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北宋元豐官制后秘書省職官詩歌中的“茶”

2020-12-20 22:28:03

王 艷 軍

(石家莊鐵道大學 文法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43)

宋初之秘書省有名無實,其職能被三館秘閣取代。北宋元豐五年施行新官制,館閣并入秘書省,秘書省作為國家圖籍文獻中心的職能恢復。不僅如此,秘書省還承繼了宋初館閣儲養人才的功能。職官們在此編輯、校讎、考證圖書文獻,蘇軾認為文人得以借此材成望重,“納之于英俊相從之地,觀之以世俗不見之書。非獨使之業廣而材成,抑將待其資深而望重。”[1](P1 370)因此,在這樣的政治環境和文化氛圍中,秘書省職官們具有一種優裕的心理狀態。他們校書于秘書省中,與書、畫、筆、墨等為伴;空暇之時,與茶、扇、香等為伴,尤其是茶。

茶在唐宋間廣泛地進入到人們尤其是文人的生活之中,茶的清香,茶具的雅潔,茶陶冶心性的功能,喝茶時的清幽淡雅的氛圍,所有這些都與文人的高潔品性相關聯,茶被置于高雅的文化環境中,茶與琴棋書畫一樣為文人所喜愛。秘書省職官們也不例外,他們經常飲茶、品茶,或者以茶相贈,互通往來;或者以茶為媒,傳情達意。他們創作了大量的“茶詩”,借此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使得這些“茶詩”既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滲透著高雅的書卷氣息。

一、記錄日常生活的載體

茶是宋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2](P62)宋代將茶與鹽、鐵一樣專營,置茶法,在各地設置茶場,諸路置茶鹽制置使,茶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宋史》記載:“在江南則宣、歙、江、池、饒、信、洪、撫、筠、袁十州,廣德、興國、臨江、建昌、南康五軍;兩浙則杭、蘇、明、越、婺、處、溫、臺、湖、常、衢、睦十二州;荊湖則江陵府、潭、澧、鼎、鄂、岳、歸、峽七州、荊門軍;福建則建、劍二州,歲如山場輸租折稅。有龍、鳳、石乳、白乳之類十二等,以充歲貢及邦國之用。”[3](P4 477)因此,茶業的興盛被看成是太平盛世的寫照:“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延及于今,百廢俱舉,海內晏然,垂拱密勿,俱致無為。……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用者因而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厲志清白,競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校篋笥之精,爭鑒裁之妙,雖否士于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4](P229)

對于秘書省職官而言,茶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是文人間日常交往的媒介。在他們的詩中經常出現的有建茶、雙井等。如建茶,因為被定為皇家御用之物,又被稱為“密云龍”“龍團鳳餅”。宋代各種筆記中對此有詳細的記載,如“建茶盛于江南,近歲制作尤精,龍鳳團茶最為上品,一斤八餅。慶歷中,蔡君謨為福建運使,始造小團以充歲貢,一斤二十餅,所謂上品龍茶者也。仁宗尤所珍惜,雖宰臣未嘗輒賜,惟郊禮致齋之夕,兩府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剪金為龍鳳花,貼其上。八人分蓄之,以為奇玩,不敢自試;有嘉客,出而傳玩。”[5](P59)而《鐵圍山叢談》卷六則詳細記載了其珍貴的原因,“建溪龍茶,始江南李氏,號‘北苑龍焙’者。‘龍焙’又號‘官焙’,始但有龍鳳、大團二品而已。仁廟朝,伯父君謨名知茶,因進小龍團,為時珍貴,因有大團、小團之別。小龍團見于歐陽文忠公《歸田錄》,至神祖時即‘龍焙’,又時‘密云龍’。‘密云龍’者,其云紋細密,更精絕于小龍團也。”[6](P106)正因為稀少珍貴,所以最受文人推崇。如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記載了一段軼事:“時黃、秦、晁、張皆子瞻門下士,子瞻待之厚,每來必命侍妾朝云取‘密云龍’,家人以此知之。一日,又命取‘密云龍’,家人謂是四學士,窺之,乃明略來謝也。”[7](P519)明略即廖正一,由“密云龍”可以看出蘇軾對廖正一、四學士的器重欣賞。元祐二年,時任秘書省著作佐郎的黃庭堅作《滿庭芳》:“北苑龍團,江南鷹爪,萬里名動京關。碾輕羅細,瓊蕊暖生煙。一種風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凡。纖纖捧,冰瓷瑩玉,金縷鷓鴣斑。相如方病酒,銀瓶蟹眼,波怒濤翻,為扶起尊前,碎玉頹山。飲罷風生兩腋,醒魂到、明月輪邊。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8](P1 327)這首詞的上闋寫出了北苑龍團的珍貴,寫出了茶的名望、氣味。尤其是上闕寫茶是“風流氣味”“冰瓷瑩玉”,而下闕描寫飲酒則是“波怒濤翻”“碎玉頹山”,強烈的對比中顯現出茶之高貴不凡。

