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薈
(山西路橋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21)
所謂沖孔灌注樁,即為在泥漿護壁中進行沖擊成孔、并在水下灌入混凝土的一種樁基礎形式。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適用范圍廣,可用于各種復雜地層的施工中,如砂土層、黏土層、填土層等,再加上其施工成本低,故被廣泛使用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1]。但是,該施工技術的施工過程較復雜,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易出現塌孔、彎孔、梅花孔等問題,提高施工成本,故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應熟悉與掌握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并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基于此,該文就橋梁工程施工中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運用展開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灌注樁大致可劃分機械成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兩類。
所謂人工挖孔灌注樁,即采用人工法,進行挖土成孔,制作與放置鋼筋籠,并通過現場澆筑混凝土后所形成的鋼筋混凝土樁。一般情況下,若樁直徑較大,可采用人工挖孔樁,但是在最近幾年中,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與創新,為更好地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出現了機械成孔灌注樁,逐漸取代了人工挖孔灌注樁。
現階段,機械成孔灌注樁大致可劃分為沖擊成孔灌注樁、旋挖成孔灌注樁這兩種類型[2]。
第一,沖擊成孔灌注樁,即采用沖孔樁機,通過沖錘做自由下落運動進入土層中,在孔壁中擠入混合泥漿、泥土、沖碎的巖石,采用泥漿循環清孔方法,將一些碎渣排出孔外,將鋼筋籠置入孔中,現場澆筑混凝土后所形成的樁。盡管沖擊成孔灌注樁的成孔速度較慢,但是該樁的適用性較強,在各種地質條件中,均可使用沖擊成孔灌注樁[3]。當遇到中微風化巖、孤石、夾層等復雜地質時,為確保施工質量與施工進度,大多數情況下,施工單位會選擇使用沖擊成孔灌注樁。
第二,旋挖成孔灌注樁,即鉆桿在電動機牽引下進行轉動,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鉆頭通過回轉將巖土破碎,然后在鉆斗中裝入破碎的巖土,鉆斗在伸縮鉆桿與鉆機提升設備的提升作用下,將土從孔中挖出來,重復以上步驟,不斷進行取土與卸土,直到孔深度達到設計深度為止[4]。在卵石、碎石土、回填土、砂土、黏土、粉土等中,旋挖成孔灌注樁的進孔速度較快,但是若遇到中微風化巖石、夾層、大孤石等時,其進孔速度會變慢,加大進孔難度,旋挖鉆頭易磨損。
某一公路橋梁工程,采用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樁長約50 m,具有1 m、1.5 m、1.8 m三種樁徑,共設有120根樁。通過地質勘察后發現,該橋梁工程施工場地位于河流沖積平原,地質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下伏基巖中,分布有火成巖、沉積巖、泥質粉砂巖、泥巖等,在上覆土層中,分布有淤泥質沙土、淤泥等,結構呈現流塑狀,較松散,提高了沖孔灌注樁的施工難度。其中,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
3.1.1 施工現場
為平穩、安全設置樁基,施工機械設備進場前,施工單位應提前整平處理施工場地,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沉淀池、泥漿處理池的開挖施工進行合理安排。為保證施工安全,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3.1.2 測量放樣
