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瑣談
——以古代文學方向為例

2023-03-21 06:49:58魯小俊王亞文
寫作 2023年1期
關鍵詞:文本研究

魯小俊 王亞文

本科生為什么要寫畢業(yè)論文?這個問題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為這是學位制度的要求。拋開制度要求不談,這個問題也確是不少同學疑惑的——多數(shù)人將來并不從事學術事業(yè),為什么畢業(yè)還須寫一篇學術論文?

這涉及本科學習的定位。不妨回望歷史,看看古代的書院。大致而言,書院有專門應對科舉考試的,相當于現(xiàn)在的培訓機構;也有以學術研究為主業(yè)的,與現(xiàn)代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比較接近。后一類書院中,從事學術研究的主體,一是山長,二是生徒。山長自然是職業(yè)學者,生徒在書院學習階段,也可算作寬泛意義上的職業(yè)學者。他們產(chǎn)出的學術成果,主要形式就是“論文”。例如晚清成都尊經(jīng)書院刊刻的《蜀秀集》等課藝總集,收錄了楊銳、廖登廷、宋育仁、傅世洵、丁樹誠等生徒的作品。書院職業(yè)學者的經(jīng)歷,是這些生徒學術生涯和社會生活的起點①魯小俊:《清代書院的職業(yè)學者及其貢獻》,《人民論壇》2019年第22期。。由此來看,現(xiàn)在的本科生與書院生徒一樣,也可算是職業(yè)學者。職業(yè)學者從事學術研究,并以畢業(yè)論文作為階段學業(yè)的一項總結,自是應有之義。

一、什么是好論文

從篇幅上講,除去研究綜述、思路方法、參考文獻等部分,本科畢業(yè)論文的主干體量,與目前主流期刊上的論文大致相當。而一篇優(yōu)秀的本科畢業(yè)論文,也是應該達到期刊發(fā)表要求的。因此,我們可以期刊論文為對標對象,看看什么是好論文。大致說來,好論文應當有所創(chuàng)新、能夠推進學術,具體的創(chuàng)新點,或在觀點,或在資料,或在方法,或在角度。

(一)以觀點見長

一些長期被接受的學術論斷,往往有其產(chǎn)生的特殊語境。時過境遷,這些論斷是否還能成立?最初語境與今日語境,其間有怎樣的差異?這些問題值得審視。一篇論文,若能揭示已有論斷的偏頗或失誤,或?qū)ψ畛跽Z境作“了解之同情”式的闡發(fā),或在新的學術語境中重申已有論斷,都是有價值的。

例如,李白是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這早已成為共識。而這樣的共識能否成立?劉寧《李白是浪漫詩人嗎?——反思中國20 世紀對李白的浪漫主義解讀》(《文學遺產(chǎn)》2008 年第3 期)指出,“李白是浪漫詩人”這一論斷,主要是受到歐美浪漫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批評的影響;浪漫文學經(jīng)驗和浪漫主義批評視角,對于理解李白詩歌藝術有積極意義也有局限性。此文重新檢視看似理所當然的論斷,可以說是以觀點見長的典型案例。再如,古代小說研究中有索隱一派,尤以《紅樓夢》索隱最具代表性。主流的意見認為索隱派捕風捉影,多無實證依據(jù),研究方法也漏洞百出。溫慶新《“微言大義”與古代小說評點的索隱闡釋》(《中國文學批評》2022 年第3 期)則認為,“微言大義”式索隱促使小說文本信息得到意義無窮的長時段、多角度闡發(fā),是一種具有顯著創(chuàng)造性見解的闡釋模式。此文揭示了索隱闡釋的正面價值,對于重新認識古代小說批評具有啟發(fā)意義。

強調(diào)以觀點見長,倒不是鼓勵“反彈琵琶”。無論是觀點翻新還是重申舊說,仍以言之成理為要義。例如,魯迅“唐人始有意為小說”之說,早已成為小說史的一個常識。但由于唐代小說自身的豐富性,更由于古代小說的多樣性和特殊性,這一命題仍有商榷的空間。有鑒于此,由劉勇強主持,陳文新和程國賦做過一次對話《“唐人始有意為小說”對嗎?》(《光明日報》2016 年4 月28 日第16 版)。陳文新認為這個命題不能成立,程國賦則認為只有這個命題才與唐傳奇的卓越成就相稱。陳、程對話的價值不在于觀點的“正確性”,而在于具體的剖析、闡釋、論證。換言之,觀點只是表象,其間的問題意識、論證思路才是論文寫作的要義。