再如雙井茶出自江西。雙井茶之聞名得益于歐陽修、黃庭堅等人的褒揚。歐陽修《雙井茶》曰:“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茶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一兩芽。長安富貴王侯家,一啜猶須三日夸。”[9](P141)歐陽修并在《歸田錄》中點評雙井茶:“臘茶出于劍、建,草茶盛于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自景祐已后,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作尤精,囊以紅紗,不過一二兩,以常茶十數斤養之,用辟暑濕之氣,其品遠出日注上,遂為草茶第一。”[9](P226)黃庭堅也在《答陳季常書》中稱贊雙井茶:“雙井前所選,乃家園第一。如公所論,不可解,竊意似南方士人觀國爾。昔有南方一士人,初入都,見縣巷燕支鋪群婢,即嘆息,以為燕趙之絕色;及其游界南北,真見妖麗之姝,遂復尋常爾。豈昔時所見長鷹爪者初至縣巷者乎?今謾寄數兩大爪,然其味乃不甚良也。”[8](P692)黃庭堅在秘書省任職期間寫了《雙井茶送子瞻》《以雙井茶送孔常父》《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揚休》《公擇用前韻嘲戲雙井》《又戲為雙井解嘲》等詩篇歌詠雙井茶。

秘書省文人常年與書為伴,作詩論文時的雅興正好與飲茶時的風流氣味、高雅氣質相契合。如黃庭堅《以雙井茶送孔常父》:“故持茗碗澆舌本,要聽五經如貫珠。心知韻勝舌知膠,何似寶云與真如。”[8](P454)黃庭堅《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揚休》:“家山鷹爪是小草,敢與好賜云龍同。不嫌水厄幸來辱,寒泉湯鼎聽松風,夜堂朱墨小燈籠。惜無纖纖來捧椀,惟倚新詩可傳本。”[8](P484)讀書乏累之時,飲茶還可以助人解困。如張耒詩:“誰降午睡魔,賜茗屠團龍”[10](P64)。而秦觀詩寫道:“故人早歲佩飛霞,故遣長須致茗芽。寒橐遽收諸品玉,午甌初試一團花。著書懶復追鴻漸,辨水時能效易牙。從此道山春困少,黃書剩校兩三家。”[11](P266)此詩是寫老朋友李安上穿著仙人的衣飾風流曠逸,并且派人送來了名茶。貧寒的自己收下了這名玉般的茶,趕緊在午后浸泡,品味茶中的清香。著書時懶得再去追逐名利,品茶時能像易牙那樣辨別水位。在秘書省能夠品嘗這樣的美茶頓時沒有了困乏,自己黃本校對也快完成了任務。再如秦觀的《茶臼》:“靈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茶仙賴君得,睡魔資爾降。”[11](P270)詩人正午時分在房間內十分困倦,這時煮茶的松木散發出的火光照亮了茶爐的鼎窗,睡魔被茶仙降服了。黃庭堅在秘書省任職期間也寫了數首以茶解困的詩篇。元祐元年,時任秘書省校書郎的黃庭堅作《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煎烹三首》其三云:“乳粥瓊糜霧腳回,色香味觸映根來。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繩床過疾雷。”[8](P413)這首詩歌是說烹茶時香味彌漫,而且那烹茶時的聲音如疾雷般閃過床頭,讓那睡魔都來不及掩耳,以夸張、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茶解困、促人清醒的神奇功效。有時正好相反,“北窗高枕鼾如雷,誰遣茶香挽夢回。綠葉玉甌雪花乳,不妨也道八閩來。”[11](P270)元祐元年同為校書郎的黃庭堅與孔武仲皆在秘書省,黃庭堅寫了《以雙井茶送孔常父》:“校經同省并門居,無日不聞公讀書。故持茗椀澆舌本,要聽六經如貫珠。心知韻勝舌知腴,何似寶云與真如。湯餅作魔應午寢,慰公渴夢吞江湖。”[8](P454)“作魔”指睡魔,寫飲茶之后反而催發了睡魔,使孔武仲午寢一夢足以游歷五湖吞并江漢。

