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明
(作者單位:貴州廣播電視臺)
電視真人秀節目是指以電視媒體為載體,通過舉辦某種類型的比賽或活動,以從眾多節目嘉賓中選出獲勝者為目的,并為獲勝者頒發豐厚獎品,以獲取更多經濟效益的節目。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整體流程應使用跟蹤紀實的拍攝方式,并且節目內容需要進行精致包裝,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觀眾的好奇心,進而極大地提升其收視率。為了實現節目內容的創新,節約資源,幫助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相關人員應當在電視真人秀節目前期做好節目策劃工作,以此提高電視真人秀節目的質量。
步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社會大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了更多的形式。以往人們都是憑借報紙、廣播、電視等渠道獲取信息,而在融媒體背景下,人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獲取信息。“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宣傳理念[1]。融媒體并不是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一種將互聯網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整合到一起,使其功能、手段等得到進一步優化的運作模式,還是目前一種相對科學有效的信息傳播方式。
融媒體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資源互通”“優勢互補”“利益共融”“空間共融”。首先是“資源互通”。融媒體可以合理整合新舊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新聞的權威性和獨創性。其次是“優勢互補”。融媒體旨在建立一種新型的和諧、互補、互信的媒體關系,充分分析新舊媒體的優點和缺點,實現優勢互補,揚長避短,達到“1+1>2”的效果。再次是“利益共融”。發展“融媒體”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獲取利益,其中利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后是“空間共融”。融媒體讓媒介之間的邊界從清晰變得模糊,空間共融勢在必行。一些媒體網站會將珍貴聲像、圖片、文字資料進行數據庫處理,建立特色資源庫,并對其加以整合利用,實現融媒體空間共融[2]。
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起步相對較晚,缺乏經驗。電視真人秀節目歷經多年發展,雖然在電視節目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總體來說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同質化現象嚴重是直接導致電視真人秀節目難以得到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當前,雖然有部分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內容是原創的,但也有小部分真人秀節目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照搬其他受歡迎的節目內容,缺乏一定的創新,這使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遭受到了較大沖擊。
就目前來看,我國現有的大多數電視真人秀節目的質量不高,經不起仔細推敲,難以吸引大眾的注意力。為了獲得節目效益和進一步提升節目收視率,有些電視真人秀節目就會在策劃環節故意安排一些粗俗的環節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故意在節目中添加一些極具爭議的內容。這種類型的真人秀節目一播出,必定會降低社會大眾的審美水平,進而阻礙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最終給我國社會文明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般來說,電視真人秀節目會更注重現場直播,拍攝真人秀節目的過程中并沒有劇本或事先彩排,而是完完全全記錄下參與者的真實反應,是一種能夠將真實現場反映出來的節目。國內電視真人秀節目,滿足了很多觀眾的探索心與好奇心。通常而言,電視真人秀節目有三個特征,即紀實性、沖突性及娛樂性。
電視真人秀節目經常會在拍攝時使用紀錄片拍攝技術,讓參與者按照一定的規則,在特定的節目環境中展示自己的真實情況,并將這些真實發生的情況用攝像機完整記錄下來。在此種虛擬環境中,節目參與者的表現都被攝像機完整記錄下來,之后交由視頻剪輯人員將這些片段素材剪接到一起,形成一個精彩的真人秀節目。過去,電視真人秀節目中的參與者一般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會在節目中將真正的自己展現出來,并且沒有具體的導演與劇本,都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與生活習慣來完成真人秀節目的錄制[3]。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真人秀節目的參與者不再局限于普通人,有越來越多的明星會參與到真人秀節目中。
雖然電視真人秀節目能夠使觀眾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但從節目本身的編排和播出方式來看,很多真人秀節目或多或少都會穿插一定的情節,因為節目如果只是真實地記錄參與者的生活是相對無趣的,憑借普通的節目錄制形式,并不會在很短時間內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力。從本質上來看,觀眾通常更喜歡在節目中看到沖突性的存在,那么,這種沖突性是從哪里來的呢?一般而言,電視真人秀節目都會通過制定游戲規則,實施優勝劣汰,通過比賽帶來的競爭,讓節目變得有懸念、有期待、有沖突,從而讓觀眾產生情緒上的波動和起伏,能夠切身感受到電視節目參與者暴露出來的個性和教養。這種沖突性的存在,本質上也是節目提高收視率的一種手段。
電視真人秀節目與以往較為傳統的情景劇和紀錄片相比有著許多不同,不同于紀錄片的完全紀實,電視真人秀節目更像是真實生活和虛擬情節的混合體,它兼具真實性和娛樂性。因為真人秀節目不像紀錄片那么嚴肅,對臺詞也沒有十分嚴格的要求,這種自然的節目形式能夠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真實感和幽默感,所以真人秀節目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娛樂性。這里所說的娛樂性特征主要指的是整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風格較為活潑,整個故事情節里的人物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能夠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體驗到游戲般的快樂和刺激。
