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五常市委
五常市委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動力,明確“三抓三促”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五常市委壓實落靠黨建工作責任,強化公仆意識,夯實服務基礎,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一是牽住“牛鼻子”。五常市委把服務群眾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著力點,市委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帶頭深入村屯、田間地頭,訪民情、講精神、抓黨建。堅持以上率下,實施市級領導包保鄉鎮、鄉鎮領導包保行政村、村級干部包保自然屯的“三級聯動”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壓實落靠各級包保負責人主體責任。市委主要領導走遍全市261 個行政村,層層推進各項民生工作進度。
二是用好“指揮棒”。五常市委高度重視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作用,積極引導廣大黨員投入服務人民群眾一線。在經濟發展、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中,第一時間下發《致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的倡議書》《關于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等,在重大項目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實現工作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里。嚴格落實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定下發《黨委(黨組)基層黨建重點工作任務計劃》《黨(總)支部組織活動月度指導計劃》,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
三是念好“緊箍咒”。五常市委把增進民生福祉列入每年基層黨建工作任務重點和市委黨建工作考核重要內容,明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批歷史遺留的“老大難”民生問題得到根本解決。扎實開展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對考核排名靠后的黨組織書記約談提醒,推動黨委(黨組)書記責任扛在肩上。將黨員參加服務群眾活動情況和考核結果作為黨組織和黨員評優爭先的重要依據,營造大抓基層黨建、大抓服務群眾的濃厚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五常市委依托黨群服務制度,充分發揮組織服務、黨員服務、社會服務的“外溢”效應,切實提升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群眾能力,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實行“村屯點題、鄉鎮答疑”。五常市委探索建立鄉鎮干部聯系1 個村、市直單位服務1 個村的工作機制,設置鄉鎮黨群服務聯系點261 個,干部下沉行政村參加服務群眾會議,單位列席參加會議,參與轄區共駐共建。針對復雜問題,行政村以“一事一通知”形式,“點名”相關單位根據職責權限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反饋鄉鎮進行“答疑”,累計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305個。
二是實行“社區吹哨、黨員報到”。五常市委健全完善在職黨員向社區黨組織報到制度,在社區設立政策宣講、心理輔導等10 類服務崗位,引導在職黨員主動到社區亮明身份、認領崗位。依托黨員志愿微信群,線上發布任務、領取任務、更新進度,既便于社區線上“吹哨”,又便于實時記錄黨員報到服務情況。截至2022 年年底,累計3000 余名在職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主動參與疫情防控、治安巡邏等志愿服務4000余人次。
三是實行“三張清單、雙向認領”。五常市委通過開展“敲門行動”、召開民情座談會等方式,廣泛收集居民群眾、駐區單位的需求和困難,匯總形成需求清單。黨群服務聯系點成員單位梳理可提供的服務資源,形成參與區域共建的資源清單。基層黨組織定期組織成員單位,對照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進行認領,通過協商形成服務清單,項目化推進實施,累計完成就業幫扶、環境綜合整治等服務項目10 余個,直接惠及群眾2萬余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五常市委創新服務意識、拓寬服務載體,主動做好答疑解惑、紓困解難,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
一是開展“三個一”活動,推進農村服務高效化。五常市委堅持以“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個小組一片陣地、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三個一”活動為載體,主動做好群眾的“服務員”。村黨組織以自然屯為單元,劃分1588 個“黨員責任區”,選拔1588 名組織信任、群眾認可的責任區區長,主動亮明身份,實行掛牌服務,累計服務群眾5000 余次。黨員主動請戰組建24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和285 支“黨員先鋒突擊隊”,堅持在攻堅克難最前沿亮身份、見行動、作貢獻。
二是實施“三微”服務,推進社區服務優質化。五常市委通過建設“微陣地”、設置“微崗位”、開辟“微平臺”,提升服務效能。依托社區黨組織、樓宇黨小組,在社區黨組織書記、黨小組組長家庭建立黨員學習園地,開辟“黨員會客廳”,消除黨員管理的空白點。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置糾紛調解、義務巡邏等志愿服務崗位,實行居住地崗位化管理,做到黨員“人人肩上有責任、個個爭先有目標”。開通微信群,搭建社區“一站式”服務管理平臺,駐區單位、物業、在職黨員和社區工作者與居民適時互動,提高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服務能力。
三是探索“三雙”機制,推進群眾服務全面化。五常市委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形成“三雙”長效機制。全覆蓋啟動“雙報到”工作,單位黨組織到駐地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明確聯絡員并做好服務對接協調工作。常態化開展“雙服務”工作,單位黨組織服務基層、在職黨員服務群眾,結合“三張清單”,與社區黨組織簽訂共駐共建協議,在職黨員每季度服務不少于2 次、時長不少于6 個小時。認真做好“雙報告”工作,單位黨組織向上級黨組織報告服務情況,在職黨員向所在支部報告服務情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