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鳳(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2)
企業文化相對于文化本身而言是一種亞文化,因此它具有文化的特征,由于文化的多元性與復雜性,學界至今還未對文化有著明確的定義,企業文化作為文化家族中的一員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學大辭典》中提出的以實體內容為載體,在企業長期的生存發展中逐步發育起來日趨穩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并被企業成員普遍認同與接受的精神共識。它包括企業內部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行為規范、道德準則、企業風俗等,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經營意識、經營指導思想、經營戰略等。在筆者看來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正因為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存在才能推動企業不斷的發展。
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軍隊文化等亞文化一樣,都是在一定的集體內部由集體成員在長期的生活、工作、交流中自發形成的文化,因此在理解企業文化的特征時可以參考文化的特征對企業文化進行理解。
1.2.1 整體性與人本性相結合
企業的首要特征便是集體性,因此企業文化需要集中反映出企業成員的整體利益與整體精神,才會形成被企業成員普遍認同與接受的精神共識,在這種精神共識的指引下才會產生全員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與團結協作的行為方式。但是文化的本質是人的意識與習慣,因此企業文化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企業管理中要重視對企業成員的人文關懷,成員在集體中感受到信任與尊重時才會在企業中找到認同感與歸屬感,基于此才會自發形成責任感、自豪感、使命感,即是說企業文化中既要體現個人意志又要體現集體愿景。
1.2.2 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結合
良好的企業文化需要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繼承企業的優秀文化傳統、繼承優秀的外來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成果,但是繼承并不是意味著一成不變的按照前輩的思想運營企業,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自我更新能力,這種更新與生物隨著環境而改變的進化理論相似,即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以便于企業更好的發展,繼承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穩定性和動態性相統一的印證。
1.2.3 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企業文化的普遍性包括:(1)企業文化要體現時代、社會和民族文化的一般要求和精神;(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文化總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風土人情、企業性質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企業間的企業文化又分別具有鮮明的個性部分與特色部分。
1.2.4 培養過程的長期性
企業全體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和存續信念構成了企業文化,這也從側面說明企業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原因在于企業成員在個性、氣質、文化修養和社會背景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同時他們又處于在復雜多樣、個性培養的不同企業中,必須經過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企業教育和企業員工的長期經驗和精神認同才能形成企業文化。
上文關于企業文化的內涵解釋中表明企業文化包括文化背景與實體內容兩方面,其中文化背景是企業文化的形成基礎,實體內容是企業文化的載體。
2.1.1 企業文化中文化背景的形成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實踐經驗的體現,是在生產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是企業成員共同愿景、宗旨、精神、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組織的使命和管理理念,這些管理理念是生產活動、管理制度、員工行為、企業實踐方法和公司外部形象實現的結合。早在1994年學者若林滿就在《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組織變革—以中國和日本案例為基礎關于企業文化形成過程的研究》一文中提出新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經歷察覺環境變化、創造新價值觀、傳播新價值觀、組織變革、企業成員意識和行為的改變五個階段[1]。
(1)察覺環境變化
無論是新興企業還是存續時間較長的企業,都會逐步演化出新的企業文化,新文化的形成與外部環境的變化密不可分,當企業的關鍵人物即企業創造者、領導人察覺到企業的個性、形象、觀念落后于當下市場的運行規律時便會開始在企業內部進行改革與創新,而這些創新會變化為員工可以感知的企業外貌(企業名稱、標識等)形式,從而在企業上下開始明確企業變革方向。
(2)創造新價值觀、傳播新價值觀
企業價值觀處于企業文化背景中的核心地位,在企業發展中起著導向、凝聚、規范作用。它通常與企業發展戰略息息相關,需要企業關鍵人物在綜合企業發展各方面因素考慮后,通過在企業核心部門釋放出的意識形態信號,由企業高層向下層層滲透最終形成的精神共識,這種精神共識的形成通常是企業經營理念、企業愿景、企業最高目標的集中體現。
(3)組織變革、企業成員意識和行為的改變
在這一階段中,企業新的價值觀已經被全體成員接受,企業的組織形式也依據新的價值觀而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企業成員自發的運用新的價值觀來約束自身行為,企業無論是從外部組織還是精神認同上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集體,企業中的個體發展與集體發展形成一個密不可分、不斷生長的有機體[2]。
企業文化背景的形成,為企業文化奠定了基礎,通過企業對企業共同價值觀的創造,使企業上下處于一種向上向好發展的文化氛圍中。
2.1.2 企業文化中實體內容的體現
