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韻 胡艷 王婷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血液內科,四川成都 610041
化療是臨床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或滅殺腫瘤細胞,發揮治療或控制病情進展的作用。但化療藥物毒副作用較多,可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脫發等反應,部分患者受生理及病理反應、形象改變等因素影響會出現煩躁、自卑等不良情緒,對人際關系敏感,降低其領悟社會支持水平[1-2]。領悟社會支持主要指患者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感受到被尊重、理解與支持的情緒體驗[3]。研究指出,領悟社會支持可對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質量起到積極作用,而低領悟社會支持水平可影響患者正常社會交往,降低其對生活的信心,使患者逐漸呈自我封閉狀態,不利于疾病治療,影響患者預后[4-5]。情感表達是癌癥患者重要需求之一,患者向他人表達內心想法有助于舒緩其不良情緒,促進身心健康[6]。自我表露主要指患者將自身信息告知他人,與他人分享內心感受,不僅可宣泄內心情感,還可促進與他人的親密關系[7]。但目前,臨床關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我表露與領悟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較少。鑒于此,本研究通過觀察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自我表露與領悟社會支持狀況,分析二者關系,為制訂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選取2021 年1 月至12 月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接受化療的116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男65 例,女51 例;年齡19~88 歲,平均(47.53±14.39)歲;確診時間3~10 個月,平均(6.32±1.04)個月;化療周期為1~9 個周期,平均(3.08±0.73)個周期。所有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2021 年審(888)號]。
納入標準:①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內科學》[8]中相關診斷標準;②接受化療;③具有一定文字閱讀、理解能力,可配合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異常;②合并語言或聽力障礙;③意識模糊;④合并心、肝、腎或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損傷。
1.3.1 臨床資料 詳細記錄患者性別(男、女)、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異、喪偶)、宗教信仰(有、無)、居住地(城市、鄉鎮)。
1.3.2 自我表露與領悟社會支持評估 ①自我表露評估: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問卷(Jourard 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9]評估患者自我表露狀況,該問卷Cronbach’s α 系數為0.742,包含學習、愛好和興趣、態度和觀點、個性、金錢、身體6 個維度,每個維度有10 個條目,共60 個條目,采用0、1、2、X 表示表露程度,其中0 代表什么都沒說;1 代表說了一些;2 代表詳細告知他人;X 代表不正確表達自己或對他人說謊,分別對應計分1、2、3、1 分,評分越高則自我表露程度較高。②領悟社會支持評估:采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10]評估患者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該量表Cronbach’sα 系數為0.817,包含家庭支持(4 個條目)、朋友支持(4 個條目)、其他支持(4 個條目)3 個維度,共12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7 級評分法,由極不同意到極同意分別賦值1~7 分,總分84 分,評分在12~36 分為低支持狀態,37~60 分為中間支持狀態,61~84 分為高支持狀態。
采用SPSS 25.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 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一般雙變量Pearson 相關系數分析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6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JSDQ 評分為(106.58±4.08)分,各維度得分見表1。
表1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JSDQ 評分(分,)
表1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JSDQ 評分(分,)
注JSDQ:朱拉德自我表露問卷
116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PSSS 評分為(49.25±8.41)分,其中低支持狀態36 例,中間支持狀態39 例,高支持狀態41 例。各維度得分見表2。
表2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PSSS 評分(分,)
表2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PSSS 評分(分,)
注PSSS: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不同領悟社會支持狀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JSDQ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JSDQ 評分比較(分,)
表3 不同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JSDQ 評分比較(分,)
注JSDQ:朱拉德自我表露問卷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自我表露水平與領悟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P<0.05)。見表4。
表4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自我表露水平與領悟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r 值)
領悟社會支持在多種慢性病患者機體康復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領悟社會支持可緩解應激事件所引起的不良情緒,促進身心健康[11-12]。本研究通過觀察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領悟社會支持狀況發現患者總體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受疾病、化療毒副作用等因素的影響,日常生活能力逐漸減退,照護需求增加,加之治療費用高昂,給家庭生活、經濟等方面均帶來重大影響及負擔,患者由此可產生內疚、沮喪等負性情緒,引起領悟社會支持水平降低[13-14]。此外,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由于軀體功能障礙,喪失工作能力,影響正常社會交往,進一步降低領悟社會支持水平,影響患者疾病治療[15-16]。因此,積極探索與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領悟社會支持水平相關的因素,并及時采取對應干預措施,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輔助意義。
自我表露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情感宣泄的重要途徑,患者通過描述自身對應激事件的看法及感受,有助于宣泄內心情緒,同時幫助其重新定義、評價應激事件的影響,減少消極想法,改善心理健康[17-18]。大量研究表明,癌癥可對患者情感、精神等造成一定不良影響,致使患者出現興趣喪失、精力減退、缺乏自信等表現,若未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宣泄方法調節內心情緒,可能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不利于患者預后[19-20]。本研究中116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總體自我表露水平較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身體機能減退,同時還要承受生活重壓,難以進行心理調適,容易產生抑郁情緒,從而采用消極的態度對待疾病,拒絕表露內心想法及感受,拒絕尋求支持。此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能受到人們孤立、歧視,受到外界各種負性評價,患者自尊心受挫,從而產生病恥感,壓抑自身情緒表達,進一步降低自我表露水平。
相關研究指出,領悟社會支持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壓力,提升其自我表露程度,建立良好社交圈,從而促進身心健康[21-22]。由此推測,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自我表露與領悟社會支持存在一定關系。本研究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自我表露與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發現,二者呈正相關,與上述推測一致。自我表露在患者的社會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自我表露程度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善于向他人分享自身信息,有助于拉近與他人關系,獲取更多的社會支持[23]。而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家人、親友、社會網絡的情感支持及幫助行為,有助于減輕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改善患者心理狀況,使其打開心扉,提升自我表露水平[24-25]。由上述研究可知,未來臨床醫務人員可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況,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內心狀況,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同時不斷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并囑咐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與關愛,使其領悟到更多的社會支持,改善心理健康,促進機體康復。
綜上所述,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總體自我表露與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較低,且二者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未來臨床應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況,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引導其充分表露內心想法,提高自我表露程度,進而提升社會支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