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桂榮

讓食物自然生長,讓教育自然發生,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一切生活都是課程,一切課程也要源于生活。今天,讓我們步入食育課堂,帶領孩子們走進最原始的生活需求,了解食材,感知食物,參與制作,體驗食育,讓孩子們的好身體從吃好營養早餐開始。
家庭作為食育的第一場所,也是最重要的場所,家庭的廚房與餐桌,承載著對食物的認知、飲食的偏好、飲食的習慣、生活儀式感、家風傳承等重要使命。家長每天絞盡腦汁為自家寶貝做各種好吃的,就是希望孩子們吃得好、長得好。然而,很多孩子的健康狀況卻令人擔憂:肥胖、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各種疾病頻發……
《2015—2017 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報告》顯示,在早餐就餐頻率方面,12~17 歲兒童青少年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較低,為85.6%。總的來說,與2010—2012 年相比,城鄉居民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均略有下降。6~11 歲兒童和12~17 歲兒童青少年從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別為1.1%和1.7%。與2010—2012 年相比,2015—2017 年中國城鄉居民從不吃早餐的比例略有上升。
孩子早餐吃得不夠好,很容易在中午之前就產生饑餓感,從而導致坐立不安、心慌、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很多孩子早餐挑食偏食,營養不夠均衡,課余愛吃、亂吃零食來充饑。這些隱藏在零食背后的高鹽、高糖、高油等,不僅讓孩子在正餐時間“吃不下飯”,長此以往,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降低,還會刺激腸道、引起菌群失衡,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導致疾病乘虛而入。
早餐營養不達標很可能導致各種營養問題,營養不良就是常見的兒童營養問題之一,其主要表現為身體消瘦、生長遲緩、體重偏低、免疫力低下等。營養不良大多與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攝入不足有關系。
生活中,你一定經常聽到“營養”一詞,但你知曉“營養”的真正含義嗎?“營”就是謀求,“養”就是養生,“營養”就是謀求養生,就是讓食物中的營養素滿足孩子的能量需求、正常生理活動與生長發育的需要。
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莫過于早餐了,一頓營養豐富、搭配合理的早餐,不僅可以滿足孩子成長發育中必備的營養,更能夠為孩子提供充沛活力,進而高效學習,幫助孩子在課業上更上一層樓。鐘南山院士就曾強調過早餐的重要性,呼吁家長們要重視孩子的早餐,他說:“我最不同意的就是早餐(吃得)馬馬虎虎。”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教授提出,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餐的人傾向于在剩余的時間里吃得更多,而且更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這樣的人更容易肥胖、衰老并且感覺疲勞。于康教授表示:“我每日的早餐就能有5 種以上的食物,包括至少兩種主食(如全麥面包、雜糧粥等)、雞蛋、牛奶(或豆漿、酸奶)、至少兩種以上蔬菜,有時還有豆腐或牛肉?!?/p>
1.保護心臟和血管。有研究表明,早餐能降低血液中血小板和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從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提高大腦工作效率。早餐就像充電,如果大腦不能從早餐中獲得足夠的營養,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大腦處于低血糖狀態,它將放慢工作的速度。學生在上午黃金時間段處于暈暈沉沉的狀態,精力不集中,思考問題遲鈍,記憶力下降,成績也跟著變差。
3.提高人體免疫力。人體腸道菌群在免疫力形成過程中十分重要。正確地吃早餐,能為我們提供足夠數量的益生菌,從而幫助機體免受各種疾病的困擾。
4.預防膽結石。兩餐間隔時間過長會導致膽汁在膽道系統中變稠,甚至停滯,最后形成結石。所以,吃早餐可以讓你花最少的錢預防膽囊結石。
5.帶來好心情。在一個放松的氛圍里吃早餐,如喝一碗香濃的雜糧粥、吃幾片香甜的面包,能幫助你整理好心情迎接全新的一天。
6.身材保持勻稱。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每天吃早餐的人,其新陳代謝的速度比平均水平快3%~4%,而從不吃早餐的人,其新陳代謝速度則比平均水平慢5%~6%。也就是說,不吃早餐的人每年要胖3~6 千克。原因很簡單,早上沒有得到的營養,身體會在午餐和晚餐,甚至是在宵夜中補回來。
如今很多家庭由于各種原因,無法讓孩子吃上健康的營養早餐,而是為了趕時間,經常讓孩子吃以下4 類“對付式”早餐。
1.帶孩子去外面吃早餐。
為了節約時間,一些父母經常帶孩子去外面吃,尤其是去一些路邊攤購買早餐,給孩子買煎餅、油條、包子等早餐,孩子也非常喜歡吃。這樣的早餐有一些營養,但是營養卻不全面。長期吃油炸食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肥胖問題,并且,路邊攤的衛生條件有限,還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2.即食方便食物當早餐。一些父母為了圖方便省事,給孩子買一些早餐奶、餅干、面包、芝麻糊、方便面等沖泡的食品,這些食物確實方便省事,孩子也喜歡吃,但是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卻不高,不能滿足孩子身體發育的營養所需。長期吃這樣的早餐,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3.純西式快餐類早餐。一些父母崇尚西式早餐,認為這樣的早餐,有菜有肉,既能夠填飽肚子,又很有營養。殊不知,這些都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缺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經常給孩子吃這樣的早餐,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肥胖問題,不利于孩子健康發育。