企業文化需要以實體內容為載體,實體內容的具體表現主要在兩個方面,即物理實體(企業內部布局、企業外在形象、員工服飾等)與精神實體(企業成員集體認同的行為準則等)。
(1)物理實體
企業內部布局:生活環境的營造是人精神意志的重要體現,在企業也不例外,企業內部布局風格很大程度上是在展現企業文化[3]。例如美國企業文化中強調個人主義,在企業布局上就體現在辦公室相對獨立切注重隱私保護。而日本企業文化中強調集體主義,在設計企業內部布局時就習慣“大通鋪”設計,企業成員同處于一間相對較大的辦公室,便于同事之間交流。同樣企業的外部設計風格也體現著企業文化。
企業外在形象:企業外部形象是指企業的標志、名稱、各種傳媒廣告、產品的外觀和包裝、員工的著裝、典禮儀式、公開活動等視覺、聽覺部分,通常人們從企業的名稱與標識上就能很好的感受到企業奉行什么樣的文化,而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帶來積極的經營影響。
(2)精神實體
企業文化的精神實體是企業全體成員集體認同的行為準則,它包括企業理念、企業的使命與愿景、企業的管理方針、企業的營銷文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其中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層面,是企業發展的定位和對未來的目標。對上述內容更加具體化可以是企業成員熟悉企業安全管理規范、言行規范、儀態規范等。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企業管理中起到控全局、管根本、指方向的作用。企業文化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業成員思想問題,它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命脈[4]。因此企業文化管理是否有效決定著企業能否長期可持續發展,筆者根據上述所提出的企業文化特征,提出優化企業文化管理的建議。
2.2.1 企業文化在注重整體性的同時更注重企業人文關懷
企業文化管理是更高層次的管理,它不僅涉及企業戰略、企業組織、企業人員、工作流程、產品營銷等職能線,還涉及企業最高決策層級和一般員工管理,同時與區域線和行業線有關,是企業從上到下集體遵循的行為準則[5]。但企業發展的核心是人,在管理企業文化時應當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企業關鍵人物在引導企業文化發展時,要讓其有溫度、有溫情,要尊重和信任企業成員,把內部成員當成可以信賴的朋友,幫助他們樹立起自尊和自信,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共建企業精神家園共同體,建立平等、高效的溝通機制,讓企業成員自發的將自我的發展與企業發展結合起來。
2.2.2 企業文化既要繼承企業優秀傳統文化又要根據時代發展加以創新
繼承性與創新性是企業文化的本質特征,繼承是指企業文化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的理念、思想相一致;創新即是企業文化需要與時俱進,要在時代的發展中對傳統文化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也就是指對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續,是否定中的肯定,克服中的保留,也就是企業傳統文化傳承的自我選擇。創新是舊改新,是從“舊品質”到“新品質”的飛躍,企業創新不能沒有歷史依據不能突發奇想,不能頭腦發熱就決定創新,它既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又需要符合歷史規律。繼承性與創新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改變。繼承與創新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發展的繼承。他們兩者密切相關,時而對立時而聯合[6]。
2.2.3 企業文化既要符合普遍規律又要有自身特色的特殊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共同信奉并付諸實施的價值理念,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處理好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非常重要[7]。企業文化的普遍性之一是各家企業文化都是由企業理念(包括發展理念、經營理念 、管理理念等),領導行為、職工行為規范,市場開拓、意識創新以及品牌標識等內容構成的;普遍性之二是企業文化都是全體企業成員的集體意志的體現。但每個企業的文化必須具有與其他企業文化相區分的特殊性,企業文化的特殊性體現了企業的特色,它是一個企業歷史現狀包括未來的集中反映。例如互聯網公司注重培養員工的創新與探索精神,而家政服務企業則注重培養員工做事重視細節做到一絲不茍,因此企業文化必須具有特殊性。
2.2.4 企業文化要注重培養的長期性
企業文化是由逐步建立和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它的建設與發展需要企業全體成員的長期努力[8]。企業成員要將企業文化理念轉化為自發的行動,企業上下必須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企業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數以百萬計的企業家和企業全體成員共同意識的形成、共同習慣的培養和共同發展目標的養成。企業是以利潤為導向,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進行經營與管理,企業關鍵人物就要通過有效的公司治理、外部市場調研、企業硬件設施以及新的發展戰略相統一,良好的企業文化將創造富有個性的經營制度并以此促進公司的和諧發展。
企業文化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通過這種精神來約束企業成員的日常行為,并且通過這種精神來影響企業實踐管理[9]。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會在企業內部形成精神動力從而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當前社會競爭十分激烈,若想要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并務實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10]。
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管理,是決定企業未來發展,以及各項戰略是否能夠實現的基礎保障。在企業文化的作用下,可以提高每一位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繼而使其可以盡職盡責,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于企業來說,要不斷提高對企業文化管理工作的重視,并且要密切關注社會整體的發展,不斷對企業文化進行優化,同時深化文化固有的內涵,最終實現形成個性化企業文化的目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