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燕,1997年大學畢業來到紅光鍋爐廠報到的第一天,行政經理問她,是做“永久牌”還是“飛鴿牌”啊?帶著不解,她走進了這個被冠以“農業社”,始建于1955年的村辦鄉鎮集體企業。從一名普通工人——質檢員干起,再到銷售內勤、總經辦主任、行政副總、總經理。回首26年的成長經歷,她已深深愛上了紅光,愛上這份激情燃燒、不負韶華的奮斗歲月。
徐燕是從小在紅光這個大家庭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父親是一位有著58年黨齡的全國勞模,他以一名老黨員的模范形象,深深感染著、教育著徐燕。2016年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肩負老一輩紅光創業者的重托,徐燕接過了集團總經理的重任,她與時俱進,聽黨話、跟黨走,帶領紅光人由當年哈爾濱市鍋爐行業最小、最差的“老嘎達”,實現了“全國爭一流,全省爭排頭,全市爭第一”的巨變,進入全國工業鍋爐行業的前十位和風電塔架制造前三強,連續多年位列黑龍江省百強民營企業,榮登“龍江質量品牌優秀民營企業”前三強,為紅光鍋爐提檔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面對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徐燕以“專精特新”為重要抓手,確立了發展“燃氣鍋爐做分布式供暖和工業制氣”“燃煤鍋爐向大型循環流化床熱電聯產發展”的新戰略,讓紅光插上騰飛的翅膀,在“藍天綠水青山”間盡情翱翔。
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制造。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智慧供熱。徐燕抓住工信部“兩化融合”貫標企業的契機,依托綠色智能化生產車間,引入MES智能化制造系統,憑借工業云平臺深耕用戶需求,打造“產品全生命周期溫情陪伴式服務”新模式,讓用戶獲得最大化效益。
徐燕特別重視一線創新,按季度開展“五小創新”評比,舉辦“名師帶高徒”“紅光工匠”等活動,組織焊工、鉚工技能比武選拔技術能手,對班組長及技術能手給予每月200至1000元的津貼補助,營造尊重勞動、鉆研技術、弘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打造一支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高素質員工隊伍。近年來,在企業獲得的120余項專利中有多位一線員工的“五小”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每項發明企業都給予1萬元重獎。徐燕要求企業每年研發投入5000萬元以上,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優勝者,號召全體員工以工匠精神制造中國精品,以勞模品格鑄就輝煌業績,以勞動光榮實現技能報國,以創新精神成就科技強國。近年來,企業先后涌現出“哈爾濱大工匠”王慶磊,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線焊工周曉龍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徐燕再次抓住了綠色發展的契機。企業在低揮發份燃料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控制的基礎上,加大科研力度,潛心研發的168MW循環流化床熱水鍋爐,在世界范圍內率先攻克了高揮發份燃料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研制的“無尾部脫硫脫硝超低排放型燃煤耦合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產品,完全取消了尾部脫硫脫硝設備,整體帶來較大的經濟和環保效益,再次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榮獲“黑龍江省首臺套產品”。
如今,徐燕繪就的藍圖日漸明晰,美好的愿景逐漸變成現實,紅光鍋爐榮登“龍江質量品牌優秀民營企業”前三強。鍋爐產品有16項被國家工信部列入《節能產品目錄》,9項獲得國家“能效之星”稱號,譜寫了綠色發展新篇章。企業一舉中標由中國、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土耳其、德國等多國參與競標的烏茲別克斯坦城市供熱集中改造項目,勝利開啟中亞五國“一帶一路”新征程。徐燕提出“工作缺陷零容忍,產品質量零缺陷”,要求“每一臺鍋爐都是一件展品,每個鍋爐房都是一間展室”,讓燃氣鍋爐房充分呈現清潔能源的高端靚麗;讓燃煤供熱鍋爐房顛覆以往高粉塵、高噪音的認知,打造景觀式鍋爐房,掀起一場燃煤鍋爐房的綠色革命。

在發展過程中肩負社會責任、實現共同富裕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為了讓紅光精神薪火相傳,徐燕十分重視員工子女教育,每年都舉辦“紅光學子勵志大會”,至今已連續舉辦59屆。不僅報銷員工子女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的全部學費,同時對考上大學的學子給予2000至5000元獎勵,至今已累計投入經費500多萬元。紅光一名員工罹患癌癥故去,其子當時正在讀高中,徐燕得知后每年拿出5000元資助他上學直至大學畢業。而今這名學子已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本碩連讀,徐燕深感欣慰。徐燕常說:“企業關心員工的一些小事,員工就會關心企業發展的大事。”實現員工與企業發展成果的和諧共贏,是徐燕作為一名管理者的初心。在徐燕的帶領下,紅光鍋爐先后獲得“全國雙愛雙評先進民營企業”“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涌現出了一批省市勞動模范和杰出產業工人、省市區優秀團員、創業帶頭人,成為奉獻紅光、發展紅光的楷模。
徐燕還經常組織員工參加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為社會公益事業做貢獻。近年來,企業累計吸納附近農民工、下崗再就業人員700余人。企業先后在哈爾濱市周邊為困難老人捐款捐物;關愛福利院兒童、為失學兒童提供“金秋助學金”;參加“萬企興萬村”扶貧助農行動,簽訂了幫扶協議等,徐燕被黑龍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授予“愛心大使”稱號。疫情期間,徐燕第一時間組織員工帶頭捐款,又多次帶隊慰問一線防疫工作人員,送去棉大衣、電熱水壺、電熱寶、方便碗面等抗疫物資,累計捐款捐物30余萬元。
今年紅光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在剛剛閉幕的2023年哈爾濱市道外區“與道外·共未來”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企業摘取了“道外區納稅十強企業”“道外區工業十強企業”兩份沉甸甸的榮譽,徐燕滿懷激情地表示:要永葆共產黨員的初心本色,帶領全體員工全力以赴“創名牌”,把產品做精做細、技術做專做強、服務做深做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造百年紅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筑夢前行!
編輯/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