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正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制造業是黑龍江省實體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是黑龍江省發展的“一號工程”。著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是黑龍江省產業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方向,更是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現實選擇和必由之路。
在數字經濟時代,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篩選整合信息、有效配置資源、精準匹配需求和供給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就是要通過在生產過程中融入新型要素“數據”,驅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為其轉型升級培育更多新動能。
數字經濟時代,誰擁有數據,誰就能掌握資源、把握先機。數字經濟是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藍海,也是推動黑龍江省振興發展的新要素。黑龍江省擁有巨大的數字賦能潛力、雄厚的數字科技優勢、豐富的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獨特的數字開放平臺,這些資源為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奠定了重要基礎、提供了必要支撐。
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黑龍江省對數字經濟發展相關規劃和工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揮數字經濟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
二是要堅持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強化頂層設計、突出發展重點,在數字化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充分激發黑龍江省制造業潛力,彰顯區域特色優勢。
三是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數字經濟思維能力和專業素養。增強抓數字經濟的本領,在數字化浪潮中抓住機遇、贏得主動。充分利用建立的工作專班和專項工作機制,加強督導考核,為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營造良好氛圍。
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必須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區塊鏈基礎設施布局,夯實網絡安全基礎,打通制造業企業發展的信息“大動脈”,為其轉型升級提供基礎保障。
一是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數字經濟發展的“運力”支撐。推進雙千兆全光網建設,加大全光錨點部署密度,加快5G 網絡規模部署,加大基站選址、用電等支持力度,推動基站共建共享,推進5G 獨立組網核心網建設,形成連續覆蓋產業園區及制造業企業生產車間的5G 網絡。加快IPv6 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網絡、應用、終端全面改造升級。布局建設5G研發應用示范區,構建涵蓋技術研發、主設備制造、終端生產、行業應用與公共平臺的5G 產業體系,扶持一批5G 主設備制造和終端生產企業發展,培育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二是優化算力基礎設施供給,增強數字化發展的“算力”支撐。深度融入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合理布局若干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有序推進高能效超級計算、分布式計算和云計算中心建設。依托中國移動通信(哈爾濱)數據中心、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哈爾濱基地等重大項目,打造“中國云谷”、大慶大數據產業園等數據產業集聚區,支持哈爾濱市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加大人工智能應用“算力”供給,積極部署智能計算中心,基于新型硬件架構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通過生產算力、聚合算力、調度算力、釋放算力協同,打造算法、算力和數據服務的有機整體,滿足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合理布局邊緣計算節點,提高邊緣計算節點和中心節點的協同管理能力,實現“云+邊+端”高效協同計算,滿足制造業企業在生產經營、智能應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需求。
三是夯實網絡安全基礎保障。落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制度,明確行業主管部門和運營單位的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施重點保護。強化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提升網絡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加強主機系統、網絡系統、數據體系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推廣使用自主可控的服務器、終端、云計算、操作系統、存儲器等軟硬件產品;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軟件定義安全、安全虛擬化等新技術,推進數字化安全態勢感知和風險評估體系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完善全天候全方位安全支撐能力,建立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情報共享機制、研判處置機制。
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必須加速布局網絡平臺建設,推進數字化改造,搭建網絡化協同平臺,使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黑龍江省制造業向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發展。
一是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鼓勵企業利用5G 實施內網改造,支持建設5G 全連接工廠,推進5G 應用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推動高端裝備制造重點企業引進和培育一批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重點城市和產業集群開展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支持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及應用,鼓勵重點大型制造業企業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二是加速推進智能制造。開展傳統裝備制造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等數字化改造,加快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在制造業企業的規模化應用。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改造,推動流程型、離散型行業生產裝備向智能感知、設備互聯、數據集成、智能管控等方向升級,推廣精密智能儀器、智能傳感設備、智能“新字號”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等生產設備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部署和應用,促進生產過程精準化、柔性化、敏捷化。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三是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以數字化改革創新激發企業轉型升級活力,有效發揮制造業重點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云化、平臺化、服務化轉型。鼓勵企業通過對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的重塑,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構建智能制造新模式和新業態,實現全產業鏈、全生產線、全生產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科學化管控。支持具有產業鏈帶動能力的核心企業基于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上下游利益共同體搭建網絡化協同平臺,打通不同系統間的數據聯通渠道,實現數據信息暢通、制造資源共享和生產過程協同,帶動供應商企業和下游銷售商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應針對制造業企業發展實際,聚焦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稅收、補貼、投融資、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撐體系。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牽住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持續加大對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進程中的研發補貼力度,可采取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措施,引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同制造業企業深度合作,集中攻關,補齊基礎研究短板,開展核心技術、非對稱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戰略性前沿技術攻關,在量子計算、超導芯片、區塊鏈等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研究。
二是加強數字技術國際合作的資金投入。支持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機構和跨國公司共建數字化國際聯合實驗室、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鼓勵制造業龍頭企業開展跨境合作,構建海外研發中心,吸引全球高端生產要素和人力資本。
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離不開人才供給體系的支撐。目前,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發展勢頭良好。加快推動黑龍江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必須進一步完善人才培育、引進和使用機制。
一是大力實施數字化人才培養工程。以培育“互聯網+制造業”跨界人才為改革導向,鼓勵省內具有創新和科研優勢的高校開設與數字化相關的專業,培育數字化高端復合人才。根據各方的實踐需要,鼓勵高校和重點龍頭企業聯合探索多元化的“產教一體”培養模式,通過組建實訓基地、聯合培養和定向委培等形式,打造“技術+項目+人才”的復合型數字人才教學培養體系。
二是加強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制造業企業核心作用,鼓勵其依托自身平臺引人用人,強化專有人才隊伍建設,使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能夠投身到市場一線,探索轉型升級過程中適合自身特征的數字化模式。
三是加大對人才流動、選拔和激勵機制的改革力度。加大對國內外數字化發展領域高層次人才的挖掘和招引力度,引進省內急需的科技人才和科研團隊,以及具有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和制造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進一步完善相關領域人才的待遇保障制度,積極打造人才社區,為引進的高端人才提供工作生活、子女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的便利。完善凝聚人才隊伍和發揮人才作用的各項選拔和考核制度,打通人才職務和職稱晉升通道,充分激發相關領域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