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偉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魯塘鎮動物防疫站,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豬肉需求量增加,使養豬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具有關部門統計,市場上對于豬肉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轉型飼養豬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是由于很多轉型飼養人員對很多疾病的防控還缺乏經驗,只是一味盲目的擴大養殖的規模,卻缺少養殖的技術關鍵。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就需要在養殖中飼養人員做好疾病預防措施,確保豬群的健康養殖。本來主要就是針對豬群的養殖關鍵和對疫病的防護措施進行一定的研究。
想要培育健康的豬,對于選品非常重要,也是養殖是否成功的關鍵,品種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到豬群的生長速度。飼養人員在選品時,首先應該要注意選擇良種豬場,最好是選育生長快的,飼料利用率高的,胴體品質好的優良豬。其次,還要外表特征符合的,例如身體勻稱的,四肢強健的,健康的豬,就是飼養人員的首要選擇。
首先養豬場應該建立在地址高,且通風好地方,其次飼養人員要考慮交通是否便利,飲水方面是否充足。最好是遠離村莊,因為養殖時所產生的糞便味道較大,給別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不變,禁止濫用地,節約成本,保護大自然,一定要從疾病的防控角度進行選擇,不僅要保證周圍有足夠的活動場地,同時還需要最大限度地靠近放牧場地,周圍不能出現屠宰場、污水處理廠以及有污染水源的地方,除此之外,還需要保證養殖場沒有發生傳染性疾病,并且能夠保持交通通暢,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合格的養殖場地。
飼養人員在喂養時要注意飼養管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配合優質飼料,已經發霉或者是變質的飼料不能因為節約成本而繼續給豬群使用,并且不同階段的豬群配合的飼料不一樣,要確保豬群在每個階段都能營養均衡,要充分發揮豬的遺傳潛能。最后豬場的整個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豬的氣味比較大,要確保豬場的空氣流通,飼養人員要確保豬場有足夠的通風口,在炎熱的夏季要給豬群做降暑工作,在冬季時要注意豬場的保暖,確保豬場的干凈衛生,預防疾病的產生和畜禽之間的交叉感染。
雖然隨著畜牧業的發展,養殖的規模擴大,但是還是有少數人依然按照傳統的養殖模式在飼養豬,很多散養戶甚至對豬群的喂養還是剩菜剩飯,因此,在開展豬飼養的過程中,飼養人員需要充分了解豬的生長習性,并且還需要保證飼料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另外,豬群在飼養過程中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一般而言,當豬仔斷奶之后,豬就會進行到迅速生長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迅速發育階段,主要表現為體型迅速變大,并且食量特別地高。最后,在發展豬飼養的過程中,要注意豬的身體狀況,只要發現一頭豬出現不良癥狀就要立刻將他們隔離開來,預防豬瘟的發生。
在開展豬飼養的過程中,不僅要科學地選擇豬的品種,積極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還需要認真地對豬飼料進行科學的管理工作,保證飼料的科學投喂工作,避免出現傳染病的方式。在實際的喂養過程中,養殖戶要保證飼料的多樣化,并且在豬生長的不同階段喂養不同的飼料,保證豬營養充分。如果有條件的養殖戶,還可以在養殖場的周圍種植一些飼料,除了這些天然飼料之外,養殖戶還需要準備一些人工飼料,進行科學地配比,一來保證營養充足。不僅如此,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還需要進行飼料的科學搭配,結合豬的不同生長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投喂工作。以此來保證豬仔的食量保持正常,除了奶制品之外,還需要添加一些人工飼料,保證羔豬的營養均衡。
為了保養豬的健康成長,縮短豬的成長周期,養殖戶在進行喂養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飼料進行科學的調整,除了增加豬的體重之外,還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在配比飼料的過程中,保證豬每天均衡地攝入蛋白質,保證豬群消化功能的正常,避免在豬的腸胃中發生疾病的情況,影響豬仔的順利生長。一般而言,飼養人員需要按照1/3比例來添加蛋白質,以此來保證豬科學地攝入營養。
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一定要控制好圈舍內的溫度,比如,對于豬仔而言,需要保證圈舍的溫度維持在8~26℃左右,如果在冬季,則需要控制在28℃以上。特別是在冬季的情況,養殖人員一定要定期檢查圈舍內的溫度,不能出現較大的溫差變化,因為豬仔的抵抗力比較弱,一旦出現較大幅度的溫度變化,將會導致豬仔生病,進而傳染整個圈舍。進入夏季之后,因為外面的溫度比較高,濕度也比較大,需要養殖人員做好圈舍的通風換氣工作,將圈舍的溫度控制在34 ℃左右,不能出現過熱的問題。除此之外,養殖人員還需要控制好圈舍的濕度,做好相應的排濕工作,如果圈舍內的濕度比較大的話,則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處理,可以采取石灰鋪墊的方式,不僅能夠保證除濕的效果,同時還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
