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瑩
(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64)
環境藝術設計的特殊性與良好的生態環境相互融合。一個完整優美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方案,能夠促進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同時展現出設計與生態環境的完美結合。每位設計師在設計時都應堅持生態理念,牢記生態關,這樣才能呈現出符合自然和諧的設計作品。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不同于最常見的設計與制作。它是人與自然有效互動的最重要手段。隨著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國面臨的自然和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當時的人們正在更加嚴重地破壞自然。這件事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目前,將良好的生態核心價值觀充分滲透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已成為環境藝術設計改善人居環境的集中表現。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一般是多學科的,以設計創造更符合人性、賦予人類更多精神愉悅的生活環境。環境藝術設計協調藝術、科學和生活,以改造環境功能、形式和技術、雕塑物質條件,追求精神愉悅。在其演變過程中,它持續密切關注著環境惡化問題,強調人類與自然的相輔相成關系,并層層建立了以環境保護為核心的設計觀。就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而言,環境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協調人與自然和自然生態系統相互間的關系。環境藝術項目將促進個人資本、家庭與當今社會的文化交流活動,拉近人們與自然時代的距離。雖然在現在的城市生活中,現在的環境也是構建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等高樓大廈的基礎上,讓人更難看到重點的自然生態環境,但充分考慮環境的藝術設計有助于建立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隨著人工環境逐漸取代自然環境,人類文明逐漸異化,人們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盡管如此,現代都市人們仍然渴望回歸自然、親近自然,這也是他們心中的美好夢想。在這種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可以在基本需求滿足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空間環境,實現資源低消耗和循環利用,以實現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人類的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要求減少對自然環境破壞,維護生態循環發展,是因為現今社會環境污染現象嚴重。一些環境藝術設計材料或形式會影響生態環境,導致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更惡劣。避免不必要的破壞和影響,保持生態平衡,藝術設計應當與自然生態有機結合,形成協調一致的整體,以確保可持續發展。據此可知,生態理念的提倡不僅要求設計的要素,還要確保生態環境長期健康發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定要選用保護健康、和環境所必需的材料來創作作品。最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排放。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態理念的指引下,設計出更符合人類持續發展方向且具有更長實用價值的作品。
從生態理念可以看出,生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占有關鍵地位。在設計中遵循生態理念是設計環境藝術的必要條件,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方法設計才能真正應用于生活。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因素,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保障健康的人居環境。因此,生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一定要被認為是主要考慮因素。當前,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在響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人們提倡生態循環、綠色環保、低碳生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生態口號,可見人們對生態問題的高度關注。對設計師來說,在設計中要始終堅持環保、綠色的理念,充分考慮生態因素,促進達成生態和諧發展。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方法,設計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下,用來充當環境藝術設計師,在為他人設計環境藝術時,不僅要考慮選用環保材料,還要考慮如何將其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將設計理念與生態環境無縫結合,用自然美來提升設計,借助設計強調生態環境的和諧與美。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一定要從生態的角度進行設計。
設計師早已不斷嘗試以生態為基礎進行設計,能成功體現自然與設計的完美融合。例如馬塞爾森巴特實驗,也被稱為法國綠色屋頂實驗,將周圍的綠草和高大的樹木與高大的建筑融為一體,屋外綠樹成蔭。不僅能夠有效隔熱,還能夠與周圍的公園建筑融為一體。從高空往下看,建筑物顯然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這種設計是根據自然生態環境的設計和生產的主要表現之一。另一個致力于用設計創造獨特的自然資源,提高當時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自然生態環境質量。專業設計師結合生態綠色技術進行對比??紤]到鄰近地區海洋性氣候相對較高的溫度和濕度,設計采取使用雙層結構外的表皮修復系統,逐漸形成室內被動通風的環境。流動的空氣在彎曲和垂直平分的肋骨之間流動,借助最外層的開口調節海洋西南季風或流動空氣的平緩流動。除此之外,天窗還控制著空氣的流動。這樣一來,就能夠緩解當時氣候干燥給人們帶來的不便。但是,以良好生態為基礎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不僅能夠維護良好生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還能夠為智能生物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生存創造更加便利、高效的條件。生態核心價值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最關鍵的市場價值。