4.1.1 明確節目的類型
隨著時代的發展,真人秀節目不斷衍生出更多形式,以往的真人秀節目可能有公益類、生活服務類和情感類等,電視真人秀節目發展到今天,不難發現真人秀節目開始有了競技類、娛樂類等類型,有些節目甚至根本沒有明確的節目定位和分類,完全可以綜合歸類。比如,《極限挑戰》《奔跑吧》《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等,既可以是競技類,也可以是娛樂類。在這種背景下,電視節目的制作方就需要對新衍生出來的電視真人秀節目進行合理分類,如此才能明確節目的目標受眾,在此基礎上創新節目內容和形式,給受眾帶來優質的觀看體驗。
4.1.2 明確受眾的需求
相關人員在制作電視真人秀節目時,首先應該細分受眾人群,明確目標受眾的需求,掌握其特殊心理需求,如此才能有針對性地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比如,《令人心動的offer》這檔節目之前都是圍繞律師和醫生這兩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職業展開的,能夠讓年輕受眾被這兩類熱門職業吸引的同時,也讓外行觀眾通過節目了解這兩個職業的工作形式和內容。不過,《令人心動的offer第四季》開始改變方向,選擇了建筑這個很多人都不了解的行業。節目《躍上高階職場》將目標受眾轉向30歲以上的人群,讓他們在這個行業里感受到青春、激情和成就,堅定不移地遵循內心的熱愛,持續在建筑行業發展。由此可見,即便是同樣一檔節目,對于不同的類型,受眾也會有不同的需求,節目制作人員需要明確受眾需求,根據受眾需求對節目作出相應的調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升節目的收視率。
4.1.3 明確節目風格,學會包裝節目
由于大眾喜歡的節目類型不一樣,所以各種類型的電視真人秀節目通常都是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進行錄制,這些電視真人秀節目的風格也存在很多不同。在此背景下,相關人員在制作不同類型的電視真人秀節目時,應在節目空間布局和節目主持人選擇這兩個環節上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類節目的主持人逐漸變得明星化,所有的主持人都有專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相應的地位[4]。對此,在選擇真人秀節目主持人時,應當選擇與節目風格一致的主持人:在制作嚴肅的真人秀節目時,要選擇成熟穩重的主持人;在制作帶有娛樂性的真人秀節目時,應盡量選擇形象清新活潑的年輕主持人;在制作采訪類的真人秀節目時,應選擇能給觀眾帶來較強親密感的主持人。
4.2.1 勇于創新,實現真人秀節目的獨特發展
目前,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已經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但繁榮背后仍存在許多問題。這些節目要么完全照搬其他國家已經使用過的節目形式,要么內容與其他節目相似,造成節目內容同質化,缺少創新,原創內容越來越少,使真人秀變成了模仿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要義,作為節目策劃人員,應當注重節目創新,根據國內環境從不同的角度發散思維,完成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打造個性化節目,推動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創新。
4.2.2 營造節目賣點
任何電視節目都需要收視率,需要觀眾的注意力,因此,打造節目賣點,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是一檔節目在策劃初期就必須考慮的要素。所謂的節目賣點,也就是這檔節目的特色和價值點。如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推出的《開門大吉》節目,利用互聯網實現同步交互,引入獎金激勵模式,吸引了一大波觀眾。近幾年,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流量效應被進一步放大,很多真人秀節目都利用明星自帶流量的優勢,邀請明星作為真人秀節目嘉賓參與節目錄制,以此吸引更多受眾來觀看節目。
實際上,所謂的營造節目賣點,就是要利用所能撬動的全部資源,吸引人們去注意這個節目、觀看這個節目以及討論這個節目。因此,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制作人員一定要進行創新,盡量在每一個環節中都加入一些有吸引力的東西,在吸引觀眾進來觀看的同時還要留住他們[5]。
4.2.3 選擇適合節目的嘉賓
在策劃電視真人秀節目的過程中,找到真正適合參加真人秀節目的嘉賓并非易事,與真人秀節目相匹配的人非常少。前來參加真人秀節目的人通常也都有一定的目的,有的人希望能夠通過參加真人秀獲取社會關注,有的人甚至想借助節目熱度來進行炒作,如果他們成為真人秀節目的嘉賓,那么必定會在節目中出現一系列降低節目品位的行為,直接導致觀眾對此檔真人秀節目反感,為節目獲取效益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6]。因此,相關人員在制作電視真人秀節目時應合理選擇節目嘉賓,保證嘉賓與節目定位相符,以提高節目的質量。
4.2.4 加強節目輿論引導
在創作真人秀節目時,不僅需要認識到社會民眾的重要性,也應注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揚,在做到滿足觀眾要求的基礎上,提高節目的輿論引導力,真正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如果人們對一檔真人秀節目的感覺是低俗,那么肯定是不利于節目發展的。作為節目制作人員,應當明確自己應該傳播什么樣的內容、抵制什么樣的內容,只有明確自身和節目應該承擔的責任,才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節目的質量和引導力,才能有效抵制低俗信息內容,進而引導輿論正向發展。
一般情況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策劃環節需要在節目敲定、播出之前完成,真人秀節目的播出也需要依據策劃內容來一步步進行[7]。但在真人秀節目播出之后,為了能盡快提升節目的收視率,應當在真人秀節目播出平臺設置留言、評論等版塊,供節目相關人員與觀眾進行溝通交流,了解觀眾的實時反饋。之后也可以根據觀眾的反饋來對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內容、環節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此滿足觀眾對電視真人秀節目的需求。
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策劃人員需要不斷創新,在策劃電視真人秀節目環節時,應當明確節目定位,并且要注重觀眾的實時反饋,以滿足觀眾的多種需求。同時,還應當做好輿論引導工作,進一步提高電視真人秀節目的質量,通過科學、合理的節目策劃,為電視真人秀節目贏得良好的口碑,為提高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收視率提供有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