(二)以材料見長

寫論文往往會用到兩種材料,一種是常見的,一種是稀見的。說到以材料見長,也許有人會認為,只有使用稀見材料,包括新發(fā)現(xiàn)的材料,才算有所創(chuàng)新。事實上并不完全如此。稀見材料或者新材料,固然可能會提供新的學術生長點。但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可遇不可求,稀見材料用多了也就成為常見材料。從常見材料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應該是學術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

這方面的實踐,可舉《儒林外史》人物原型研究為例。近年來,鄭志良、井玉貴、葉楚炎等學者,發(fā)掘了不少小說人物與歷史人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這些新的發(fā)掘,當然要靠材料的支持。而材料來自哪里呢?有時候需要依靠稀見材料,如葉楚炎《新見〈懌堂詩鈔〉作者與吳敬梓關系考論——兼論〈儒林外史〉人物原型》(《文獻》2019 年第2 期),重點利用的是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懌堂詩鈔》,由此發(fā)現(xiàn)余夔的原型是涂逢豫。但更多的時候,這類研究所用的是常見材料。如葉楚炎《權勿用原型為全祖望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荀枚原型為袁枚考》(《明清小說研究》2019年第3期),其中重點用到的全祖望的材料、袁枚的材料都比較常見。為什么常見材料中也能夠發(fā)現(xiàn)新問題?這得益于對小說原著的細讀,也得益于對詩文、方志等史料的涉獵。最關鍵的是,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知識點之間發(fā)生了碰撞和連接。

以材料見長的論文,如果能有所“升華”,即不僅討論具體問題,也揭示其中的規(guī)律或價值,論文往往更有指引和示范意義。仍以《儒林外史》人物原型研究為例,鄭志良《〈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及其意義——以蘧公孫、趙雪齋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2017 年第1 期),在考察了幾個小說人物原型之后指出,原型研究的意義在于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小說的構思藝術,諸如空間挪移、時間明暗、刪繁就簡、虛實相映等等。這樣的“升華”,對于論文的信息含量是很有價值的擴充。

即便是考證人物生卒年,這種看起來一是一、二是二的論文,也是可以“升華”的。考證生卒年,往往只是厘清了一個或若干具體問題,而且多是小問題。寫這類論文,當然是有價值的,澄清事實本身就是價值。而如果能在考辨事實的基礎上,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這篇論文就更有價值。例如陳慶元《明代作家徐生卒年詳考——兼談作家生卒年考證方法》(《文學遺產(chǎn)》2011年第2期),在考證徐生卒年的基礎上,總結出考證原則和方法:首先,必須重視作家本人作品的證據(jù);其次,是作家友人作品的證據(jù);其三,是版本的證據(jù);其四,“正史”和其他史料的采證,必須加以辨證。又如朱則杰的《〈清詩考證〉前兩編訂補——兼談人物生卒年研究的若干問題與方法》(《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提到的“人物生卒年研究的若干問題與方法”,涉及人才培養(yǎng)、團隊建設、數(shù)據(jù)庫建設等多方面。這類以材料見長的論文,既考辨、梳理基本事實,又總結出具有普適性的問題,其寫法值得借鑒。

(三)以方法見長

畢業(yè)論文通常有一個版塊,要求寫出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就古代文學方向而言,常用的有基于邏輯學的方法、基于歷史學的方法、基于現(xiàn)代科技的方法等①李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19-273頁。。如果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開拓性,或者用常見方法得出了新的見解,這樣的論文也很有價值。

例如,《紅樓夢》研究中有個分支叫做“曹學”,專門研究曹雪芹及其家世。過去研究曹學主要依靠的是紙本文獻,“大數(shù)據(jù)時代”涌現(xiàn)了海量的電子文獻資源,“e-考據(jù)”應運而生。黃一農(nóng)《e-考據(jù)時代的新曹學研究:以曹振彥生平為例》(《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以曹振彥生平為切入點,通過“e-考據(jù)”方法,描摹出曹家于清初崛起的歷史圖像。作為一種研究方法,“e-考據(jù)”也遭到一些質(zhì)疑,但不可否認它對傳統(tǒng)考據(jù)方法有所突破。