4.營養單一的早餐。一些家長雖然都是自己給孩子做早餐,但是卻沒什么營養搭配的概念,每天的早餐也就那么幾樣,稀飯泡菜,或者是隔夜的飯菜,熱一熱就給孩子吃。這樣的早餐,雖然看似營養豐富,但始終是隔夜的食物,對于孩子的健康發育并不利。
既然早餐這么重要,什么樣的早餐才是滿足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健康早餐呢?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 25%~30%。早餐可以喚醒身體,給人體“充電”,所以不僅要吃,而且一定要吃好。對于孩子來說,搭配合理營養均衡的早餐應該包含優質蛋白質、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適量的脂類以及深色蔬菜等。學生早餐最好能夠包含谷薯類、肉蛋類、奶或奶制品及堅果、蔬果等幾類食物,做到少鹽、少油、少糖、低脂肪飲食,才更利于孩子的健康發育。如果早餐有其中的3 類或4 類,則早餐的營養比較充足,如果只包含兩類或一類,則表明早餐的營養不達標。
一份好的營養早餐該如何搭配呢?教大家一個萬能公式:“1+1+1”模式。這里的3個“1”,分別代表著三大類食物:1 份主食+1 份蔬菜水果+1 份優質蛋白。
1 份主食。早餐要吃飽,主食不可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天攝入的主食量約為250~400 克,建議全谷類和雜豆類占50~150 克,薯類50~100 克。建議優先挑選蛋白質、膳食纖維較高的主食,如雜糧粥。盡量少吃小蛋糕、夾心餅干等深度加工的“主食”,如果長期吃這樣的食物,會額外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添加糖、飽和脂肪的攝入,體重的增加也是必然的結果。另外,精制谷類、精白米面也要少吃,因為精加工會使其丟失大量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會明顯下降。有研究結果表明,白米攝入量過高,會使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55%。推薦:全谷物(如稻米、小麥、燕麥、玉米),雜豆類(如紅豆、綠豆),薯類(如土豆、紅薯、山藥、芋頭)。早餐多食用如雜糧饅頭、花卷、豆飯、全麥面包、面條、包子、餛飩、雜豆粥、小米粥、黑米粥、燕麥粥、豆沙包等食物,會更有營養。
1 份蔬菜水果。孩子的早餐中還應包括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營養素的蔬菜。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需均衡營養的重要組合成分,它們參與人體多種生化過程,幫助調節身體各項身體機能。比如,維生素A 能維持視覺適應能力,鋅促進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參與多種酶的功能發揮。大部分蔬菜的脂肪和熱量都很低,并且可以增加一定的飽腹感,而且還富含鉀、葉酸、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鈣等多種重要營養素。蔬菜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推薦:小番茄、黃瓜、菠菜、芹菜、小白菜、角瓜、胡蘿卜、獼猴桃、火龍果、橘子、蘋果、柚子等。

1 份優質蛋白質。孩子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組織器官發育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原料。優質蛋白質是制造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和抗體的主要成分,若學生蛋白質缺乏,會導致免疫細胞數目減少,可能造成免疫機能下降。另外,很多跟免疫力密切相關的營養素(如鈣、鐵、鋅、硒等)在人體吸收或運輸時也需以蛋白質作為載體,若缺乏蛋白質也會影響到對這些營養素的利用。因此,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能幫助兒童增強免疫力。優質蛋白質所含的各種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體蛋白質氨基酸的比例,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此外,蛋白質可以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餐后飽腹感,更“抗餓”,孩子就不會在上午第四節課時饑腸轆轆,心不在焉,著急下課吃午飯。推薦:奶類、蛋類、豆類及豆制品、肉類中的任意兩種,如水煮雞蛋+牛奶或豆漿的搭配就很合適。
有人說,早上時間太趕,起不來床,做不了早餐,其實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就會有。為了健康,請早起20分鐘,在家快速做早餐吧!只需用簡單的焯拌蔬菜、急火快炒蔬菜、蒸煮主食和雞蛋,一鍋出輕松搞定的方式,就能很快做出“三分法”的營養早餐!
一份主食:可以是米飯、面食,還有薯類,在這里強調一點,土豆、南瓜、紅薯都屬于主食類,而不是蔬菜。主食具體吃多少?請伸出你的一只手,握緊,一拳頭的量即可。
一份蔬菜:有葉類的,如菠菜、生菜、油麥菜;有果類的,如茄子、西葫蘆、西紅柿;有莖類的,如芹菜、蒜薹;還有花類的,如西藍花、菜花;還有根類蔬菜,如胡蘿卜、白蘿卜……這些蔬菜都可以,具體吃多少呢?請伸出雙手,握緊,蔬菜吃到你兩個拳頭的量即可。
一份蛋白質:肉類(豬牛羊肉、雞肉、魚蝦肉)、蛋類(雞蛋、鴨蛋、鵪鶉蛋)、豆制品(豆腐、豆花、豆漿)、奶及奶制品。一頓早餐從4 類優質蛋白中選出兩類即可,該吃多少呢?伸出一只手,手掌部分就是你早餐的蛋白質量大小。
早餐的量和種類掌握后,還要注意早餐的搭配原則:一份主食,最好是粗細搭配的谷薯類;一份蔬菜,最好是深淺互補的新鮮菜,有綠葉菜最好;一份蛋白質,在肉、蛋、奶、豆制品4 類蛋白質里面,選擇兩種。早上時間緊,建議大家選擇最方便又可滿足營養條件的水煮雞蛋、牛奶或酸奶,還有水果,可留在加餐時段吃;肉和豆制品這兩種蛋白質,在午餐和晚餐時候吃,這樣就可以從早餐開始到晚餐,分時段提供全面的、均衡的營養補充。
這就是“三分法”早餐,用簡單的食材合理搭配,20 分鐘就能吃到營養均衡的健康早餐,開啟能量滿滿的美好一天!
現代生活節奏快,家長對孩子良好早餐飲食習慣的培養和滲透非常重要,好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豐富的營養需要從早餐開始補充,與孩子共同享用營養美味的早餐,營造健康生活方式,讓孩子贏在健康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