文人們可以以茶作為互贈之物。元祐二年,晁補之與張耒初入秘書省為正字,黃庭堅以茶、硯相贈并賦詩送之,晁補之作《初與文潛入館魯直貽詩并茶硯次韻》表示感謝:“洮州石貴雙趙璧,漢水鴨頭如此色。贈酬不鄙亦及我,刻畫無鹽譽傾國。月團聊試金井漪,排遣滯思無立錐。乘風良自興不淺,愁報孟侯無好詩。”[12](P1 288)詩中的“月團”指的是龍團月鳳餅,好茶與金井水相合之后,可以排遣詩人心中凝滯的神思。這是通過寫茶的功用來表達對黃庭堅送茶的感謝。孔武仲也唱和黃庭堅之作,如《和黃魯直送茶二首》其一:“喜君屢致云溪茗,值我正校瑯函書。飲罷清風生肘腋,吟成碧海登明珠。誰能墦間享膏腴,只意林泉身自如。他年遠別歸賀監,乞取茶山比鏡湖。”[13](P101)孔武仲的詩是說在我校書繁瑣無聊之時,您送來了云溪茗茶。飲后頓覺清風撲面,詩思洶涌,如碧海明珠般的詩句連綴而出。后面接著由茶引申出詩人的志趣:身處京城的富貴之地,但我更在意的還是林泉之處。就像當年賀知章一樣,把茶山比作鏡湖,歸隱于此。元祐元年,黃庭堅的舅父李常李公擇把所獲皇帝賞賜的北苑官茶轉送給黃庭堅一部分,黃庭堅作《謝公擇舅分賜茶三首》表示感謝:“外家新賜蒼龍璧,北焙風煙天上來。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夢聽春雷。”“文書滿案惟生睡,夢里鳴鳩喚雨來。乞與降魔大圓鏡,真成破柱作驚雷。”“細題葉字包青箬,割取丘郎春信來。拚洗一春湯餅睡,亦知清夜有蚊雷。”[14](P70)“外家新賜蒼龍璧,北焙風煙天上來”二句寫出了黃庭堅得到“蒼龍”“北焙”這樣的名茶之后欣喜高興之情。在秘書省任職期間,黃庭堅還寫了其他感謝別人送茶的詩作:《謝送碾壑源揀芽》《奉同公擇作揀芽詠》《謝王炳之惠茶》《以小團龍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為戲》《奉謝劉景文送團茶》《以雙井茶送孔常父》《雙井茶送子瞻》《謝人惠茶》等。

有時秘書省文人相聚,飲茶談笑,歡樂無窮。元祐二年,時任秘書省著作佐郎的黃庭堅作《博士王揚休碾密云龍同事十三人飲之戲作》:“亂云蒼璧小盤龍,貢包新樣出元豐。王郎坦腹飯床東,大官分物來婦翁。棘圍深鎖武成宮,談天進士雕虛空。鳴鳩欲雨喚雌雄,南嶺北嶺宮徵同。午窗欲眠視蒙蒙,喜君開包碾春風,注湯官焙香出籠。非君灌頂甘露椀,幾為談天乾舌本。”[14](P196)這首詩是說黃庭堅與秘書省同事王揚休、黃裳等13個人飲密云龍茶,歡聚暢飲,“非君灌頂甘露椀,幾為談天乾舌本”以詼諧的語句寫出了13人高談闊論,若非飲茶潤色幾干舌本的景象。黃裳的次韻之作也同樣詼諧有趣:“密云晚出小團塊,雖得一餅猶為豐。相對幽亭致清話,十三同事皆詩翁。”[12](P2 101)黃裳說像密云龍這樣的名茶,能得到一小塊就感到十分滿足,而且飲此茶之后,人們談興濃厚。“十三同事皆詩翁”形容他們飲茶談笑皆成詩人的歡鬧場景。

