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然



生態主義起源于早期資本主義對于生態的過度破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越來越重視生態主義。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生態主義急需一種更加信息化的方式推動傳播。筆者通過分析交互短片《映像蘇州河》中生態主義交互技術的實踐,探索交互技術與生態主義短片相結合的可行性,研究生態主義與交互短片相結合的環保意義和技術方面的創新性。
早期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歷了工業革命之后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大量地使用煤炭也導致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在酸雨等災害的警醒下,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萌生了環境保護意識,相關法律相繼出臺,大量的藝術家相繼涌現,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生態主義動畫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漸產生的。
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生態短片有很多,比如日本的《天空之城》《風之谷》《幽靈公主》以及中國的《大魚海棠》等。在美術風格上,這些作品往往充滿美麗的田園風景,自然的美好和恬靜仿佛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戰爭和環境污染的破壞猶如鋒利的砍刀撕裂了人們心中美好的家園。強烈的反差不僅給人美的享受,更無情地揭露了環境破壞的危害性,讓觀眾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的切膚之痛。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及元宇宙概念的廣泛傳播,交互技術成為當下的熱點,而生態主義也急需通過新的媒介為其注入新的活力。生態主義交互技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憑著極強的參與感與身臨其境的交互體驗成為推動生態主義傳播的媒介之一。
短片《映像蘇州河》中的生態主義交互技術
卡通場景中的生態主義交互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數字媒體技術的逐漸成熟,單一的動畫形式顯然已經不足以吸引觀眾的眼球,而元宇宙概念的火熱預示著新的技術革命即將到來。單一的視覺刺激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更具參與感和趣味性的交互動畫應運而生。受眾不單是以一個觀眾的身份旁觀這部動畫,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身臨其境的參與感與第一人稱的沉浸式體驗。這種全新的感官體驗更有助于生態美學思想的表現。
短片采用虛幻引擎ue4進行卡通場景的搭建,利用地圖編輯器的功能不僅極大地方便了場景的制作,也更有助于風格化的處理。進入場景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幅極具卡通風格的小鎮(圖1),在小鎮街道中,觀眾可以駕駛觀光小車,采用第一視角游覽小鎮的風景。為了更方便玩家控制,作者在控制輸入時采用了手柄控制的方式,通過導入骨骼網格體制作角色藍圖,這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操作體驗,滿足了部分觀眾探索地圖的求知心理。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現豐富多樣的旅游景點,地圖的設計采用極簡的卡通風格,對于比較知名的旅游景點以及歷史文物古跡都進行了風格化處理。所以在材質方面,作者采用了虛幻引擎自帶的材質節點進行材質編輯,極大地簡化了材質的制作流程,加快了短片的制作進度。由于交互技術的運用,觀眾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觀光車,自行安排旅游行程,前往自己心儀的旅游景點。這種交互動畫式的體驗不僅增加了短片的參與感、趣味性,也極大地簡化了觀眾的參觀流程,壓縮了時間成本,讓人真正體會到三維地圖帶來的快捷與便利。
在每個景點的入口和十字路口都有清晰的指路牌和交互裝置(圖2),極大地方便了觀眾的游覽。交互裝置的設計采用碰撞體觸發模式,經過觀光車的碰觸就可以簡單觸發,并進入景點內部進行深入的游覽。
寫實場景中的生態主義交互技術
為了將生態主義美學思想更好地融入交互短片中,在景點的內部場景設計中,筆者采用了PBR次世代流程進行模型的制作。在保證模型精度的前提下,依靠虛幻引擎來進行場景的搭建,并利用霧效和燈光的設置,模擬真實的自然環境。材質方面,作者利用虛幻引擎自帶的材質節點,調節了顏色貼圖的隨即呈現功能,因此才能實現植物的顏色變化。為了追求貼近自然風力的效果,在植物的材質制作中加入了風力節點,使得場景中的植物會微微地隨風擺動。細節的設計使得場景更加逼真寫實,且更加靈動而不呆板。同時,場景的美術風格設計更好地向觀眾傳達了生態主義美學思想(圖3)。
在交互設計方面,筆者采用第一人稱設計,使用虛幻引擎ue4的動畫藍圖功能以及狀態機設計角色的動畫,采用藍圖節點設計交互控制功能,增強觀眾的交互體驗感。觀眾可以通過控制場景中的角色進行游覽觀光,近距離參觀寫實場景,并與場景中的角色進行交流,了解這里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相較于傳統說教式的動畫短片,這種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的游覽模式既能激發觀眾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刺激觀眾的感官,有利于讓觀眾參與劇情并引發思考,激發觀眾對于生態美學的思考(圖4、圖5)。
生態主義短片與交互技術結合在環保方面的創新意義
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傳達生態主義思想,強化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成為重中之重,生態主義短片應運而生。
生態主義短片的最終目的是強化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相關的動畫短片也有很多,但只有讓觀眾獲得更強的參與感,才能使其體會到生態之美,從而激發人們的環保意識。
生態主義短片與交互技術結合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嘗試用現代的交互技術營造一個虛擬的元宇宙,讓觀眾能在虛擬的世界中親身體驗生態之美,并通過交互技術,讓觀眾參與到動畫短片的劇情中,利用觀眾求知的過程來引導觀眾了解生態美學的思想,進而引發思考,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參與環保行動。
結語
生態主義短片與交互技術的結合是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產物。本文主要通過對交互短片《映像蘇州河》的制作和設計進行分析,采用了兩種不同的美術風格進行嘗試,并采用現代的交互技術實現短片的制作,努力探索和發掘出一條更加順應時代發展的傳播途徑,通過實踐研究探索如何將交互技術與動畫短片更好地結合,更好地發揮交互的功能,以期能加速推動和助力生態美學思想的傳播;充分利用交互思維的特點,讓交互技術成為傳播生態保護意識的助燃劑和催化劑,并為相關的實踐探究提供實際案例與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