新方法的運用,對于學術研究往往具有明顯的推進作用。王兆鵬、郁玉英《宋詞經(jīng)典名篇的定量考察》(《文學評論》2008年第6期),選取五種可考性資料,根據(jù)社會統(tǒng)計學原理,綜合不同詞作的影響力指數(shù)來確認宋詞經(jīng)典名篇。像這樣將統(tǒng)計學的方法引入文學研究,得出來的一些結論,也容易具有客觀性。關于這方面的討論,數(shù)學專業(yè)出身的古代文學教授陳大康《文學研究融入數(shù)學思想方法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6期),談到對概念內(nèi)涵清楚而外延不明確的文學史問題,需要借助模糊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求解;精細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能夠展示文學史上文體的起伏態(tài)勢等話題。在現(xiàn)今新文科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之下,突破傳統(tǒng)的文理分科,借鑒和引入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充分的可行性。

(四)以角度見長

有些研究對象,或者討論的話題,屬于老生常談,似乎很難說出什么新意。但如果換個角度,從一些別人沒有注意過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即便是老話題,也可以出新意,“旁敲側擊”可能會有意外收獲。

例如,關于百回本《西游記》的作者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最主要的爭議是《西游記》是否為吳承恩所寫,相關證實或證偽的論文已有不少。陳大康《〈西游記〉非吳承恩作別解》(《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不是考證文章,而是根據(jù)吳承恩為追悼父親而寫的《先府君墓志銘》做了一番推理。一方面,父親的入贅經(jīng)歷是吳承恩無法排遣的隱痛;另一方面,“招女婿”在《西游記》中多次出現(xiàn)。問題來了:吳承恩會設計出這許多招女婿情節(jié),并輕慢地譏笑與挖苦嗎?這篇論文沒有提供關于作者問題的“硬證據(jù)”,結論能否成立還可以商榷,但這個思考的角度很有啟發(fā)性。再如,《儒林外史》和《紅樓夢》都是經(jīng)典名著,相關論文汗牛充棟。但很少有人從《儒林外史》的角度論《紅樓夢》,或從《紅樓夢》的角度論《儒林外史》。陳文新《假如吳敬梓來評〈紅樓夢〉,他會怎么說?》(《名作欣賞》2021 年第16 期)和《假如曹雪芹來評〈儒林外史〉,他會怎么說》(《紅樓夢學刊》2022 年第4期),分別站在一部名著的角度,審視同時代的另一部名著,從而揭示了兩部名著的品格差異,以及傳播接受中的一些有趣問題。

關于論文的切入角度,特別應該提到“以小見大”的寫法。這種寫法的優(yōu)勢在于入口小,出口大,放得開,收得住。譬如要論宋代文化,直接以“宋代文化研究”為題,至少得寫一本書才能把問題說清楚。但如果選取一個小的切入點,一篇論文也可以談宋代文化,沈金浩《“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蘊涵》(《中國社會科學》2007 年第1 期)就是這樣的典型。在宋代文人的筆下,杖是一個經(jīng)常被言及的對象。中國文人的杖,也儲存著一部文學史、審美觀念史、人生哲學史。此文選取拐杖作為論述角度,也就把握住了認識宋代文化的鑰匙。

總之,觀點、材料、方法、角度等任何一項,只要有所創(chuàng)新,這篇論文就是有價值的。再加上合理的論證、恰當?shù)谋硎觯涂梢詫懗鲆黄獌?yōu)秀的論文。

二、好論文哪里來

好論文哪里來?或者說如何寫出好論文?至少有四條路徑,即細讀文本、爬梳資料、跨文本意識、跨學科思維。這里以寫作《水滸傳》研究的論文為例略作闡發(fā)。

(一)細讀文本

研究一部作品,自然以熟悉作品文本為基本前提。選取《水滸傳》為題目,對于本科生來說,需要細讀的文本首選通行本,即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等刊行的整理本。完成一篇合格的畢業(yè)論文,單以整理本為閱讀對象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對論文質(zhì)量有更高的要求,僅閱讀通行本是不夠的,有必要熟悉《水滸傳》的多種重要版本。版本之間的變化或差異,既是深入理解文本和意蘊的基礎,也可以是論文寫作的切入點。關于《水滸傳》的版本,可以參考鄧雷《〈水滸傳〉版本知見錄》(鳳凰出版社2017 年版),這是目錄學的指引;還可參考劉世德和程魯潔編的《〈水滸傳〉稀見版本匯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年版),該匯編收錄《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鐘伯敬先生批評水滸傳》《忠義水滸全書》《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等版本,這是主要文本的匯輯。