有時文人們在飲茶中品茶、斗茶,同樣是熱鬧非凡。元祐元年,李清臣送茶給時任校書郎的黃庭堅,黃庭堅以《謝送碾壑源揀芽》謝之,晁補之則次韻黃庭堅之作:“建安一水去兩水,易較豈如涇與渭。右丞分送天上余,我試比方良有似。月團清潤珍豢羊,葵花瑣細胃與腸。可憐賦罷群玉晚,寧憶睡余雙井香。大勝膠西蘇太守,茶湯不美夸薄酒。”[12](P1 287)詩中的一水、兩水是指文人斗茶,是說秘書省文人斗茶時難以輕易分勝負的熱鬧場景。

因此,秘書省文人的生活中,茶與詩書相伴,他們飲茶、品茶、斗茶,以茶會友,以茶交友,茶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飲食的范疇,成為秘書省文人生活的特定寫照。

二、遠離政治、江湖情思的寄托

茶,產自于山間,來自于原野,詩人在描寫茶的過程中賦予了茶以遠離政治、冀望江湖之情思。

元祐元年九月蘇軾遷翰林學士,元祐二年正月黃庭堅由校書郎遷著作佐郎。其時太后臨朝,舊黨執政,蘇、黃二人在仕途上較為順利。然而元祐二年黃庭堅作的《雙井茶贈蘇子瞻》中表達出了另外一種情調:“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為君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玉堂喻指翰林院,黃庭堅詩歌前兩聯寫在眾人仰慕的翰林院,蘇軾揮毫潑墨,風流瀟灑。第三、四聯則點出了黃庭堅送蘇軾雙井茶的主題。“云腴”語出《神仙傳》,黃庭堅化用前人詩句,云腴代指雙井茶,是以家鄉江南的雙井茶喚起蘇軾的黃州夢,告誡他不要忘記當年的黃州之貶,不如遠離朝堂,重起江湖之思。黃庭堅以送茶為名,憂慮蘇軾之仕途,規勸他不如遠離是非之地。黃庭堅的憂慮并非多余,也并非毫無根據。蘇軾原本被視作舊黨,哲宗即位后,高太后起用舊黨,司馬光盡廢新法。人事方面,元祐元年六月甲寅,有人主張全面清理、打擊新黨人士,而在此背景下蘇軾卻在數月間連升數級,官至翰林學士,所以蘇軾有著“終日歡不足而適有余”的戰戰兢兢之感。而且舊黨內部也相互攻擊,“哲宗即位,宣仁后垂簾同聽政,群賢畢集于朝,專以忠厚不擾為治,和戎偃武,愛民重谷,庶幾嘉祐之風矣。然雖賢者不免以類相從,故當時有洛黨、川黨、朔黨之語。洛黨者,以程正叔侍講為領袖,朱光庭、賈易等為羽翼;川黨者,以蘇子瞻為領袖,呂陶等為羽翼;朔黨者,以劉摯、梁燾、王巖叟、劉安世為領袖,羽翼尤眾。諸黨相攻擊而已。”[15](P78)元祐元年九月司馬光去世,蘇軾與程頤在禮法上的爭論點燃了洛蜀黨爭的導火索,“頤在經筵,多用古禮,蘇軾謂其不近人情,深嫉之,每加玩侮。方司馬光卒先,百官方有慶禮,事畢欲往吊,頤不可,曰:‘子于是曰哭則不歌。’或曰:‘不言歇則不哭。’軾曰:‘此枉死市叔孫通制此禮也。’二人遂成嫌隙。”[16](P439)元祐元年十二月蘇軾奉旨召試學士院,洛黨朱光庭等人則借試題交相攻訐蘇軾,“先生命題,問仁宗、神考之治,光庭遂密疏指摘,以為譏諷,中丞傅堯俞、侍御史王巖叟又從而和之,必欲論罪乃已。明年正月,有旨令執政召逐人面諭,堯俞等至都堂辯論紛然,執政不能屈,至爭于簾前,久而不決,先生亦抗章自明,太皇太后察實無譏諷意,率而存之。”[17](P2 796)蘇軾雖免予處罰,但這樣的經歷讓他心生畏懼,接連請求外任。黃庭堅冷眼旁觀,對“憤疾太深而無和平之氣,攻詆已甚而無調復之方,同異生于愛憎,可否成于好惡”[17](P2 801)的做法極為不滿。元祐元年黃庭堅寫了《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乙宮壁二首》(其一):“風急啼烏未了,雨來戰蟻方酣。真是真非安在,人間北看成南。”[8](P425)這首詩采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元祐初政權更迭、黨派斗爭的混亂局面以及朝廷上見風使舵、明爭暗斗的丑惡現象。在這種背景下,蘇軾牽涉其中。所以黃庭堅作《雙井茶贈蘇子瞻》,實際上是以茶抒情,表達對蘇軾的規勸之意。