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發展。對于環境藝術設計而言,只有科學合理地使用高科技材料,有助于減少能源消耗,特別是防止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在當代科學技術的推進下,我們不斷創作出高質量的環保藝術品,以滿足環境藝術發展的需要。
生態觀念不僅涉及單一的環境,而是指由多個方面構成大環境。環境藝術設計被認為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應在藝術設計和藝術參與的基礎上,使生態觀念得到完美體現。但環境藝術設計師的目標是達到藝術審美效果,同時也必須滿足環保要求。許多人對環境藝術存在誤解,常將其視為高雅的物品,而非真實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藝術的設計應得到公眾認可,為人們提供欣賞。因此,將生態理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時,必須遵循藝術設計和參與的規則。
在美術設計領域,運用4R原則能夠合理減少資源浪費,促進生態環境的創新。Reduce周到地選用可再生資源,Reuse合理地再利用原始景觀,Recycle回收再生材料和資源,Renewable以再生材料創造新環境。這四個基本原則不僅是資源利用的最佳方式,也是美術設計領域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景觀再利用是一種科學技術手段,能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二次利用原生環境,以確保環境不被損壞。它遵循謹慎使用可再生資源的設計理念,旨在避免浪費原材料,并兼顧未來可能的材料選擇。用盡可能合理的方式利用資源,以減少浪費,并有效地控制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除了注意保護可再生資源,更要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行各種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盲目攀比和追求快速消費,導致大量產品使用壽命縮短,仍存在著不少問題。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許多制造商不斷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并使用合成材料,導致環境破壞日益加劇。為了維護生態平衡,應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實現生態理念。
近年來,工業化不斷加深并帶來了更多的產品。然而,由于對自然資源的未充分利用和對產品污染物排放問題的缺乏關注,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例如,某些地區主要依賴使用煤炭進行發電,然而由煤炭發電所產生的廢氣則可能引發空氣污染以及酸雨等環境問題,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而在一些家庭中,人們使用的地板、櫥柜等家具則由于采用了合成材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貫徹生態理念十分必要,以滿足人們健康生活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已成人類發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應融入科技創新,借助于現代科技工具與手段,提高設計者的水平和能力,為人類和社會創造更優秀的生態環境。高新技術帶來了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設計技術的應用,同時實現了社會資源和材料的再利用。
自然生態環境是設計生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最基本條件之一,也是智能生物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自然基本情況,并根據其特點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以達到保護自然生態和節省費用的目的。如果遇到生態環境復雜的情況,還可以設計出獨特的、富有藝術美感的現代建筑,只要設計得當就能營造美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對生活和物質的要求不斷增長。因此,所有環境美術設計活動均基于自然環境,致力于實現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為此,環境藝術設計需充分考慮人們對環境和藝術的需求,并持續滿足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同時,應注重設計的實用性和便利性,以提升環境和藝術的舒適度。在建筑設計中,除了保護自然環境,還應提高人們的身心素質,尤其是關注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讓設計更具功能性和實用性。
為了達到最佳品質,產品需要經過人性化的設計,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實用要求。因此,低碳藝術的角度下,必須把握產品所蘊含的精神內涵,以低碳觀念為主導,注重產品的藝術性和文化性,并同時考慮功能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在平面設計時,設計師應該堅持以“以人為本”的思想,全面考慮觀眾的身體健康、經濟條件和操作要求,打造更加人性化的設計。在購買酸奶時,有些酸奶盒中不含乳酸匙,顧客必須到前臺領取,這不夠便捷。因此,應添加保鮮膜和采用環保材料制作酸奶蓋,提高硬度并將其折疊成勺的形狀,既達到節約材料又滿足顧客需求。
環境藝術的設計基于自然,因此必須考慮如何更符合自然發展規律。設計師需要調查并分析現場環境,包括地質、地形、植被和水源等方面的條件。只有科學、合理的環境設計,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現藝術美感,同時還能保護生態環境并節約投資。除此之外,以自然環境為基礎前提,可優化建筑節能,降低污染,達到更為出色的生態效果。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當地地理環境的特點,將周遭風景與自然特色有機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例如,利用優勢天然條件進行合理規劃、提高其藝術性、觀賞性以及實用性。
綜上所述,保護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環境藝術設計最核心的問題,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破壞生態平衡。環境藝術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在設計中注重藝術的原則和理念,創造既美觀又環保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