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水兵(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江蘇 常州 213000)
近年來,雖然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石油屬于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石化工業爆炸事故和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為群眾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損失帶來威脅。石油化工企業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勢在必行,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有關部門需要重點關注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控,深入全面分析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形勢和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消防安全策略,避免發生火災事故和安全隱患,有效維護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
石油化工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會應用大量可燃液體,如果存儲氣體或是易燃易爆液體的設備發生損壞,液體就會泄漏,一旦遇到火源,就會出現大面積流淌類型的火災。如果氣體泄漏,擴散后遇到火源,也會出現立體燃燒的現象,立體大面積燃燒的火災不僅會對周圍建筑物造成嚴重威脅,還會導致火勢快速蔓延,整體的消防救援難度很高。
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具有爆炸性火災風險的特點,爆炸所引發的火災或是在火災中出現爆炸,都屬于石油化工企業火災非常明顯的特點。主要是因為企業生產原材料、使用的產品多數都具備可燃性特點,所應用的裝置多數都是密封類型或是封裝類型的形式,工藝流程連續性較高,如果出現爆炸事故或是火災事故,會引發嚴重的連鎖反應,出現連續性爆炸的嚴重后果,導致建筑物倒塌,周圍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從實際情況而言,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燃燒速度很快,火勢的發展也非常迅猛,火災發生初期如不能及時控制,可能會有大面積、多點位和立體化的火災形勢,導致著火點范圍擴大,災害的嚴重程度和危害范圍增加,再加上火災事故中會泄漏或擴散有毒有害物質,很容易導致消防救援人員的身體健康乃至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石油化工企業的倉庫與生產車間,是可燃物和爆炸物集中區域,一旦著火就會導致火災燃燒速度和燃燒強度快速提高,加之火場的溫度高、輻射性很強,導致在車間或是倉庫的空間中火勢快速蔓延,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處理和消防救援,參與可燃性液體也會引發二次燃燒或二次爆炸,危害性極強。
石油化工企業在發生火災的過程中,很容易引發連鎖性爆炸事故,導致出現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加之火災燃燒具有迅猛、熱輻射性強等特點,對火災消防救援人員和裝置設備的安全造成危害,導致消防救援工作難度增加。
其一,火災的熱輻射性很強,難以近距離消防救援。石油化工企業生產設備發生火災的過程中,裝置內的壓力普遍偏高,化工原料流體會快速涌泄出來,燃燒的面積迅速增大,快速產生非常強烈的熱輻射作用,導致消防救援人員很難近距離進行火災的消防救援,且石油化工儲罐爆炸后,會出現敞開燃燒的現象,火焰高度最高能夠達到幾十米以上,溫度非常高。如果罐體在爆炸后出現位移現象和破裂現象,罐體中的可燃物流淌出來,在防火堤內會快速形成火海,大面積燃燒,會輻射出非常強烈的熱度,難以開展近距離進行滅火。
其二,爆炸事故的破壞力高,整體的消防救援難度較大。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現場,由于冷卻不均勻或是不及時,可能會使生產設備或使儲罐爆炸,導致相鄰設備與建筑物被摧毀,管道變形破裂,出現新的著火點,消防救援的難度也會有所增加。
其三,火勢燃燒速度快、持續時間長,消耗消防救援力量較多。石油化工設備或是設施發生火災以后,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擴大,而由于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力量薄弱、專業性較低,日常工作中可能兼職其他崗位,缺乏對火災事故的處理能力,在發生火災事故后很難快速進行控制。并且石油化工企業的廠區通常是在城市邊緣位置,消防救援隊伍到達的時間很長,到達現場以后,火勢已經燃燒的非常猛烈,處于快速發展或猛烈燃燒階段,錯過最佳的消防救援時間。因此,會使火災消防救援難度增大,消防救援持續時間長、耗費物資多、影響范圍廣、處置要求高。
其四,容易出現噴濺和沸溢的現象,對其他設備和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造成危害。由于石油化工企業重質油品中含有水分,儲罐底部區域的水墊層受到火災熱量的影響快速蒸發,使液面不斷上升,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冷卻,或是冷卻缺乏均勻性,將會引發噴濺和沸溢現象,所噴出或是溢出的帶有火苗的油品,在地面上流淌,向其他區域蔓延,直接對設備和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其五,燃燒物對環境造成污染。石油化工企業火災事故,會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例如:火災事故所排放的一氧化碳氣體,影響周邊群眾日常生活,加重溫室效應,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流淌液體,大量的液體濺入河流,對生活用水和飲用水造成污染[1]。