若要比較版本之間的差異,可利用周文業(yè)制作的“五大名著比對本”。該比對本有“分欄比對”和“逐行比對”兩種方式,研究者可先利用分欄比對,看出這些版本的大致差異;發(fā)現(xiàn)問題需要仔細研究,再看逐行逐字比對本。“五大名著比對本”未正式出版,但在學界流傳較廣,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引用的時候則需注意核查紙本原著。此外,《水滸傳》有余象斗、李卓吾、金圣嘆、王望如等各家評點,所謂細讀文本,也應將這些評點包括在內(nèi)。陳曦鐘、侯忠義、魯玉川輯校的《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將主要評點匯為一編,很有參考價值。

(二)爬梳資料

如果說文本是“教材”,資料則是“教輔”,教材教輔相結合,寫出的論文才能有廣度和深度。關于《水滸傳》的資料,前人做過很多工作,有馬蹄疾輯錄的《水滸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80 年版)和朱一玄編的《水滸傳資料匯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等專書。至于訂補性質(zhì)的論文,如王麗娟《〈水滸傳資料匯編〉失誤舉例——兼論資料匯編的一些理論問題》(《明清小說研究》2016 年第2期),也值得關注。需要注意的是,資料匯編可以給論文寫作提供極大的便利,但在引用其中的資料時,如果能用一手材料,還是要盡量去查原書(同時需在參考文獻中列出資料匯編,以示受益于匯編的索引之功);實在無法查到原書時,方可以資料匯編為依據(jù)。另外,前人所做的《水滸傳》資料匯編,收錄時段以“五四”為下限;限于當時的條件,還有很多資料未能經(jīng)眼。例如晚清民國報刊上的《水滸傳》資料,大多沒有收錄進來。現(xiàn)今可以通過晚清民國報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大成老舊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鉤沉出若干《水滸傳》資料,這對前人所做匯編是一個補充。有些研究成果如宋瑞《晚清民國報刊中宋江形象的重塑》(《菏澤學院學報》2021 年第3 期),這篇本科生撰寫的論文,就得益于作者對晚清民國報刊資料的廣泛搜集。

當然,寫作《水滸傳》的論文,僅僅借助《水滸傳》文本和資料可能還不夠,有時還需要將視野延伸至整個古代小說、戲曲甚至更廣的領域。這就需要借助目錄書,去查找哪些作品跟《水滸傳》有關聯(lián),然后再去閱讀相關作品。如石昌渝主編的《中國古代小說總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編的《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0年版)、李修生主編的《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版)等,在這些目錄書提供的大背景下閱讀《水滸傳》,可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或者,跳出《水滸傳》,將整個水滸文化納入研究視野,也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獲。如元雜劇黑旋風戲有劇目多達12 種,有研究者把這些黑旋風戲全都算作水滸戲,據(jù)此稱贊元代水滸李逵戲發(fā)達。董國炎《論元雜劇黑旋風戲多數(shù)不是水滸戲》(《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 年第6 期)則指出,多數(shù)黑旋風戲其實是調(diào)侃嘲諷一個綽號黑旋風的土財主,他冒充文人以獲取“儒戶不當差”的好處,與李逵沒有關系。像這樣的論文,得益于水滸文化、古代戲曲的資料背景。要之,資料的爬梳無窮盡,寫作的靈感也蘊藏在這無窮盡的資料當中。

(三)跨文本意識

有些本科生寫論文,總覺得思路打不開。這可能緣于就研究對象談研究對象,缺少縱橫比較的思維習慣。嘗試打開視野,將其他文本拿來做比較,也許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話題。具體到《水滸傳》,除了《三國演義》《金瓶梅》《蕩寇志》等性質(zhì)接近或有明顯關聯(lián)的文本,還有哪些文本可以與它做比較呢?

