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武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夏瑪自然保護站,甘肅?武威?733205)
森林資源作為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資源,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的關聯,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提高我國森林保護工作的質量。同時,森林資源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森林資源擁有多樣化的經濟植物,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森林資源保護的過程中,存在著林業資源過度浪費、忽視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缺乏對森林防火工作的監管等問題。森林火災是一種破壞性較強的自然災害,對森林整體的生態環境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會對森林生態系統形成威脅,不利于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會導致人們生命及財產安全受到侵害。因此,為避免出現森林火災的情況,有關林業部門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及管理,通過科學的治理措施,優化森林的生態環境,確保我國森林資源獲得全面的保護。
護林防火技術主要是指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火災情況的預測技術。森林火災多數會狐出現在偏遠的山區中,導致其難以被及時地發現。火災監測的方式即設立實時監控系統、建立生態智能預警系統。在我國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火災監測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護林防火工作的實際需求,因此,智能預警系統成為火災監測的創新方式。建立完善的監測系統可以有效地預防火災的發生。第二個方面是火災撲救技術。在森林出現火災的時候,如果能夠及時地將火災中的某一個因素進行控制,便可以將火勢逐漸撲滅。火災撲救技術主要有冷卻技術、隔離技術等。隔離技術是我國現階段應用最為廣泛的撲救技術,利用挖防火溝的方式將火災中的每一個區域進行隔離,不斷控制火勢的發展。但是,這種撲救技術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控制技術,對風速、溫度等因素進行控制。構建防火線可以提高火災救援的效率,由于每年會還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甚至會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這就需要林業管理部門對現有的技術及措施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出科學的火災撲救措施,從而保障我國生態環境的安全性。
林業資源保護的工作不是一個方面的內容,而是涉及很多的方面,是一個整體的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與護林防火技術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就我國的現狀來說,林業資源保護與護林防火技術在宣傳這方面的力度不夠,沒有發揮宣傳的作用,使得人們對林業保護的意識不夠,沒有意識到保護林業的重要性,對其的認知很是處在初級的階段,更不用說護林防火技術的掌握了。在實際林業資源保護的工作中,不僅是護林工作人員的責任,還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需要全民進行保護,從本質上提升林業資源保護的質量。以上的問題就是對林業保護的不足之處,影響林業保護工作的因素,阻礙著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平時的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過程中,也有工作的人員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不理想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林業資源保護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到保護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護林防火技術的方面,沒有進行技術的鍛煉和練習,自身的技術不夠精練,還有的部分工作人員對林業資源防護的意識沒有正確的認知,防范的意識不足。此外,對于林業資源保護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到位,對其可能出現的情況沒有做好分析,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出現驚慌失措的情況,不能沉著應對,影響林業資源防火工作的正常開展。大部分都是在發生火災后才會采取一些保護的措施,沒有提前做好保護的工作,不能從源頭上解決林業資源保護的問題。
我國地形復雜,林業資源保護需要很高的防護防火技術,這些都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在林業資源保護方面可以有比較先進的保護措施,護林防火方面有先進的技術,這些都需要在資金的支持下才可以完成,可見資金的投入也是很重要的,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我國目前的形勢來說,在這兩個方面投入的資金是不足的,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不能學習到先進的防火護林的技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往的林業資源保護措施和護林防火的技術已經落伍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需要進行策略的改革和技術的更新,這些也是需要大量資金的,只有不斷投入資金,才能有效發揮林業資源保護的意義。當然,需要重視對森林防火工作的監管,不斷提高森林防火技術,來更好地滿足現代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需要。
森林資源是木材產品生產的主要來源方式,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可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林業資源與人們的生活質量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林業資源對生態環境具有較好的協調性,可以直接影響林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在社會的穩步前進中,林業資源作為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果林業資源遭到較大的破壞時,對社會經濟及生態系統具有負面影響,導致森林環境出現不可預計的自然災難。林業資源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林業生產企業如果無法通過林業資源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便難以有序地開展有關的生產活動,這種情況下會影響企業的運行狀態。由此可見,林業資源在社會發展中具有較高的地位。
有關林業部門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等豐富的形式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大力的宣傳,向廣大的民眾群體普及相關的防火知識,使民眾能夠提高對森林防火的重視程度。首先,林業管理局要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并向林業管理人員及森林保護工作的護林者進行安全教育及宣傳,在培訓中逐漸完善內容及培訓方式,切實做到與實際防火工作的結合。其次,要向農民群體普及森林防火知識,避免在農耕過程中發生火災。
在對火災情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有關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周邊的環境情況及氣溫特點,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火災風險區,以此為判斷標準,進而決定應用森林火災預測技術或草原火災預測技術。基于此,作為林業的管理人員要定期森林環境進行檢測,將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的抑制,保證森林系統的完整性。
有關林業管理部門要注重對林業資源的監管,并構建完善的火災預警系統,在火災出現的高發期可以通過加強對預警系統的建設,避免引發森林火災,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有關管理部門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森林防火屏障技術,設立闊葉防火帶,根據防火線的特征設定森林防火線以及周邊林道防火線。
完善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具有直接的影響,森林保護工作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并且要定期地對護林防火工作的基礎性設備進行維修與養護,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經濟扶持,同時要制定具體的責任機制,才能夠避免在火災發生時工作人員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確立責任機制可以促進護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進行,使管理人員能夠提高自身的崗位意識及工作責任感,有效地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提升管理人員對森林資源的整體管控,將火災進行徹底抑制。
綜上,我國森林資源是影響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資源之一,且對生態環境具有關鍵的影響,與人們的生產活動具有密切的聯系。在進行森林保護工作中,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率,促進我國生態系統的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