黃庭堅在寫《雙井茶贈蘇子瞻》之后,緊接著又寫了《省中烹茶懷子瞻用前韻》:“閤門井不落第二,竟陵谷簾定誤書。思公煮茗共湯鼎,蚯蚓竅生魚眼珠。置身九州之上腴,爭名燄中沃焚如。但恐次山胸壘塊,終便酒舫石魚湖。”詩中“爭名燄中沃焚如”與“終便酒舫石魚湖”對舉,“爭名燄中沃焚如”是說爭名奪利猶如烈焰焚身,“終便酒舫石魚湖”是說“東坡無爭名之病,不用飲茶,而胸中磊塊正須以酒澆之耳”[14](P140),同樣也是在對比中希望蘇軾遠離險惡的官場。

蘇軾在接到黃庭堅的雙井茶后作《黃魯直以詩饋雙井次韻為謝》回謝:“江夏無雙種奇茗,汝陰六一夸新書。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湯生璣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18](P1 382)蘇軾這首詩歌的首聯是說雙井茶珍貴奇異,歐陽修都加以稱贊。次聯則是通過磨好之后不敢付與僮仆的描寫,表達對黃庭堅送茶給自己的感激,珍惜黃庭堅送茶背后的情誼。后半部分則是說自己體弱有病,欲歸東南,游宿太湖,這是蘇軾對黃庭堅規勸自己的回應。同時蘇軾還寫了《次韻黃魯直赤目》:“誦詩得非子夏學,紬史正作丘明書。天公戲人亦薄相,略遣幻翳生明珠。賴君年來屏鮮腴,百千燈光同一如。書成自寫蠅頭表,端就君王覓鏡湖。”[18](P1 383)蘇軾是以賀知章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江湖情思。后來蘇軾在三次上章請求外郡之后,終于在元祐四年三月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遠離了政治斗爭紛雜的都城。可以說,黃庭堅送茶,意在以茶傳情、以茶喻人,蘇軾同樣以茶回應,以茶言情。黃庭堅與蘇軾都將茶與江湖情思、政治感慨融合到一起,從而使茶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三、雅致風流、高潔品性的象征

茶不僅是文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種風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凡”(黃庭堅《滿庭芳》)的高雅之氣,還使茶成為文人精神情感的象征。以茶喻人,以茶傳情,文人們的閑適快樂、憂郁悲愁甚至政治感慨都可以借茶表現出來,在文人筆中,茶寄寓了文人太多的情感意蘊。

《侯鯖錄》記載:“東坡與司馬溫公論茶墨,溫公曰:‘茶與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予曰:‘二物之質誠然,然亦有同者。’公曰:‘謂何?’予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性同也。譬如賢士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韞藏,實無以異。’公笑以為是。”[19](P118)這段材料中,司馬光著重從顏色、輕重、新舊等外在形態方面區分茶、墨,而趙令畤以香、堅為例著重從德操等內在品性方面論述茶、墨的相同之處。由此可見,茶在文人士大夫眼中,相較于其實際功用,更看重其怡養性情、寄寓人格的精神價值。

茶由于“彼美制作妙,俗物難與雙”[11](P270)的高雅風流之味為文人所推崇,茶被視為高潔品性的象征。如秦觀《茶》:“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侵尋發美鬯,猗狔生乳粟。經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11](P270)“嘉木”語出陸羽《茶經》,所以茶有“嘉木英”這樣的雅號,茶的香氣是自然孕育形成的。茶的香氣不比杜衡差,茶的清雅比椒和菊還要令人向往。客人們在廳堂之上,從精致的盒子中取出珍貴的團茶。精致的鼎注滿茶湯,把團茶碾成粉末的聲音如同爆竹那樣清脆。不久散發出迷人的茶香,即使那茶沫也婀娜多姿。飲茶時渾身上下連同衣襟都散發著清香。詩歌最后兩句是說茶具有天然的清香,如果加入香料,反而沖淡了自身的香味,因此要驅除雜類,保持自我之真香。關于此詩的創作年代,《淮海集箋注》并未標明,而《秦觀集編年校注》則歸入元祐年間。元祐年間,秦觀因蘇軾、范純仁等薦先后被授予秘書省校對黃本書籍、秘書省正字,卻因賈易等人聯章累詆而罷,仕途蹉跎,后雖得官,秦觀對賈易等人因黨派之異而“日夜洶洶,作為無當之根、眩惑誣罔之計”[11](P367)的做法極為不滿。“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表面是說茶要排除其他香料來保持自己的清香,實際上也是秦觀在面對黨派傾軋時保持自我品性的書寫。秦觀這首詩通篇寫茶,以茶比喻自己的高潔人格。