《儒林外史》跟《水滸傳》似乎沒有什么關聯(lián),這是兩部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小說。但如果心細如發(fā),也能發(fā)現(xiàn)兩個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樊慶彥、司若蘭《“亂自上作”與“儒自下毀”——〈水滸傳〉與〈儒林外史〉中的“四進”開篇及其文化意蘊》(《齊魯學刊》2021 年第2 期)指出,《儒林外史》篇法仿《水滸傳》,其開篇出場的周進和范進,顯然是從《水滸傳》王進與史進師徒二人演化而來,“四進”的命名分別表達了兩書作者“亂自上作”與“儒自下毀”的儒學觀。

不僅明清小說與《水滸傳》有關聯(lián),現(xiàn)代作品也可能與之相關。魯迅的短篇小說《在酒樓上》,跟《水滸傳》似乎八竿子打不著。但陳藝璇《互文視域下的魯迅小說〈在酒樓上〉與〈水滸傳〉林沖故事》(《東岳論叢》2022年第7期)卻發(fā)現(xiàn),《在酒樓上》與《水滸傳》林沖故事構成互文性關聯(lián),其互文關系不僅建立在文本表層,如環(huán)境描寫和敘事結構方面,也根植于文本深層,即呂緯甫、“我”、林沖以及魯迅四人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上。該文致力于揭示的,就是《在酒樓上》隱藏的《水滸傳》文本。諸如此類的跨文本比較,出人意料又言之有理。這需要廣泛的閱讀、長期的積淀,同時也離不開靈光一現(xiàn)的“頓悟”,以及細致嚴密的邏輯推理。

(四)跨學科思維

在本學科的論文寫作中,借鑒其他學科的學理、知識或方法,也常常能夠別開生面。甚至有可能更準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來面目,因為學問本身是沒有學科分野的,學科的劃分只是為了學習和研究之便,跨學科研究實際上是向原生狀態(tài)的回歸。

例如,站在宗教的立場看《水滸傳》,可以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的諸多面相。具體來說,它與禪宗有關,項裕榮《〈水滸傳〉與禪宗叢林制度》(《文史哲》2017 年第4 期)討論的就是,禪宗文化在《水滸傳》中成為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全息文化景觀”。它還與民間宗教、民間武裝有聯(lián)系,紀德君《〈水滸傳〉宗教描寫新論》(《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1 期)發(fā)現(xiàn),《水滸傳》的宗教描寫,是對民間武裝與宗教結緣狀況的藝術表現(xiàn);張同勝《〈水滸傳〉的宗教記憶:白蓮教的敘述與想象》(《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年第1 期)則明確指出,《水滸傳》文本敘事中的宗教既不是正統(tǒng)的道教或佛教,也不是儒、釋、道三教合一,其實質(zhì)是民間宗教白蓮教。當然,將《水滸傳》與宗教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單從藝術特色的角度立論,如吳光正《容與堂本〈水滸傳〉的宗教敘事及其悖論》(《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第3期),論述的就是小說宗教敘事的主要特征。

從跨學科的角度寫《水滸傳》的論文,可“跨”的學科還有很多。如《水滸傳》寫到了各種類型的司法案例,可以對其做法學解讀;寫到了社會多個階層的日常生活,可以對其做經(jīng)濟學的分析;寫到了從朝廷到江湖的組織構架、運作方式,可以對其做政治學、社會學闡釋。梁啟超說:“善為史者,偏能于非事實中覓出事實。”①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頁。他提倡從虛構作品中發(fā)現(xiàn)非虛構內(nèi)容。瞿同祖分析法律與社會時說:“條文的規(guī)定是一回事,法律的實施又是一回事。”②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頁。至于法律具體是如何實施的,也可以從小說中尋找史料。由此可見,從跨學科出發(fā),文學類論文也具有廣闊的寫作空間。

概言之,寫好一篇本科畢業(yè)論文,需要細讀文本、爬梳史料,有時還需要具有跨本文意識、跨學科思維。所謂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往往就在上述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

三、幾個常見問題

前面討論的是相對比較抽象、宏觀的話題。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寫作,還有幾個具體問題需要注意,涉及模仿前人、查找文獻、文字表述等方面。