在施工場地附近不受影響的位置處,設置與標記橫向軸線控制點與縱向軸線控制點。根據施工圖紙要求,準確確定沖孔的位置,監理工程師對其進行驗收,通過驗收后,方可設置鋼護筒與安裝樁機。
3.1.3 施工機械設備
在該次沖孔灌注樁施工中,需配置沖樁機,在施工現場制作鋼筋籠,同時利用汽車,向樁孔位置吊裝鋼筋籠,利用商品混凝土制作樁身,并使用水下導管來灌注混凝土[5]。
3.1.4 鋼護筒
在該工程中,利用鋼板加工制作鋼護筒,利用黏土填充與夯實鋼護筒的周邊,鋼護筒的埋設深度應控制在1.5 m左右。
3.1.5 泥漿的制備
在沖孔灌注樁施工之前,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標準與施工要求,對泥漿材料進行合理制備,對泥漿材料的比重進行合理配置。根據施工要求,合理確定泥漿材料各項指標值,其中膠體率不得小于98%,含砂率不得大于2%[6]。但是,在制備泥漿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施工細節:第一,妥善處理多余的泥漿材料,采用特定的輸送管道,在泥漿池中傳送與儲存泥漿材料,保證后續施工的正常進行。第二,嚴格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質量與使用量、施工人員數量,在制備泥漿材料過程中,為加快泥漿材料的制備速度,施工人員應對施工原材料的配合比與質量進行認真檢驗。
3.2.1 護筒的埋設
在鋼護筒的外側焊接加強筋,可提高鋼護筒的強度。利用人工法對護筒坑進行開挖,護筒坑的直徑比護筒的直徑要大0.5 m,同時將上方全部的雜填土均挖除,直到挖至原土層以下0.3 m深度為止。護筒坑坑底應保持平整,同時其坑深度至少要達到150 cm[7]。
3.2.2 泥漿護壁
根據施工現場地質條件與采樣的施工方法,選用合適的泥漿類型。在該公路橋梁工程是中,選用膨潤土作為泥漿制備材料,膨潤土的塑性指數應控制在5~25 mm之間。
3.2.3 沖孔
在樁機就位之前,為保證樁機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應在其底部放置枕木,而在設置枕木過程中,為避免鋼護筒在周邊土體擠壓作用下發生移位與變形,應選擇合理的位置放置枕木[8]。為保證樁機的穩定性,樁孔中心、滑輪邊緣、樁錘中心應重合,應對樁機角度進行合理調整,使其偏差控制在2 cm之內。在進行沖孔過程中,應使用50 cm長度的錘子對土層不斷進行敲擊。若土層為粉質砂土或細砂,在這種情況下,應在該土層中加入一定量的砂礫石、黏土塊,然后進行不斷碰撞與沖擊,制作形成泥漿,可有效保護孔壁。在沖擊施工過程中,樁位中心與沖孔中心應保持重合,以保證泥漿面的穩定。若二者不重合,在這種情況下,應利用片石回填處理原沖孔。當回填片石達到孔上部0.5 m位置處時,開始進行二次沖孔。在碎亂土體沖進過程中,為保證沖孔的質量與效率,避免出現重復破碎,應徹底清除孔中的殘渣。
3.2.4 清孔
采用換漿方法進行清孔,在沖孔確定需終止時,沖進施工需立即停止,并不斷攪動沖孔底部的沉渣,進而第一次清孔施工作業就此結束[9]。對于孔中的殘渣,第一次清孔難以將其完全清除,對樁基的施工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故需進行第二次清孔。在第二次清孔施工作業結束后,施工人員需全面檢查清孔質量與成孔質量,直到孔底沉渣厚度、孔口返漿比重均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開始灌注水下混凝土。
3.2.5 鋼筋籠的制作和安裝
根據相關施工規范與施工要求,正確制作與安裝鋼筋籠。利用成型鋼板制作鋼筋籠,在主筋的內部布設加強筋體系,同時清晰標注主筋的位置,搭接長度至少要達到10 d,雙面滿焊搭接位置。根據施工要求,在鋼筋籠的頂部安裝吊環,外側安裝保護層墊塊[10]。在加工完成鋼筋籠以后,為保證鋼筋籠的加工質量,應嚴格檢查鋼筋籠的各項指標,包括垂直度、間距、直徑等,保證其滿足施工要求。在安裝鋼筋籠過程中,為避免孔壁與鋼筋發生碰撞,鋼筋籠中心與樁孔中心對準后,應緩慢下放鋼筋籠,將其放到樁孔中,然后對其進行固定,并復核其位置。若通過檢查,為避免鋼筋籠在后續施工過程中發生移位,要對鋼筋籠進行第二次加固。
3.2.6 混凝土的灌注
