的儲能模量上升。

圖6 微交聯HDPE的儲能模量隨角頻率的變化Fig.6 Variation of storage modulus of micro-crosslinked HDPE with angular frequency(ω).
采用毛細管流變分析儀在不同的剪切速率下測試了HDPE試樣的表觀黏度,結果見圖7。
從圖7可以看出,未交聯HDPE和微交聯HDPE試樣的表觀黏度均隨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減小,呈現出明顯的剪切變稀現象,符合假塑性流體的流變行為特征;增大交聯劑用量時,交聯點的含量增加,試樣在低剪切速率下剪切黏度增大,但在較高剪切速率下,未交聯HDPE和微交聯HDPE試樣的表觀黏度差別不大。說明微交聯HDPE試樣的加工難度并未增加,這是微交聯HDPE技術的特點之一,即通過HDPE的微交聯反應可增加HDPE分子鏈的長鏈支化結構,但加工難度并沒有增加。

圖7 微交聯HDPE試樣的剪切黏度隨角頻率的變化Fig.7 Variation of shear viscosity(η) of micro-crosslinked HDPE samples with ω.
1)進行HDPE的微交聯反應時伴隨HDPE降解副反應,TMTD存在下HDPE的降解反應受到抑制,可以實現對HDPE微交聯反應的有效調控。
2)TMTD存在下微交聯HDPE試樣的結晶度稍有降低,拉伸強度和加工性能基本保持不變,沖擊強度明顯增大,說明通過可控微交聯反應可以實現HDPE力學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