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君
這一年,春山縣大旱,葉縣令找尤知府想辦法,兩個人正愁眉苦臉,突然聽到衙役議論仲聯燒餅。葉縣令說道:“仲聯燒餅我還沒吃過,卻聽說仲聯想請我寫塊招牌。”尤知府靈機一動:“我也沒有吃過仲聯燒餅,不如這樣……”
原來,仲家莊出了個能人叫仲聯,做的燒餅外焦里嫩,香酥爽口,讓人吃了上頓想著下頓。口口相傳,不僅周邊村莊的人來吃,連春山城里的富豪大戶,也騎著馬坐著轎的來吃,一時間,仲聯燒餅名聲大噪。
回到縣衙,葉縣令說本縣有這么好吃的燒餅自己卻沒吃過,真是奇恥大辱,命令陸捕頭和幾個衙役,把仲聯抓來問罪。
陸捕頭先讓葉縣令息怒,然后勸他:“抓捕仲聯,勢必鬧得全縣沸沸揚揚,若百姓們知道了抓捕原因,對大人的名聲可是不好啊。”
葉縣令一聽,便讓陸捕頭快馬加鞭去買仲聯燒餅。陸捕頭告訴葉縣令,仲聯燒餅必須趁熱吃,有十成熱就有十分香,有九成熱就有九分香……涼了再吃,口感相差太遠。城里離仲家莊三十里路,就算是快馬加鞭拿回來也涼透了,倒不如大人親自到仲家莊去吃。
葉縣令不滿地說:“我堂堂一縣的父母官,吃個燒餅還得親自跑三十里路,我的臉面往哪擱?”接著告訴陸捕頭,就請仲聯來縣衙做燒餅。
陸捕頭回答,恐怕是請不來。頭幾天有個大戶慶壽想請他來做燒餅,出雙倍的價錢他都沒去,回話說離開家就不會做,想吃燒餅就到他家。
葉縣令不以為然,告訴陸捕頭:“大戶是大戶我是我,快去。”
陸捕頭雇了一輛馬車,急匆匆直奔仲家莊。不料仲聯還是那句話,離開家就不會做,想吃燒餅到他家。陸捕頭加重語氣說:“是縣太爺叫你去縣衙做燒餅,縣太爺的話你都不聽,是不是想進大牢?”
仲聯一邊忙活一邊回答:“別說是縣衙,就是皇宮,我不做誰也沒辦法,大不了掉腦袋。”陸捕頭上前就要抓人,不料排隊買燒餅的人不干了,你一言我一語,質問陸捕頭:“仲聯犯了哪條朝廷律法,憑什么抓他?我們老百姓能排隊買燒餅,你們當官的就非得上門去做?”陸捕頭怕犯眾怒,指著仲聯咬牙切齒地說:“你膽敢不給縣太爺面子,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
葉縣令聽陸捕頭說了來龍去脈,無奈地說:“看來要想吃上仲聯燒餅,就只有親自去了。”于是翻身上馬,揮鞭奔向仲家莊。
葉縣令剛走,有嘴快的衙役就傳了出去,沒多大會兒,滿春山城都傳開了———仲聯的架子真夠大的,縣太爺都請不動;縣太爺親自跑三十里路去吃,這仲聯燒餅到底有多好吃啊?
沒想到第二天,尤知府派人通知葉縣令,讓仲聯到知府衙門做燒餅。葉縣令知道請不動,可又不好明說,便和陸捕頭帶上幾個衙役,趕上馬車,把仲聯和爐子強行弄到車上,直奔離縣衙不遠的府衙。
在尤知府面前,仲聯只有一句話,離開家就不會做燒餅,想吃燒餅到他家。尤知府問他為什么,仲聯告訴尤知府,他爹病危時才教給他做燒餅,還沒教會就病故了,夜里托夢給他,說:“你還沒有學會,我不放心,所以不急著去閻王那里報到,魂靈留在家里看著你,隨時指點你做燒餅。”從此仲聯每天做燒餅時,耳邊就會不時響起爹的聲音,面揉到什么程度,火燒多旺……現在仲聯來了府衙,他爹的魂靈沒來,因此不會做。
這瞎話編得太離譜,尤知府當然不信,拉下臉說:“別敬酒不吃吃罰酒,打你二十大板就會做了。”
不料仲聯毫無懼色,說:“你去我家吃多少我都會做,在這里一個也不會做。別說打二十大板,只要你不怕百姓吃不上燒餅罵你倒霉、敗運,你打死我也行。”
尤知府勃然大怒,指著仲聯正想下令動刑,葉縣令突然說道:“大人,卑職有要事相告。”尤知府不耐煩地問:“什么事?”葉縣令回答,今天他去仲家莊,一路上看到土地干裂,旱情嚴重……
尤知府明白這是葉縣令給自己臺階下,裝模作樣地吼道:“是不是騙我,讓我進京請求皇上免掉今年的皇糧?”葉縣令回答句句實情。尤知府賭氣地說:“我就去看看,如果膽敢騙我,回來就摘了你的烏紗帽!”
