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云 孫桂英 丁建芬
江蘇省蘇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江蘇蘇州 2150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為妊娠期常見的并發癥,是引起圍生兒及孕婦病死的重要原因,給母嬰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1-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能夠造成全身小血管痙攣,降低胎盤、子宮處的血液灌注量,并會對胎盤功能造成損傷,從而增加胎死宮內、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4-6]。因此,尋求特異性生物學指標評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情及預測不良妊娠結局對于提高胎兒生存率及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7-9]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與子宮螺旋動脈重鑄不足密切相關,孕婦維生素缺乏是子宮螺旋動脈供血不足發生的重要因素。維生素A、E 水平變化與肝臟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10-12],但是國內有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維生素A、E 水平與妊娠結局的關系研究較少。鑒于此,本研究特選取江蘇省蘇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82 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研究。
選擇2018 年3 月至2021 年4 月我院收治的82 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取我院同期行常規體檢的健康孕婦49 名為對照組。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第8版[13]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②單胎妊娠。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糖尿病等其他妊娠期并發癥;②凝血功能障礙;③伴原發性高血壓;④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⑤合并自身免疫疾病;⑥合并結締組織病;⑦合并嚴重內分泌疾病;⑧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 倫審批第010 號)。
1.2.1 血清維生素A、E 水平的檢測 入院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 ml,使用LD4-4XR 型低速離心機(重慶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分離血清,3 000 r/min 離心15 min,離心半徑為6 cm,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孕婦血清維生素A、E 水平。
1.2.2 妊娠結局評估 記錄研究組孕婦的妊娠結局,將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早產、新生兒窒息等記為不良妊娠結局。根據妊娠結局分為妊娠結局不良組和妊娠結局良好組。
1.2.3 收集資料 收集可能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孕前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病情嚴重程度、文化程度、孕產史、高血壓家族史、不良孕史、入院時相關實驗室指標[超敏C 反應蛋白、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酸、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D-二聚體(D-dimer,DD)、血肌酐、丙氨酸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白蛋白、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總膽紅素、尿酸、血清維生素A、E 水平]。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制作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以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評估預測價值。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血清維生素A、E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血清維生素A、E 水平比較(ng/ml,)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血清維生素A、E 水平比較(ng/ml,)
研究組中不良妊娠結局29 例。妊娠結局不良組與妊娠結局良好組孕前BMI、病情嚴重程度、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酸、IL-6、血清維生素A、血清維生素E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以妊娠結局為因變量(妊娠結局良好=0,妊娠結局不良=1),以孕前BMI(原值帶入)、病情嚴重程度(輕度或中度=0,重度=1)、24 h 尿蛋白定量(原值帶入)、血尿酸(原值帶入)、IL-6(原值帶入)、血清維生素A(原值帶入)、血清維生素E(原值帶入)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孕前BMI、病情嚴重程度、24 h 尿蛋白定量、血清維生素A、血清維生素E 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多因素分析
血清維生素A、E 單獨預測及聯合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AUC 值分別為0.734、0.702、0.748,見表4、圖1。

圖1 ROC 曲線

表4 ROC 曲線結果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作為一類綜合性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如妊娠期環境因素、母嬰基礎病理狀況等[14-15]。相關研究[16-17]指出,孕婦體內氧化應激反應異常會產生過氧化物,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引起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從而引發高血壓。維生素缺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18],然而具體的相關性尚無明確定論。因此,研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維生素A、E 水平變化與妊娠結局的關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清維生素A、E 水平低于對照組;孕前BMI、病情嚴重程度、24 h 尿蛋白定量、血清維生素A、血清維生素E 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孕前BMI≥25 kg/m2的孕婦胰島素抵抗較強,會增加孕婦血糖的控制難度,極易引起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19]。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即使采用規范化治療,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仍然較高[20]。相關研究指出,24 h 尿蛋白定量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21]。維生素為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對保障母嬰健康及維護妊娠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長時間缺乏某種維生素可能會造成生理功能障礙,給機體健康帶來巨大危害。維生素A 主要存在于眼球視網膜、動物血液及肝臟中,具有維持上皮組織結構完整、參加骨組織形成、促進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強機體抗感染、促進生長發育等作用;母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人體免疫功能降低,引起胎兒發育不良[22]。維生素E 主要水解產物為生育酚,具有抗氧化、保護T 淋巴細胞、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母體缺乏維生素E 會造成血管內皮損傷、生物膜脂質過氧化、胎盤老化、代謝失常[23]。產前孕婦補充維生素E 能夠降低早產、胎盤早剝的發生風險[24]。血清維生素A、E 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25]。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維生素A 聯合維生素E 水平在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中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維生素A、E 水平用于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