(一)模仿前人

提出了問題,也搜集了材料,如何組織成篇?對于一位寫作者來講,若能有幾個對標的典范以供模仿,是寫出好作品的方便法門。

模仿前人,其實也是古代寫作教學的常見路徑。以晚清武昌經(jīng)心書院為例,《經(jīng)心書院續(xù)集》是該書院刊行的一種生徒課藝總集。其中有大量擬作,題目如《擬張茂先勵志詩》《擬謝(登池上樓等四首)》《擬江總修心賦》《擬張文獻公白羽扇賦》《擬杜詠懷古跡》《擬元次山惡圓惡曲》《擬韓退之五箴》《擬白居易動靜交相養(yǎng)賦》《擬蘇子瞻前赤壁賦》等③譚獻編:《經(jīng)心書院續(xù)集》,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書院山長擬這些題目,以張華、謝靈運、江總、張九齡、杜甫、元結、韓愈、白居易、蘇軾等古代大家名家為模仿對象,意在讓生徒取法乎上。今天從事寫作的初學者,同樣需要模仿優(yōu)秀作品,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寫作經(jīng)驗。

具體到本科畢業(yè)論文,如何選擇模仿的對象?當代著名學者的代表性論文、重要期刊上的高被引論文,都是不錯的選擇。關于模仿,有一個常見問題需要注意,即有些同學喜歡模仿文學史教材來寫論文,這種做法是否合適?

所謂“文各有體”,撰寫論文和編寫教材其實有不同的指向。教材編寫的要旨,在于直觀而清晰地呈現(xiàn)知識點。以李白和杜甫為例,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和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分別是這樣安排結構的:

表1 文學史教材章節(jié)設置

由上表可知,兩部通行教材關于李白和杜甫的結構安排,不外乎是作家的生平和思想、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作品的藝術成就、作品的地位和影響等幾個版塊。教材的這種結構安排,便于學生把握知識要點,了解作家作品概況,其主導指向在于“教學”。

但學術論文不宜按照這個模式來寫,因為論文的目標在于“創(chuàng)新”而非“教學”。對此,張劍《范浚詩歌的多元視角》開篇提出:

受長期文學史訓練的影響,古代文學研究逐漸形成了一套固定模式和“規(guī)定動作”,如研究作家作品,一般是先介紹時代和作家生平,然后分門別類地介紹其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然后再從體裁、結構、修辭手法、語言等方面介紹其藝術特點,最后總結其文學史地位,簡明有效但也容易千人一面;因此許多學者更愿意在“自選動作”上下功夫,以實現(xiàn)學術創(chuàng)新和自我超越。①張劍:《范浚詩歌的多元視角》,《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2期。

所謂“規(guī)定動作”,適合編寫教材;“自選動作”,適合撰寫論文。《范浚詩歌的多元視角》即用一節(jié)完成“規(guī)定動作”(關于范浚及其詩歌的一般性描述),其余各節(jié)致力于多元化的“自選動作”(為何而隱、看人遠看云近、雨與晴、兩種春、怎樣學唐、不是江湖亦非江西、多元視角的意義),對若干有特色的問題做了挖掘和分析。其中的“規(guī)定動作”是鋪墊,后幾節(jié)的“自選動作”是創(chuàng)新。學術論文的寫作,也宜以“自選動作”為主體,避免作者的創(chuàng)見淹沒在“規(guī)定動作”中而難以彰顯。

(二)查找文獻

確定一個選題,需要對相關的研究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如果一個選題很有價值,作者也很感興趣,但前人已經(jīng)研究得很充分了,很難再有推進和突破,這樣的選題也是不適合寫論文的(除非是寫研究述評)。對于一個選題,如何知道它的相關研究情況?除了網(wǎng)絡檢索之外,有兩種文獻值得關注。

其一是綜述性論文,尤其是名家寫的研究綜述。例如沈伯俊和金文京《中國和日本:〈三國演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文藝研究》2006年第4期)、陳文新和潘志剛《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孔學堂》2018 年第3 期)、吳承學《明清詩文研究七十年》(《文學遺產(chǎn)》2019 年第5 期)、尚永亮《近二十年唐詩研究述論》(《文史哲》2021年第3期)、陳才訓《唐代小說研究七十年——以研究的維度與問題為考察中心》(《文學遺產(chǎn)》2022年第4期)、車文明《近十年戲曲文物研究的成就、不足與展望》(《文學遺產(chǎn)》2022年第5期)等等。這類論文,或關涉一部作品,或關涉一種文體,或關涉學科全局,既回顧研究歷程,也思考存在問題,還展望研究前景,對于后來者把握研究方向,具有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的作用。