由于石油化工企業火災形勢迅猛、危害性強,因此在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重點以預防火災事故為目標,分析研判危險源,加強重點部位管控,強化日常安全管理力度,通過科學有效的日常安全管理措施,全面維護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
2.1.1 現場防火安全管理
石油化工企業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應做好現場防火安全管理的工作,進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控效果。首先,重點進行火災危險性因素的消除。由于石油化工企業火災事故和爆炸事故的預防屬于細致、繁瑣的工作,因此應按照火災危險性因素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引導企業消防安全崗位的工作人員科學合理進行危險性因素的分析和消除。例如:合理進行企業日常生產工藝控制,強化火源的管理力度和設備的管理力度,從源頭入手避免出現火災事故隱患;其次,強化化學危險品的管理力度。由于企業所采用的設備多數具有密閉性的特點,因此,應按照密閉設備的實際情況全面進行設備密封性能的檢查,做好檢修維修工作,同時對于負壓生產設備,也應該檢查是否有吸入空氣的風險,一旦發現此類風險,就要及時快速進行處理。除此之外,應按照不同類型化學危險品的特點和性質,結合有關的規定進行危險品的分類存儲,嚴格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最后,強化防火防爆的安全管理力度。實際工作中需要進行常用防爆泄壓設備的檢查,以免出現物理性超壓爆炸的事故,保證所有儀器設備都能靈敏和處于良好狀態。
2.1.2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度
在進行石油化工企業日常安全管理的過程中,需重點健全和完善相關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利用責任制度明確各個部門和人員的消防安全管控職責和要求等,促使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開展。首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簽訂責任書的方式,重點進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清單和重點崗位責任清單的落實,將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經營生產環節和每位員工身上,形成橫向和縱向的閉環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同時,根據要求,定期進行消防基礎設施的維護和保養,確保消防設施時刻處于完好有效狀況,組織人員進行各類設備和罐體的檢測,一旦在安全檢查和巡查過程中發現有火災風險隱患,迅速有效采取措施,依照預案予以處置,以此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率。其次,化工企業利用各類媒體平臺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定期組織企業工作人員和專職消防隊伍參與安全培訓活動和演練活動,使每位人員都能全面了解石油化工企業火災事故發生原因、危害性,掌握預防火災、滅火和逃生自救等各類知識,形成正確的消防安全觀念意識,增強企業的安全性。最后,構建專門的微型消防站或消防處置隊伍,配置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消防基礎設施和器材,定期制定更新火災消防救援預案,扎實開展實地演練活動,確?,F場火災的處置效果,避免因為企業與消防救援部門的距離過遠錯過最佳的消防救援時機[2]。
2.2.1 政府部門和消防部門監管
在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過程中,政府部門與消防救援部門要強化監管的力度,明確企業消防安全履職到位。
(1)消防救援部門的監管
按照我國消防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要求,消防救援部門是我國社會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對石油化工企業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險性特點重點單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和管理的主要部門。因此消防救援部門要強化對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和專業性,做好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首先,消防救援部門要按照石油化工企業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規律和特點,增加消防檢查的廣度和深度,通過邀請專家、交叉互查、專項檢查等形式,定期對企業的各類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如果發現企業沒有做好消防工作,要立即糾正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督促企業立查立改,跟蹤問效消防整改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督導,提升企業消防安全的整體水平。其次,重點強化企業員工方面和專職消防隊伍方面的消防技能和消防培訓,使企業人員在日常生產和工作中明白自身崗位的消防安全職責,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和操作規程做好崗位工作,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發生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2)政府部門的監管
我國政府部門是消防事業的領導和指導的重要機構,應重點關注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首先,制定關于石油化工企業國家層面和行業層面的防火規定和標準,利用制度和法規的形式規范企業防火安全行為,全面進行企業防火情況的監管,快速及時發現問題,合理有效解決問題。其次,建議政府部門制定關于石油化工企業防火工作的懲罰制度,對于不能按照規定進行防火、建設防火設施的企業,嚴格進行懲罰,以此增強企業科學有效進行防火的積極性與責任感。
