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南歸
父親這次中風掐指一算已有十個月啦,這十個多月以來,從未間斷過康復訓練。
每次回去了,看到的是父親在那里艱難康復訓練的身影。當把整個訓練程序走下來是一個半小時,他有時也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和醫生進行一點小小的調整,那也是父親心里的一種沒有選擇的無奈,沒有退讓的理由,就如小孩子,你讓他吃飯,他要手上能握著一個玩具,他們知道不吃也不行,只好講一個小小的條件,我看著父親那口吻“要的吧?我先走兩圈再練習站好吧?”醫生是滿口應承,都可以的。當父親搖搖擺擺走下兩圈之后,又很吃力地進行站姿訓練,我坐在他的對面,看著站在機子上的父親,消瘦的臉頰,那雙有點渾濁眼睛,此時的父親也許關注的是他那些熟悉的書卷,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一首遙遠的歌:“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么遙遠”。
艱苦的訓練,父親心里想的是什么,他的工作?他與疾病抗爭的無奈?只有父親自己知道。用老父親的話說:“還沒有死,這樣做好像還是在治療。”一片希望在胸中,這就是他的信念罷。
聽我的發小醫生說,康復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聽每日給父親做康復的醫生說,鐘爹爹是他所做康復里面年齡最大的,也是堅持最好的,許多老人還沒有八十歲就不肯做,而且只做被動康復。父親已是九十一歲高齡,他能堅持不懈地進行康復訓練,不簡單的意志力啊。
看來所有受的苦痛,都不是白受的,是一種毅力的歷練與沉淀。
加油,這個站立姿勢的訓練是康復訓練后最后的一項,二十分鐘的站立,不容易啊,加油吧!爸爸,外面天空很藍很藍!
選自“先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