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千冬,王 冰,李成軍,翟亞娟,劉忠誠,趙慶海
(吉林省遼源市農業科學院,吉林?遼源?136200)
在我國北方地區,玉米屬于較為常見且種植范圍較廣的農作物種類,尤其旱地玉米較多,原因在于我國北方地區大多干旱少雨,要想達到玉米高產栽培,就需要重視對相關技術的改進。目前我國北方旱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取得了一些優異成果,但在實際栽培種植過程中,仍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如植株距離、重茬、農作物收獲時間和選種科學性等。這就需要相關農業技術部門和農技推廣人員加強對北方旱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改進,尤其重新梳理各項技術要點,從而確保高產栽培水平提升。
北方旱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關鍵點在于保證旱地玉米水肥的按需供應,正確選擇合適肥料并確定合適分配比例,還要選擇正確時機,關注土質改良和增溫控制。
水肥供應至關重要,特別是玉米在碳磷鉀肥吸收方面,需要嚴格進行各類不同肥料種類以及分配比例的詳細劃分。不但如此,為了保證旱地玉米能夠充分吸收到充足養分,在中耕時期需要重點針對玉米葉面給予葉肥硼砂,還要為土壤補充適量的肥料養分,特別是北方地區常會選擇使用農家肥來進行土壤肥料養分施加,同時需要對土壤予以蟲卵滅殺。
注意土質改良并加強土壤溫度增溫控制,尤其在播種期以及生產期應重點關注,充分利用全膜覆蓋雙壟技術進行土壤增溫,以此充分發揮水分作用,長期運用此方式可有效增強土質增溫控制效果。不僅如此,也可以在玉米成長期間使用增溫劑,在保證土質養分基礎上,噴灑于土壤,由此產生薄膜效應,從而阻止土壤水分蒸發,有效減少溫度流失。
正確選種極為關鍵,直接決定了玉米是否能夠高產和抗旱,需要對當地土壤實際條件進行考察,結合具體自然條件和生長需求合理選種。確保所選擇的旱地玉米品種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特點。
一方面,結合種植前、施肥和種植后3個階段具體情況進行玉米種植土壤的動態考察,以保證玉米生長成活率和健康生長,如土壤不適應則可適當施肥,合理改變土質特性,使土壤資源能夠適合旱地玉米品種生長。種植后則需要注重施肥管理,施肥過程中需防止肥料直接接觸玉米幼苗,避免玉米苗燒死,也要注意不可對玉米生長后期造成危害。
玉米后期種植工作量較大,不但要保持玉米生長所需水分,還要注重做好病蟲害防治,尤其在干旱情況下,及時水分補充,雖然玉米品種具有一定抗旱性,但仍然需要適量水分澆灌補充。病蟲害主要是依據玉米品種及當地主要病蟲害種類采取物理、生物、化學防治方法,但需要選擇低毒性和高效以及無殘留的防治方式。
雖然干旱對于玉米種植會產生一定制約,會對玉米等農作物穩產高產產生巨大影響,但現代農業技術進步對于玉米高產抗旱研究也在不斷提高。北方旱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條件,正確選擇玉米品種并科學育苗,嚴格做好田間管理,尤其重視水肥供應和土質改良、土壤控溫等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