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洋焱,周 爽,陳國慶
(成都錦城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現我國大部分農業企業相較于國外農業模式而言,無論是從產業鏈方面,科技化生產方面,還是現代化管理方面,我國都仍處于較傳統階段。雖然有少部分龍頭企業已實現較高水平的全自動化生產,但影響農業科技現代化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在于大部分的中小型農業企業。而這類企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亦或是破產倒閉的局面,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都指向同一個方向,這就是取決于企業經營模式。縱觀身邊的農業企業,無論是大中小型企業,經營模式清一色的都是“公司+農戶”模式。因為這類模式有成功案例,所以引的眾人紛紛模仿,但忘了最重要的經營模式是因地制宜,反對墨守陳規。而對于最基本的產品環境因素,如陽光亮度、土壤硬度、水分濕度等,大部分企業選擇聽天由命,這就導致了農業收益的不確定性,如果堅持采用傳統發展模式在面對社會變化發展的挑戰時就難以較好的進行應對,從而為企業埋下財務風險的隱患。
由于我國農業發展較緩慢,導致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對行業持悲觀態度。管理層對企業未來發展沒有明確的細節規劃,對國家農業進步做貢獻缺乏深刻的奉獻意識。最重要的是,由于中小型農業企業缺乏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提前預測并加以防范,面對財務風險時,管理人員或財務人員敏銳的風險判斷能力尤為重要,但執業人員的學歷程度、專業水平、面對風險的應急處理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有可能會影響風險意識的判斷,并深刻的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缺乏應有的意識與能力,在面對財務風險時也就無法進行較好的應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因財務風險問題而出現了經營失敗的結果。
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現代化新農村,扶持中小型農業企業,國家出臺了相當多的惠農助農政策,體現了國家對農業行業的支持和重視。但有關于借貸方面的政策在實際上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農業企業的資本結構特殊,導致很多銀行不愿意主動貸款給農業企業。目前,大部分的農業企業由于無法獲得政府資金保障和銀行貸款,所以選擇其他成本較高的融資渠道,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進程,不利于長久穩定的發展。同時,由于選擇其他渠道進行借貸,一是會增強企業的借貸成本,造成企業的財務成本上升,二是部分借貸機構的不專業性易使企業陷入信任危機等中,也會在積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
農業企業想要突破,關鍵點在于自身結構的改變,單一的產業模式局限了發展方向,多方位立體的產業鏈結構可以使企業模式多元化。產業鏈的延伸,不僅體現在銷售產品方面,也可以通過改變經營目的來提高企業價值,如生態農業、觀光性農業、休閑娛樂農業等多功能農業逐漸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通過延長產業鏈進而使企業增強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降低企業因結構模式單一而受市場影響導致收入驟降從而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
優質的農業產品離不開舒適的生長條件。天氣、環境屬于不可抗力,對需要大量供應的農業企業極為不利,且現今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人們對綠色健康自然的農產品需求日益增長。所以,實現現代化科技培育養殖就十分重要,通過現代化的培育降低農業產品受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從而降低企業收入的不穩定性,使企業向高產量,高效益,低成本,健康安全的科技型企業轉型,最終實現增收與發展的目的,有效降低客觀條件帶來的財務問題。
財務風險意識的提高,離不開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財務風險意識強化。通過開展財務風險相關的知識講座,提高全體職工的風險意識。也可通過對相關的財務人員和高層領導進行專業的知識培訓,使核心人員具備敏銳察覺風險的能力,提高效率。財務風險的識別與判斷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除了上述兩種方法之外,還可以通過引進財會專業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型人才的策略;企業還應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防范體制,針對企業的結構,制定出一套完整科學有效的體系。同時加強落實制度執行情況,嚴厲打擊企業中影響發展的行為,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為建設優質農業企業提供基礎保障。為規避財務風險為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還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進行自我財務風險應對演習,時刻在心中敲響警鐘,在真正面對財務風險時,才有正確的防控策略進行應對處理。
資金的來源和周轉與公司發展息息相關,財務部門必須根據企業內部結構和發展方向制定詳細的發展戰略和投資計劃,通過科學有效的規劃項目投資與籌資,穩定資本結構,降低企業負債率過高情況的出現。合理分配收益,收益分配的合理性決定了企業后續的發展和經營的穩定性,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和未來規劃,最高限度的擴大企業規模;正確對待籌資活動,在合法合理的條件下,最大程度的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謹慎處理投資活動,面對項目時,采取多方位的調查和研究,切實保證項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資而導致的資金危機和金融困難。
政府亦應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尤其是針對農業企業借貸方面的政策。同時為解決大量“棄荒”的情況,將荒地合理分配給農業企業,減少農業企業購買土地的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減少資金問題帶來的財務風險。并且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扶持,降低借貸門檻,增加資金的投入,鼓勵農業企業轉型,實現現代化農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