其二是研究性論文的綜述部分和參考文獻。刊物上正式發(fā)表的論文,大多會有一段研究綜述,介紹本選題已有的研究情況。這段研究綜述,可能在論文的開頭,也可能在前幾個(多為第一個)注釋里。例如吳真《晚明“莊子嘆骷髏”主題文學流變考》(《文學遺產(chǎn)》2019 年第2 期),在注釋中概述“莊子嘆骷髏”的研究成果,提及康保成、衣若芬、周裕鍇、Wilt L.Idema(伊維德)等人的論著。這相當于提供了一個索引,若準備寫這個選題的論文,可以按圖索驥查閱文獻,從而在前人的基礎上延伸拓新。

(三)文字表述

對于本科生而言,文字表述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學術創(chuàng)新。因為本科生將來大多不從事學術研究,但他們在工作中極有可能要跟文字打交道。用明白曉暢的語言,寫出一篇文通字順的畢業(yè)論文,當是本科階段最后一次寫作訓練機會。

最常見的表述問題是西化句式。三十多年前,余光中《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tài)與變態(tài)》就談過這個問題。文中說:“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目前最流行的萬能動詞,是‘作出’和‘進行’,惡勢力之大,幾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規(guī)動詞。”“目前西化的趨勢,是在原來可以用主動語氣的場合改用被動語氣。”文中舉例:“心理學家在老鼠身上進行試驗”,就不如“心理學家用老鼠來做試驗(或:心理學家用老鼠試驗)”;“他被升為營長”,也不如“他升為營長”①余光中:《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tài)與變態(tài)》,《明報月刊》1987年10月。。諸如此類的問題,現(xiàn)今仍然隨處可見,畢業(yè)論文也不例外。

表述方面的又一個常見問題,是引言式摘要。論文的摘要部分,應該是對全文主要內(nèi)容、核心觀點的介紹。讀者通過摘要能夠把握全文要義,這樣的摘要才是合格的。而引言式摘要往往只介紹研究背景、研究目標,讀者只能由此了解論文的寫作動機,無法獲取全文內(nèi)容的關鍵信息。簡言之,引言式摘要可以放在開頭一段,但不宜放在摘要部分。早些年的學術刊物,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導致引言式摘要比較常見。例如魯小俊《〈中國文學編年史〉抽樣分析》的摘要:

十八卷本《中國文學編年史》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文學編年著作。該書的總體特點可以由隨機抽取的兩個時間點——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和嘉慶元年丙辰(1796)——窺知一二。①魯小俊:《〈中國文學編年史〉抽樣分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第2期。

這篇摘要只提供了部分信息——抽取的樣本是什么,最關鍵的信息——該書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并沒有呈現(xiàn)出來。按照合格的摘要寫法,可修訂如下:

十八卷本《中國文學編年史》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文學編年著作。隨機抽取兩個時間點——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和嘉慶元年丙辰(1796),從史實收錄情況、作家收錄情況、文獻使用情況三方面作分析,可知該書的總體特點:以作家和作品為中心,兼顧社會文化背景、文學批評、文學傳播;不僅關注著名作家,也關注眾多“小作家”,注重對作家生平事跡的考訂辨誤;重視文獻普查,使用了大量未經(jīng)整理的非常見文獻。

由此也可知道,要想學習摘要的寫法,最近幾年的學術刊物因為比較強調(diào)規(guī)范,更有參考價值。

除了前文談到的幾個方面,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還有些常見的共性問題。諸如引用他人成果沒有注明,可能是有意為之,也可能是無心之誤;引文不當,未能正確反映原作者的意圖;所引研究論著質(zhì)量不高,拉低了論文的學術水準;參考文獻數(shù)量過少,學術論文寫成了讀后感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有的稍加注意即可,更多的則有賴于日常的學術積累和寫作訓練。

總之,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是一項實踐性強的教學活動。本文所談的什么是好論文、好論文從哪里來、幾個常見問題等內(nèi)容,也只是基于個人經(jīng)驗的判斷和總結,必然會掛一漏萬、言不及義,方家哂之可也。論文寫作面臨的各種問題,還有待作者在實踐中體會和摸索。

猜你喜歡
文本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nèi)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啪啪国产视频|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1|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综合久久五月天|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女人18毛片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网国产|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免费| 色婷婷视频在线| 男女男精品视频|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亚洲av无码人妻|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久久www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制服丝袜 91视频|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4|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狠狠干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91青草视频| 日本精品影院| 澳门av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久久伊人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噜噜噜综合亚洲|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色婷婷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