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無
真相:計劃開始前的儀式感,是懶惰催化的糖衣炮彈。
我喜歡做計劃表。
精心選一張合適的紙,用尺子協助畫出橫橫豎豎,一條條記錄下自己對未來的規劃,寫完滿心期待地在空白處點綴上喜歡的圖案,然后開始等待明天的到來。
明天,我就要努力認真地開始執行表中的計劃了。
將動力寄存給儀式感滿滿的計劃表,我便毫無負擔將這最后一點兒放松時間送給了手機,手指不住地滑動屏幕,心里想著:“明天,明天就開始努力學習。”
明天,計劃開始的第一天,努力了一個白天的我,忍不住拿起了手機……一天結束,沒有完成計劃的我懊悔地想著,明天,明天一定。
于是,在一個個“明天一定”的自我承諾中,我那一份份被我寄予厚望的計劃表又變回了紙,漂亮但無用。
后來,我才意識到,我口中的明天不過是一種自我欺騙——有了它,我碌碌無為的今天便有了“完美”借口。
“從……開始,我就……”
“等到……我一定……”
這些開始前的“儀式感”,又何嘗不是懶惰催化的糖衣炮彈呢?
自律,不該有期限,不該有拖延,自律該始于此時此刻。
分享:我自律的一天
Materialist:今天,是我從學校回來居家隔離的第一天,我自習了英語14單元第1課時。
楚青橪:因暑假過度熬夜,導致枕上落發過多,所以9月訂下目標,每晚要22:30前睡覺,最晚不能超過23:30。一開始,我沒法控制那雙想玩兒手機的手,加之手機系統沒法使用番茄鐘強制鎖機,于是我決定到點就將手機丟在距離床最遠的角落,一想玩兒手機就讓自己爬起來翻書,絕不摸手機。如此,堅持21天,形成習慣。早睡之后,我通常是還沒到點就犯困。生物鐘正常了,白天做事也更有勁頭,臉色紅潤了,人看起來精神十足。當然,更重要的是,掉發少了。
顧野:晚自習,窗外一陣陣凜冽的風不斷地侵蝕著我早已凍得通紅的手指,但是我仍倔強地拿著筆堅定地寫著作業。每當睡意襲來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用冰冰涼涼的手捂住自己的臉,“強制”讓自己保持清醒,認真學習,完成每日小目標。夏天風油精的味道彌漫著整個教室,到了冬天,風油精就失靈了,于是大家都成了“狠人”。
同桌小劉將薄冰灌滿一塑料袋,放在窗臺外面,一旦開始溜號了,馬上就拿進來把手放進去,被冰了個機靈,瞬間變成“卷王”;前桌小方買了根彩繩,把馬尾扎得緊緊的,鞭策自己學習;班長小鄧直接買了根鋼筆,實在撐不下去了,就拿鋼筆戳自己一下,讓自己保持清醒,據他自己說:“別說,這招還真的挺管用的。”
自律萬歲!相信這個冬天,我們終究會用我們熱誠的心戰勝嚴寒的天氣,終究會用我們笨拙的方法去追尋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