現階段中,施工單位常采用泵壓法、導管法這兩種水下混凝土澆筑方法。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導管法的實用性較強,操作簡單,故其被得到廣泛運用。在利用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需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始灌注量。所以,在初次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如泥漿重量、導管埋置深度等。在下放第一盤混凝土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應控制在1 m左右。將浮球放入導管中,混凝土通過料斗進入導管,泥漿與混凝土通過浮球隔離,浮球在混凝土的推動下向下運動,最后混凝土被擠出導管,然后抬升孔底鉆渣,在混凝土中埋入導管口。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導管埋置深度應控制在3節左右。若混凝土首次灌注量比較大,則鋼筋籠易出現上浮現象,導致鋼筋籠移位。為避免以上現象,應采取有效措施。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不得中途停止,一定要連續灌注。采用繩索法測量灌注的深度,根據計算深度與測量數值,對導管上升速度進行嚴格控制。對孔口進行實時監測,保證孔口不返漿。在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應提高灌注速度,單根樁的灌注時間不得高于8 h,可避免出現塌孔現象。
樁孔中的水位,不得高于地下水位1.5 m,靜水壓力應控制在20 kPa左右。若存在高承壓水頭,致使孔壁坍塌、孔底翻砂,在這種情況下,應將鉆頭提上來,撤離鉆機,回填黏土,停止一段時間后,開始繼續進行施工。若存在強透水層,急速降低孔中的水位,致使孔壁坍塌。在這種情況下,應在樁位周邊壓密注漿,對地基進行加固,然后再開始繼續進行施工。為避免孔壁出現坍塌現象,應根據地層土質情況,對成孔速度與泥漿參數進行合理確定。為避免孔壁受到破壞,對于各個施工工序的施工質量,包括綁扎鋼筋籠、吊裝鋼筋籠、鋼筋籠入孔等,都應加以嚴格控制。若護筒漏水,則會導致護筒底部及其周邊地基土變松軟,出現坍塌現象。為避免出現以上現象,護筒底部至少要進入黏土內部50 cm。
第一,根據施工要求,對樁身進行小應變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如果存在斷樁,應利用地質鉆機進行鉆孔與壓漿處理。孔深應比補強位置深度大1 m。待水泥漿液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一定要進行鉆孔探測,對壓漿效果進行檢查。第二,嚴格根據施工操作要求,進行混凝土的灌注,平穩、勻速提升導管。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斷樁現象,一定要及時處理。第三,為更好地指導導管提升,應為測探工作人員提供更多的專業技術培訓機會。
如果在地質中存在溶洞,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施工機械設備中,將防卡環安裝在沖擊錘上。第二,在溶洞中,若充填滿泥沙,應提高泥漿比重,然后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施工,如果泥沙沒有填充滿溶洞,應選用與巖層硬度差不多的片石回填溶洞,然后開始復打沖孔。第三,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為保護溶洞部位孔壁,導管口應避開溶洞部位。
根據鉆渣樣本,對水下障礙物的性質進行確定,可先采用十字沖擊錐擊碎障礙物,然后利用回瓣式沖抓錐抓起碎渣。
為保證鉆進過程的穩定性,降低回鉆阻力,降低擴孔系數,方便清理孔底沉渣,避免孔壁坍塌,可采用雙腰帶翼狀鉆頭,確定合理的鉆頭直徑。
綜上所述,在我國公路橋梁樁基施工中,沖孔灌注樁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樁基形式。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施工效率高、施工工藝簡單,但是其施工質量的控制難度較高。在沖孔灌注樁施工現場中,因施工場地地質條件比較復雜,施工中常遇到難以控制的因素,難以獲得理想的施工效果。為解決以上問題,施工單位應熟悉與掌握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并制定相應有效的施工質量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