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彬
(馬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安徽馬鞍山 243000)
對于“六熟悉”工作,各單位均有明確而具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制度,但是實際完成效果卻參差不齊,存在重視程度不高、工作開展不深不細、展開方法不因地制宜、無法為預案制作提供有效依據等問題。
“六熟悉”工作除了在熟悉過程中要對道路、水源以及重點單位內部建筑情況的了解,還要對道路水源、重點單位的消火栓分布、建筑消防設施完好情況以及火災危險重點部位情況全面掌握,做到心中有數。以廠房為例,在熟悉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該廠房的使用性質、耐火等級,還要知曉廠房設置的消防設施,存在的火災危險性、危害程度,廠區的重要危險源、重點部位,廠方管理部門是否建立應急預案,發生火災后指揮員的初戰處置方式等方面。
目前,“六熟悉”工作沒有系統性地形成一個框架及標準,對指揮員這方面能力培訓及考評機制尚未建立,部分指戰員對“六熟悉”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認為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開展重復無用的熟悉,更甚還有一些基層消防站將“六熟悉”作為調節訓練工作的一種減壓方式,或者“走馬觀花”,很多需要熟悉的重要內容一帶而過,只注重完成單位數量,匆匆完成基本臺賬、應付了事。
消防站日常在對重點單位開展“六熟悉”的同時,可以科學高效地實現對單位的熟悉了解,并為滅火救援行動提供數據支撐,過程中需對單位基本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如人員數量、使用性質、建筑結構、毗鄰建筑等信息,“六熟悉”記錄表可以為戰術制訂提供基本的側重點。而對單位消防組織的記錄有助于了解重點單位消防力量的部署,可以在滅火救援戰斗中進行更科學的分工,并且有助于日常工作聯系。對重點單位重點部位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制訂可行度高的滅火救援預案,在滅火救援戰斗中有助于有效把握危險源,控制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重點單位的“六熟悉”工作還包括對主要消防設施的熟悉和了解,對消防設施的熟悉不僅僅是了解和認識,更重要的是“會用”和“能知”。
首先,參加熟悉的人員應為消防站全體人員,盡可能讓每名消防人員對轄區每家重點單位熟悉。其次,每家單位熟悉前,應電話聯系該單位負責人,確定一位熟悉本單位情況、生產工藝、消防設施的工作人員跟隨,最好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再次,熟悉前準備好防火檢查記錄表、“六熟悉”登記表、原先制定的預案、空白紙(用來畫圖)、攝像工具(手機、照相機均可)、一輛消防車重型水罐車(高噴、舉高也可,根據情況)、無人機(航拍)等。最后,“六熟悉”可以采取先室外后室內的順序進行,室外部分主要確認該單位圍欄外道路是否設有市政消火栓,單位內部室外消火栓、數量、位置、壓力、完好情況,再依次從消防車通道(有些建筑涉及環形)、轉彎半徑、登高面、回車場、建筑水泵接合器等方面進行平面圖定位測試標記;室內部分主要包括樓層高低、建筑耐火等級、消防設施等情況,特別是樓梯間以及消防電梯的基本測試。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熟悉掌握重點單位附近水源和室外消火栓的數量及位置,在火災現場第一時間找到消火栓為消防車供水,要明確一些缺乏管理的地方建筑室外消火栓是否有水。消火栓的某些測試參數不需要每個人完全掌握,但是消火栓的供水能力必須實時掌握,在“六熟悉”過程中要對室外消火栓做一個基本的測試,以驗證其是否有水,同時采用交流提問的方式幫助消防員們更好地掌握室外消火栓的分類、組成及供水能力[1]。在滅火救援戰斗中一旦使用消火栓供水,現場指揮員和供水小組要能確保已連接使用的消火栓能夠滿足火場供水需求。
(2)“六熟悉”注意事項。在日常“六熟悉”過程中偶然會發現某些道路上的市政消火栓不能使用,尤其是偏僻道路,主要原因有消火栓出水口被盜、消火栓無水、壓力不足等。而建筑室外消火栓與市政消火栓相比保存較好,但是其常有缺失無水或壓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建筑室外消火栓的分布范圍要比市政消火栓小。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在“六熟悉”過程中,到達重點單位,駕駛員不僅要駕駛車輛繞建筑四周駕駛確定消防車道是否暢通,而且還要能發現問題、指引方向,確定建筑四周的布局特點,無環形車道的建筑要明確消防回車場的位置。只有明確建筑四周的道路,才能更科學地停放消防車,指引消防車進入滅火救援現場。
(2)“六熟悉”注意事項。日常“六熟悉”過程中很容易發現廠區建筑附近和內部消防車一般都比較容易通行,但是民用建筑內部消防車則不易通行,尤其在一般安置房小區、農貿市場等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在“六熟悉”過程中,消防設施建設相對完善,維保單位認真負責,一旦發生火災,選擇使用室內消火栓滅火,重點單位應專門抽出時間,帶領隊伍進行水泵接合器供水測試,以掌握水泵接合器供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揮員和特定供水小組要獨立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建筑內部供水。
(2)“六熟悉”注意事項。關于水泵接合器沒有消防員會感到陌生,但幾乎沒有消防員能夠真正應用。在日常“六熟悉”過程中,經常發現水泵接合器閥門損壞、未設置標識、被遮擋等問題。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在日常開展“六熟悉”過程中,熟悉人員要知道對應單位消防控制室的具體位置,指揮員及特定的消防救援人員在熟悉的過程中要能識別控制室內各個反饋信息,以把握發生火災時火點的大致位置,并能遠程啟動建筑內部對應的固定消防設施。部分人員對消防控制室的熟悉不但要了解和基本掌握設備的操作,還要具備出色的讀圖能力,以防在戰斗員不了解建筑內部布局或者迷失方向時,做好借助消防控制室懸掛的單位內部結構圖,指導人員疏散并將其反饋給現場指揮員。
(2)“六熟悉”注意事項。對于單獨設置消防控制室的單位,往往出現消防控制室未落實兩人值班及持證上崗制度,臨時值班人員對相關設備操作不熟練。也有一些單位由于缺乏后期維保,存在消防控制室設備損壞和報廢的情況。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對于水泵房內管道的走向和啟動原理可以不做太多要求,但對于泵房內各個閥門的啟閉要有充足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在“六熟悉”過程中對單位消防水泵房位置的熟悉也是比較重要的內容。不僅如此,特定的隊員還要掌握進入水泵房手動啟動消防泵的能力。