對于圈舍而言,在選址的過程中,一定要遠離人類的居住區,并且要保證圈舍具有良好的通風換氣,保證水質的干凈,每到換氣時候都需要提前對圈舍進行消毒消殺工作。
夏季的溫度比較高,蚊蟲泛濫,飼養人員需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驅蚊措施,同時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躲避蛇蟲鼠疫,及時地進行消毒工作,避免發生傳染性疾病。
一般而言,豬群內發生傳染性疾病,主要是通過豬的糞便和呼吸道進行傳染,所以,飼養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每日對圈舍進行清理,及時地消毒,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杜絕發生傳染病的方式。
雖然通過科學的管理,以及消毒殺菌工作能夠避免發生傳染性的疾病,但是,還需要及時地對豬群接種疫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豬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健康成長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通過了解我們發現,在豬養殖的過程中,常發的疾病主要集中在消化道疾病方面、呼吸道疾病方面以及寄生蟲疾病,導致上述幾種疾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基于此,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養殖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為豬群注射疫苗。需要養殖戶注意的是,在疾病的防治過程中,需要秉承“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通過科學化管理,精細化的管理,定期地接種疫苗,以此來提高豬的免疫力,從根本上杜絕豬發生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在實際的養殖的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結合豬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管理計劃。首先,保證飼料的多樣性,保證營養價值均衡,要定期地為豬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保證豬消化功能的正常。其次,不能對豬群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同時還需要保證水質的干凈,避免水源污染。最后,保持通風換氣良好,定期地清理圈舍,讓豬群每天都能夠接受到充足的陽光,以此保證疾病的發生,保證豬的健康生長。
對于豬養殖而言,在防疫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好圈舍內部的清理和消毒的過程中,飼養人員可以使用3%的來蘇爾溶液、20%的生石灰溶液、2%的草木灰溶液、5%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消毒。如果進入傳染病高發季節之后,則需要及時地制定科學的消殺策略,增加消殺的次數。另外,因為豬的傳染疾病主要是通過糞便進行傳染,所以,飼養人員一定要妥善處理豬群排泄物,避免因為堆積出現發酵的情況。除此之外,養殖人員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疫苗,定期地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避免出現傳染疾病的情況。作為飼養人員,也需要加強學生,特別是加強對傳染疾病方面知識的學習,還需要積極地與地方的防疫工作站進行聯系,結成戰略合作關系。
隨著我國疾病防治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畜牧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豬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歡迎的肉制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豬群養殖技術發展。在豬養殖技術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養殖戶需要轉變傳統的養殖理念,更新傳統的養殖模式,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以此來保證豬群的健康生長。除此之外,養殖人員還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傳染性疾病方面知識的學習,掌握傳染疾病防治的措施和方法,積極地與地方防疫工作站保持密切的關系,及時掌握傳染疾病發生的情況,及時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杜絕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將傳染性疾病扼殺在萌芽階段,避免造成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