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第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長 滿 莉
如果說中國是一艘揚帆遠航的巍巍巨輪,那么農業農村無疑是支撐其劈波斬浪前行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農業強國”,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讓身為青年“三農”工作者的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干部,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省農業農村廳第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堅持“面對面”與“鍵對鍵”結合的學習方式,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一是更加深刻領悟精髓要義。“兩個確立”是黨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是新時代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制勝法寶和根本保證。二是更加自覺統一思想行動。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意志,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推動黨中央的重大決策在農業農村領域落實、落地、見效。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部署,系統感悟思想偉力,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三是推進學習宣傳貫徹走深走實。堅持優化學習路徑方法,有效開展小組交流學習,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學報告、談看法、講心得、說體會,做學習宣傳貫徹的踐行者、示范者、引領者,全力推動全年各項重點工作加快落實,力爭先學一步、快干一步,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勇毅前行的力量。
我們在深入研學黨的二十大報告后進一步體會到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意義。當前,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賦能。
2022 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發展“四個農業”戰略部署,其中科技農業排在首位。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了“四個農業”專班,作為科技專班的負責人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長,我一直致力于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農村工作重要論述結合到具體工作實踐中,以科技興農“四大行動”為平臺和載體,推動科技農業各項工作取得切實成效。目前,全省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一是創新科技推廣模式。開展科技推廣“雙百”行動,用多種有效形式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模式和技術,梳理發布技術模式108 項,舉辦線上線下培訓182場,超額完成2022年計劃任務。二是注重科技對接服務。開展基層技術難題對接行動,全面征集梳理病蟲害防治、有機肥替代化肥、秸稈還田等“卡點”“堵點”的技術難題。逐一對接26 個產業技術創新推廣體系,以“結對子”的途徑逐一攻關,解決基層難題92 個。三是發揮科技隊伍作用。開展“一專雙特”隊伍建設,依托農技推廣體系,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專業農技員、科技特派員、特聘農技員在備春耕、保生產、促秋收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開展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廣泛征集待轉化、可孵化、可推廣的農業科技成果。建立待轉化成果目錄,梳理發布優秀科技成果80 余項,依托省農業信息網,建立常態化轉化對接平臺,促進成果加快轉化落地變成生產力。
我們不僅要在農業國際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全面縮小與世界農業強國的差距,還必須在農業某些重要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發揮引領作用。面對著日新月異的變革,黑龍江省農業發展需要走上“雙基”之路,抓住“碳基”“硅基”兩個著力點和突破點,在發展生物農業、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上做好科技大文章。一是著力發展生物農業。黑龍江省生物資源豐富獨特,具有得天獨厚的寒地地緣優勢。擁有野生高等植物15 個類別2000 余種,畜禽21 個物種73 個品種,淡水魚類11 目21 科105 種。建有2 個 國家級農作物種質資源庫,4 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10 個省級種質資源庫,共保存各類種質資源14 萬余份。要重點做好現代生物育種,加快種業創新攻關,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補齊“斷點”、打通“堵點”、突破“卡點”。二是著力發展數字農業。目前,黑龍江省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點達到4000 個,配備監測設備1.7 萬臺,搭建了全國唯一一個省區全覆蓋的病蟲疫情在線監測體系,2022 年累計調查地塊96.4 萬個,上報田間調查信息784.0 萬條。全省5128 個畜禽備案養殖場納入數字化管理,建設奶牛大中小型牧場管理平臺128 個,覆蓋奶牛29 萬頭,數字農業根基深厚,為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奠定了堅實基礎。
戰鼓聲聲催奮進,旌旗獵獵踏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農’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我們要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三農”新篇章,以“黨旗耀‘三農’,爭當排頭兵”為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廣袤的龍江大地上接續奮斗,為建設農業強省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