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科技金融支持創新驅動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李華軍,劉思,張光宇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18-1046-2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定價:68元
創新是驅動我國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創新理念在各行業中持續推進,我國各領域的創新改革腳步日益加快,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成為重要課題,而要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金融資本的支持不可或缺。為此,切實推進科技與金融的結合,通過金融創新引導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對于進一步推進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由李華軍、劉思和張光宇聯合編著、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科技金融支持創新驅動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立足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雙輪驅動”的時代背景,對科技金融與創新驅動內在交互激勵與協同范式展開研究。全書共5個篇章,第一章為理論研究篇,主要對科技金融的內涵、邏輯以及各要素之間的交互關系進行理論梳理。第二章為現狀調研篇,作者以廣東省為研究案例,對其科技金融與創新驅動現狀展開調研,以詳細數據分析得出科技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第三章為實證分析篇,主要對廣東“金科產”融合創新發展情況展開實證研究。第四章為案例梳理篇,主要對科技金融實現區域與典型平臺進行調查分析。第五章為政策建議篇,主要就如何增強科技金融創新力度以及強化其支撐效果提供可行建議。從整體看,該書內容完整,兼顧理論闡述與實證研究,細致闡明了科技金融與各行業推進創新之間的內在邏輯,指導意義突出。
書中對“科技金融”的概念進行定義如下,即通過一系列政策與制度安排引導和促進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和服務創新科技投入方式,從而實現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本之間的有機結合,具體形式包括科技貸款、科技保險、創業投資等。作者認為,科技金融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現實背景下的必然產物,它代表著金融資源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優化配置與應用。結合實證案例來看,科技金融與創新驅動發展之間存在交互關系:首先,科技金融有效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包括政府部門的財政轉移支出、金融機構的科技貸款、企業的股票和債券等手段和產品,都可以為科技創新發展注入資金活力。其次,科技金融分散了科技創新的風險。科技金融是一個龐大的復合體系,其中主體包括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各類社會資本等多方面力量,可以有效緩解科技創新活動中的風險壓力,同時強化應對各類流動性風險的綜合實力。由此可以看出,科技金融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基于科技金融支持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交互機理,書中就科技金融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出以下建議:其一,結合區域發展需求制定科技金融發展路徑。始終立足于本地發展特色,深刻聯系區域科技發展現狀制定科技金融發展短、中、長期發展目標,并依據目標制定對應的發展規劃,同時需要強化政府引導和專項扶持力度;在前期需堅持政府主導協同體系,等到區域內科技與金融的耦合互動關系完全形成并實現自主運行之后,再向“市場主導型協同發展”理念轉變。其二,建立“金科產”融合創新網絡。書中提到,針對科技金融發展效率較低的實際情況,省、市、縣三級政府需要加快建立區域性科技金融協同發展組織,搭建“金科產”融合創新結構體系,結構成員涵蓋金融辦、科技廳、財政廳、發改委、高校科技園、高新技術企業、私人科研機構、商業銀行以及私募股權投資組織等。這種全面性的融合創新結構體系可以更好地帶動科技創新,同時提高科技金融資源的利用效率。其三,開發并推廣應用與科技相關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傳統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無法實現對新科技事業的有效支持,基于此情況,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當地金融機構創新開發科技金融產品與服務,通過豐富科技金融融資工具來拓寬科技企業的資本來源,比如可以將科技信貸、創投基金、擔保補助以及風險補償等多種融資渠道進行組合,根據企業的實際資金情況和未來發展需求來選擇合適的融資方案。此外,對于資金實力強、服務水平高的商業銀行來說,政府還可以引導其在當地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創新產業園區等區域設立專門的“科技銀行”或“產融對接超市”,以此實現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直接合作,根據當地創新產業的實際需求來推出科技金融產品,從而為當地的創新發展提供針對性的金融保障。
綜上所述,科技金融是引導多層次資本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在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各地需要破除科技金融創新思想障礙與制度藩籬,采用多種手段提高科技金融供給,形成金融、科技、產業各要素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