同樣的手法也體現在晁補之的《魯直復以詩送茶云愿君飲此勿飲酒次韻》一詩之中。元祐元年時任秘書省校書郎的黃庭堅以團龍茶,并以詩《以小團龍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為戲》贈予時任秘書省正字的晁補之:“我持玄圭與蒼璧,以暗投人渠不識。城南窮巷有佳人,不索賓郎常晏食。赤銅茗椀雨斑斑,銀粟翻光解破顏。上有龍文下棋局,探囊贈君諾已宿。此物已是元豐春,先皇圣功調玉燭。晁子胸中開典禮,平生自期莘與渭。故用澆君磊隗胸,莫令鬢毛雪相似。曲幾團蒲聽煮湯,煎成車聲繞羊腸。雞蘇胡麻留渴羌,不應亂我官焙香。肥如瓠壺鼻雷吼,幸君飲此勿飲酒。”[14](P49)晁補之以《魯直復以詩送茶云愿君飲此勿飲酒次韻》致謝:“相茶真似石韞璧,至精那可皮膚識。溪芽不給萬口須,往往山毛俱入食。云龍正用餉近班,乞與麤官誠靦顏。崇朝一碗坐官局,申旦形清不成宿。平生樂此臭味同,故人貽我情相燭。黃侯發軔日千里,天育收駒自沠渭。車聲出鼎細九盤,如此佳句誰能似。遣試齊民蟹眼湯,扶起醉頭湔腐腸。頗類它時玉川子,破鼻竹林風送香。吾儕幽事動不朽,但讀離騷可無酒。”[12](P1 287)黃、晁二人的詩作皆從茶落筆,都暗含著對對方人品的稱贊。黃庭堅在詩中以“城南窮巷有佳人,不索賓郎常晏食”和“晁子胸中開典禮,平生自期莘與渭”來稱贊晁補之的品性和才學。詩中寫茶的名句是“曲幾團蒲聽煮湯,煎成車聲繞羊腸”,是以羊腸小路上的車輪之聲來形容茶湯翻滾時的聲音,比喻巧妙貼切。晁補之詩中“車聲出鼎細九盤,如此佳句誰能似”兩句回應黃庭堅,是晁補之稱贊黃庭堅以羊腸小路上車輪之聲來形容煮茶聲的奇特想象力,出人意料,奇警而又貼切,這樣奇崛的風格非常人所及。同時晁補之還將茶與人的品性聯系起來,認為這樣的奇崛之句實際上也是黃庭堅桀驁倔強人格的寫照。所以晁補之詩歌兩句“吾儕幽事動不朽,但讀離騷可無酒”,是說黃、晁二人正是有了這樣的品性,才能夠在讀《離騷》時品嘗可以取代酒的有著高雅情趣的茶,茶在詩中成了人格品性的象征。

“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在文人眼中,茶始終與人的品質、氣味緊密相連。宋代秘書省職官由于其職位的清要、心態的優裕,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與茶為伴,他們在飲茶品茗之時,不僅注重茶的自然之本性,享受工作生活中的樂趣,也能夠將茶與自己的人生感受、高潔的品性、政治的感慨相融合,使得飲茶這一普通的飲食行為上升為一種高雅的可言志、可傳情、可喻人的文化活動。宋代秘書省職官在詩歌中對茶的相關題材的描寫,多樣而深刻,不僅使宋詩的題材范圍更加廣闊,也更加貼近日常生活,成為文人情感表達的重要媒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va在线观看|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swag国产精品|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激情影院|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区|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五月天久久综合| 午夜在线不卡|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久久无码av三级|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色综合激情网|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jizz国产在线|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AV老司机AV天堂|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成人国产|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亚洲天堂日本|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久久久黄色片|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亚洲永久视频| 青青久视频| 亚洲熟女偷拍| 毛片久久久|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