2.2.2 完善監督管理制度體系
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控效果,應重點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利用健全的制度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
(1)制定消防安全巡查制度
消防安全巡查是有效進行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礎保障,只有科學合理開展相關的巡查工作,才能快速全面發現企業的火災風險隱患問題,確保各項工作的良好實施和開展。因此相關部門應按照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特點和事故發生規律,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巡查體系。首先,組建專門的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巡查組織機構,制定健全且完善的方案計劃,明確在巡查過程中的重點檢查位置和內容、巡查工作的頻次,科學合理開展企業的系統化巡檢工作,同時,安排專業的人員定期進行企業消防安全檢查,輪班完成巡檢工作,快速準確了解安全隱患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和應對。如果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企業有小規模的安全隱患,可通過及時的處理消除隱患,如果巡查期間發現企業有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的嚴重風險,就要責令企業停止生產和經營,快速進行整改,直到消除安全隱患為止。其次,消防安全巡檢的過程中,需全面檢查石油化工企業是否按照規定標準采用紅外線測溫設備、可燃氣體探測設備,明確企業是否可以使用此類現代化設備及時發現可燃氣體泄漏問題和設備溫度異常問題,如果在巡檢期間企業有測溫和可燃氣體探測的缺陷,就要責令企業更新相關的儀器設備,確??扇細怏w和設備溫度的有效測量,為防火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保障[3]。
(2)制定消防設施管理制度
由于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基礎設施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活動的安全性、火災撲滅的有效性,因此,在消防安全管理期間需要制定關于石油化工企業消防設施的管理制度,全面檢查企業各類消防設施的完整度和完善性,明確消防設施是否能夠有效進行滅火、有效控制火情、預防燃燒爆炸事故。首先,制定企業消防基礎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制度,階段性檢查企業各類消防設施的完整性和應用性能,如果發現企業所采用的消防基礎設施缺乏安全性和滅火效果,必須要求企業更換設備,及時進行老舊設施和故障設施的維修或更換,進一步增強基礎消防設施的滅火效果和防火效果。其次,消防監督管理部門應重點檢查企業各類消防設施的應用狀態,階段性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管理工作,如果企業各類設施的應用狀態不良,就要提出優化和完善設施的建議,從而促使整體工作水平的提升[4]。
(3)制定消防安全演練制度
消防救援部門在實際工作中,不僅需要對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性和基礎設施進行監管巡查,還需通過有效的措施組織石油化工企業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活動,全面發揮消防救援隊伍的專業力量。首先,消防救援隊伍定期組織石油化工企業參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綜合分析企業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原因和危險因素,企業制定完善的演練方案和計劃,預先演練各類火災爆炸事故,培養企業的應急疏散能力。其次,消防救援隊伍也必須要注重隊員的應急疏散和火災消防救援能力培訓,切實根據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爆炸事故特點,培養消防救援隊伍隊員的火災消防救援技能、應急疏散技能等,確保在企業發生火災事故以后能夠快速作出應急處理和消防救援處理,充分發揮消防救援隊伍的專業力量[5]。
2.2.3 健全監督管理基礎設施
防火監督管理的工作中需要有非常完善的監督管理基礎設施,快速準確發現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風險,及時進行處理和應對。因此消防救援隊伍在進行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監管過程中需要重點完善監管基礎設施,提升各項安全監管工作的效果。首先,引進現代化的地形地貌和風向監測基礎設施,全面進行石油化工企業地形地貌的監測和風險監測,以監測結果為基礎,合理進行消防站布局、消防供水設施布局、消防車和消防通信設施布局等,確保在石油化工企業發生火災風險之后,第一時間使用此類設施消防救援。與此同時,還需注意完善交通道路基礎設施,使消防救援隊伍在接到事故報警以后,快速到達現場,以免因為道路不良或是基礎設施不完善出現延誤救援的問題。其次,消防救援隊伍在進行石油化工企業防火安全監管期間,還需重點采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等建設能夠可視化進行企業內部消防監管的設施,實時性進行企業內部的監督和監測,最快速度識別和發現火災風險,及時進行消防救援人員和資源的調配,抓住最佳的滅火時機。
綜上所述,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形勢具有立體大面積燃燒特點、爆炸性火災風險特點、危害性高和消防救援難度大的特點等,因此,消防救援部門應按照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特點,制定完善的企業消防救援預案,強化日常安全的管理力度,制定消防監督管理機制,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和模式,健全消防安全監管基礎設施,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