(2)“六熟悉”注意事項。消防水泵房的備用照明未設置或者照度達不到正常照度;消防水泵房未設置消防電話分機;泵房、消防水池缺少液位顯示裝置;消防水池未設連通管;消防水泵房未設甲級防火門,或疏散門未直通安全出口。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基層消防站對室內消火栓的使用往往停留在滅火預案中,尤其表現在對多層建筑火災的撲救,不到形勢危急時,消防員一般都不會選擇使用室內消火栓。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若實在是鋪設水帶不易,才會選擇使用室內消火栓,此時對室內消火栓的使用應注意陣地選擇、位置選用等。在實際應用中,當使用室內消火栓進行消防和救援操作時,還需要根據需要使用水泵接合器或一樓消火栓對室內管網加壓供水。
(2)“六熟悉”注意事項。在“六熟悉”過程中會發現建筑室內消火栓除一些老舊小區外一般都保存良好,但是在“六熟悉”過程中消火栓無水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主要原因包括設施老舊報廢、維護保養不到位、管道檢修、總閥關閉等[2]。在日常“六熟悉”過程中為操作簡便,對建筑室內消火栓的測試往往停留在表面,只是打開閥門觀察消火栓是否有水,由于不能長時間開閥導致室內消火栓管網的供水能力不能得到充分評估。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通過“六熟悉”使消防員明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火場的積極作用,幫助消防員打開思路,在撲救建筑火災時考慮主動破壞尚未動作的噴頭以實現阻止火勢蔓延和保護內攻人員的目的。了解氣體滅火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啟動時間及手動觸發方式,以確保在實際應用中不會造成人員傷亡。此外,由于氣體滅火系統的特殊性,還要結合在“六熟悉”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六熟悉”注意事項。最常見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均為一次性設備,在熟悉過程中往往忽視對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六熟悉”,事實上在基層消防站的滅火戰斗時很少會想到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意義,而忽略對其進行“六熟悉”[3]。但是,自動滅火系統作為重要的建筑消防設施之一,在“六熟悉”過程中應加強重視。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在“六熟悉”的過程中,熟悉人員應基本了解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狀態,掌握消防聯動控制器設置位置。一般情況下,需要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場所危險性較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火災危險性甚至更大,事實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自動滅火系統共同設置。按照相關規范要求,一般很多場所都同時滿足兩者的設置要求[4-5]。
(2)“六熟悉”注意事項。在日常“六熟悉”過程中,一般不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進行測試,但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不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不是一次性的設備,可以選擇性進行適當測試,以查看聯動功能是否正常。對于“六熟悉”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年久失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則也存在報廢的問題。
(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消防人員要分辨出防排煙設施,并掌握其啟動方法,機械防排煙設施的啟動除了遠程控制還有現場手動啟動,在不能自動啟動防排煙設施的火場中,手動開啟防排煙設施以進行火場排煙,改善火場環境,開啟正壓送風,確保排煙正常。指揮員應講授防排煙設施的設計原理、防煙和排煙措施等[6]。
(2)“六熟悉”注意事項。防排煙系統在消防站開展“六熟悉”的過程中,不會自動檢驗其工作狀態是否良好,即使對相關工作特性和設計參數進行檢查,也不屬于基層消防站開展“六熟悉”的過程。但是,基層滅火救援人員必須掌握排煙區和防煙區的劃分。
(1)安全出口。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進入建筑內部后,要明確安全出口的數量和大致分布。一旦路被封堵,還可以選擇其他出口撤離。指揮員可以帶領大家熟悉現場安全出口的數量,并做到有理有據的解釋,增加消防員對安全出口情況的掌握。2)“六熟悉”注意事項。在六熟悉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安全出口設置不合理、被阻擋或被違規封閉,尤其表現在一些商店、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為了更精準地實現對人員的有效管控也會適當臨時封閉一些安全出口[7]。
(2)疏散樓梯。1)實戰應用及“六熟悉”方法。在開展“六熟悉”過程中要明確建筑樓梯間形式,識別和判斷樓梯間內各結構、組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斷提醒消防員在面對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時,要養成隨手關閉防火門的好習慣。2)“六熟悉”注意事項。在“六熟悉”過程中,常閉防火門未關閉或不能正常關閉、樓梯間堆放雜物、防火門門檻未進行防火填充等,尤其表現在一些老舊的安置房小區。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火災發生后疏散樓梯能夠正常發揮作用,直接影響滅火救援戰斗路徑的環境狀態。
“六熟悉”工作直接影響消防救援隊伍作戰能力的生成,只有從實戰角度出發,牢固樹立“練為戰”的思想,以轄區各類消防保衛對象為目標,強化部隊的“六熟悉”工作強度,大膽嘗試新思路、新戰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實戰能力,從容應對各類災情,為社會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