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祥玉,崔曉旭,聶文斌,焦春
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臨汾 043003
推移千斤頂的兩種結構分別如圖1、圖2所示。推移千斤頂是液壓支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動作部件。尤其是電液控支架中,推移千斤頂帶有傳感器裝置,用來監測推移千斤頂活塞桿的行程,以此來反映液壓支架所處的位置,控制采煤工作面整齊劃一,提升采煤工作效率。在推移千斤頂的缸底中,與傳感器配合的安裝孔的加工至關重要。

圖1 推移千斤頂結構一

圖2 推移千斤頂結構二
由圖1、圖2可以看出,傳感器安裝在缸底最里面,靠其自身的密封圈(φ22+0.05+0mm)來密封,用M32×1.5mm絲堵來壓緊傳感器,以防傳感器工作時在液體的壓力下發生軸向躥動。傳感器的引線從引線孔穿出,后面用帶密封防塵堵與外面隔開,確保引線孔處不進入粉塵。傳感器密封圈與防塵堵一起形成一個密閉空間,確保傳感器引線不被損傷和污染。
推移千斤頂缸底結構一如圖3所示,推移缸底總長度比較短(L<190mm),整個缸底內孔加工過程沒有問題。

圖3 推移千斤頂缸底結構一
推移千斤頂缸底結構二如圖4所示,缸底長度過長(L>1 9 0 m m),且要保證內孔精度,φ22+0.05+0mm與M32×1.5mm孔不太好加工,即使刀桿長度足夠,但因孔徑較小,故容易產生振刀現象,φ22+0.05+0mm密封面質量就得不到保證,整個推移千斤頂在工作時,該部位很容易產生漏液現象。一旦出現漏液情況,就要對整個推移千斤頂拆開進行返修,而在返修過程中,同樣存在內孔不好加工的問題。如果返修不成功,就只能更換缸底,所以無論是返修,還是更換缸底,都會在影響生產進度的同時,造成不小的損失。

圖4 推移千斤頂缸底結構二
為了解決推移缸底長度較大、內孔難加工的問題,既要考慮缸底的好加工性,又要保證缸底的整體使用性能不受影響。由于推移缸底傳感器引線孔處是一個由傳感器密封圈和防塵堵共同組成的密閉空間,且該空間只用來放置傳感器引線,不用來過液,而且引線為柔性,對同軸度要求不太高,所以可以把長度較長的推移缸底在該密閉空間處分成兩部分[1],分別加工軸向內孔,最后焊接在一起加工剩余孔和焊接坡口。分開的缸底左、右部分如圖5、圖6所示。左部分不僅集中了缸底的大部分長度,而且內孔較大,可以順利加工;右部分是小內孔的集中處,但被分開后,其總長度相對短了很多(不超過100mm),也能順利加工,φ22+0.05+0mm內孔質量就能得到保證。另外,由于φ20mm內孔、M32×1.5-7H孔的螺紋與φ22+0.05+0mm內孔是同一基準加工而成,所以同軸度也得到了保證。然后兩部分再焊接在一起(見圖7),加工其余孔以及與缸筒焊接的坡口(見圖8)[2]。

圖5 分開的缸底左部分

圖6 分開的缸底右部分

圖7 焊接后的推移缸底
φ22+0.05+0mm密封孔提前加工,因為分體的內孔長度較短,所以密封孔的表面質量能得到保證。雖然引線孔位置在焊縫處,但傳感器的密封圈(φ22+0.05+0mm處)已經密封住了,而引線孔處又不過液,漏液情況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引線孔處的焊縫比后續的缸筒、缸底焊接的焊縫深且寬,經現場每根的打壓試驗以及幾個批次的礦井使用證明,雖然該焊縫處鉆有引線孔,但不影響焊縫的強度[3]。
1)除了軸向內孔外,缸底上其余孔要在焊接后加工,以保證兩部分缸底焊接時不用核對方向。
2)缸底左右兩部分在焊接前,外圓最好留有加工余量,以便焊接后以內孔為基準精加工外圓,從而保證內孔、外圓和坡口同軸。
3)無論產品結構如何改變,都不能改變整個缸底的使用性能,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在保證推移千斤頂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改變推移缸底的產品結構,采用組焊式分體結構,焊前加工兩端內孔的方法,來保證缸底的加工性能,解決了推移缸底長度較大、內孔難加工的問題,為類似工件的結構設計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