尤知府去仲家莊,葉縣令和陸捕頭自然陪同,后面還拉著仲聯和他的爐子。就這樣,知府吃到了熱騰騰的仲聯燒餅。
好家伙,這一次整個春山城好似炸鍋一般,大街小巷都在議論仲聯有種,葉縣令請不動,尤知府的話不聽,想吃燒餅,不去他家就吃不成。
沒料到只隔了兩天,這消息竟然傳進了京城,傳進了皇上的耳朵。皇上聞聽大怒,立刻降旨讓尤知府進京見駕。
聽說讓尤知府進京見駕,葉縣令問:“能不能趁機把奏折交給皇上?”尤知府回答:“不能,皇上正在氣頭上,該成的事也成不了。”
尤知府見到了皇上,皇上怒氣沖沖地指責尤知府,縣衙、府衙兩級衙門,連一個賣燒餅的都指使不動,他不聽,為什么不殺了他?簡直是在丟本朝的臉!
尤知府磕頭謝罪后說:“臣當時確實想殺了他,可是一想到這么好吃的燒餅萬歲還沒有吃過,就決定暫時留下,等萬歲吃過他的燒餅再殺。”
皇上立刻緩了口氣問:“這么說,仲聯燒餅確實好吃?”尤知府滔滔不絕,把仲聯燒餅夸了個世間罕見、天下難尋,人間獨一無二。直說得皇上偷偷咽口水,問:“你什么時候能把他弄來?”
尤知府告訴皇上,仲聯就是個缺心眼、寧死不屈的犟眼子,弄來了他萬一不干活,萬歲殺了他,還是吃不上燒餅,倒不如……皇上急忙問:“倒不如什么?”尤知府回答,聽說過幾天萬歲沿運河南下,到時候,臣在春山府河段恭候萬歲……
為了讓事情天衣無縫,尤知府特制了一輛馬拉轎車。葉知縣不解地問:“咱就是讓皇上來看災情的,你怎么……”尤知府告訴他:“以前我寫了好幾個奏折,保不準皇上已經看到了,若是先讓他看到災情,就一定想到奏折,就會懷疑咱是故意誆騙他來,到時候別說賑災了,咱們連命也難保。皇上愛美食,吃過燒餅一定高興,趁他高興的時候咱再讓他看。”
就這樣皇上坐著馬車,尤知府騎馬在前面引路,快馬加鞭,抄近道來到了仲家莊。燒餅果然好吃,皇上龍顏大悅,命太監拿出紙筆,揮筆寫下“仲聯燒餅”四個大字。
皇上興致頗高,與尤知府邊走邊談,剛出村頭不由一愣,只見莊稼枯萎,減產十之八九。皇上立刻轉喜為怒,呵斥尤知府:“災情如此嚴重,為何不寫奏折給朕?”
尤知府和葉縣令立刻跪地磕頭,口稱罪該萬死,接著拿出奏折奉上,說是早上才寫的。皇上看完奏折,赦兩個人無罪,接著降旨,免征春山縣今年的皇糧,發糧賑災!
原來,因旱情嚴重,葉縣令多次找尤知府,尤知府也多次寫奏折請求免征皇糧,可都如泥牛入海。后來兩人得知,皇上將路過春山縣沿運河南下,覺得這是請他親眼目睹災情的好時機,可是,怎樣才能讓皇上棄船上岸呢?偏巧衙役議論仲聯燒餅。尤知府突然心中一亮,皇上喜歡美食又喜歡題字,若是能讓皇上吃了燒餅再題個字,又看到了災情,豈不是兩全其美?兩個人商量出一計,讓陸捕頭趕往仲家莊,告訴仲聯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