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存權
(甘肅省高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高臺?734300)
湘辣670辣椒是由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研發的早熟高辣小尖椒品種,該品種植株生長勢強,株型開展,葉片小,果實小羊角形,果長11厘米左右,寬2.0厘米左右,綠色轉紅色,味辣,辣度7萬SHU左右,坐果集中,連續坐果性好,果實品質好,易干制,干制率20%左右。綜合抗性強。適合作剁辣椒、醬制或者干制加工。經甘肅省河西地區試驗示范種植,湘辣670辣椒在甘肅河西海拔1400米以下地區均可正常成熟,畝產鮮椒2200公斤左右。其栽培技術如下。
湘辣670辣椒在甘肅省河西地區種植,宜選擇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采用溫室基質穴盤育苗,低溫下條件下溫室溫度容易操控,可以培育出壯苗。育苗時間不易過遲,過遲不利于辣椒正常成熟。
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養分充足的育苗基質進行育苗。基質選好后,用50%多菌靈WP500液對選好的基質進行噴拌預濕及消毒處理,噴拌至基質充分濕潤,用力捏能擠出水滴,手松開后基質即散開為宜。
一般選擇規格為54厘米×28厘米,72孔(或105孔、128孔)育苗孔的穴盤。穴盤使用前用0.3%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待消毒液晾干后裝入基質,基質高度與穴盤平面等高。以5個或10個穴盤為一組疊放按壓,按壓至穴孔基質與穴面距離1厘米,將按壓好的穴盤整齊擺放于苗床,等待播種。
每畝播種量35克左右,播種前選擇晴天曬種1~2天,然后用30℃溫水浸泡20分鐘,接著用10%磷酸三鈉液浸種20分鐘,用清水洗干凈,再用55~60℃溫水浸種15分鐘,不斷攪拌,最后在30℃溫室中浸泡4小時,晾干待播。
浸種結束后,將種子淘洗干凈,用濕毛巾包好放于25~30℃溫箱環境中催芽,以變溫催芽效果最好,即白天25~30℃,晚上16~20℃。這樣比恒溫催芽出苗快而且整齊。
催芽至7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將發芽種子按每穴1~2粒種子播種,上覆0.5~1.0厘米厚基質,然后把表面基質澆透水。覆地膜保持濕度,每天補充水分1~2次,保持溫室或大棚溫度白天30~32℃,晚上20~22℃;7~10天幼苗開始頂出基質,50%以上的苗頂出基質后,即可揭去地膜,進行正常苗期管理。
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晚上18~20℃,晴天中午大棚上蓋遮陽率50%~75%的遮陽網,晚上加蓋棉被保溫。出苗前苗床溫度在保持在25~30℃,保持水分充足,但不能過濕,若基質過干時,可以適當的用噴水加濕,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幼苗生長階段,根據氣溫變化采取適當的變溫管理,夜間苗床溫度保持在18~20℃,白天氣溫25~30℃,下午氣溫降到20℃時加蓋保溫被。視苗情葉面噴施0.2%~0.5%復合肥或大量元素水溶肥,以促壯苗。
育苗過程中要使用地工布或注意倒盤(變動穴盤的位置),防止根系扎到地下,影響移栽取苗。苗期病害注意辣椒猝倒病、疫病,用30%惡霉靈或者68.75%銀法利(氟菌·霜霉威)1000~1200倍液苗床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用3%啶蟲脒1000~1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
選擇鹽堿較輕、土層深厚、地勢高燥、有機質含量豐富、通透性好、排灌方便,近3年沒有種植過茄科作物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種植,避免選擇低洼積水的地塊種植。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硫酸鋅1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三元復合肥40公斤深翻細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均勻。
移栽前10~15天畝用10.8%鈣草能(吡氟氯禾靈)乳油20~30毫升加水20公斤或覆膜前畝用33%二甲戊靈乳油200~300毫升加水20公斤土壤處理,以防除田間雜草。
覆膜前1~2天每畝地用2%吡蟲啉0.5%噻蟲胺顆粒劑3~4公斤,預防地下害蟲和前期蚜蟲、薊馬為害。
按照100厘米帶幅劃行起壟,壟寬60厘米,溝寬40厘米,壟高20~25厘米。壟起好后灌水洇壟,一定要洇實洇透,待地表發白時覆膜定植。
甘肅河西地區一般5月上中旬晚霜結束后5厘米地溫穩定在13℃以上時定植。
苗齡50~60天,6~8片真葉,株高15~18厘米,子葉部位莖粗0.3厘米左右,根系發達白色,主根粗壯須根多,莖短粗,莖表綠色有韌性,葉片大而肥厚,顏色濃綠,葉柄長度適中,莖葉及根系無病蟲害、無病斑、無傷痕。這個時候可以進行移栽定植了。
用30%惡霉靈1000倍液蘸根,葉面噴灑3%啶蟲脒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確保無病蟲苗入田。
一壟定植兩行,“品”字形打穴,穴距40~42厘米,每穴定植1株,每畝定植3200穴左右。
辣椒定植后即灌足定植水,定植7~10天后灌緩苗水,并畝施腐殖酸液體肥5公斤促根壯苗。之后蹲苗25~30天后灌水,灌水時畝施尿素5~10公斤加三元復合肥10~15公斤或大量元素平衡水溶肥10公斤,提苗壯棵。蹲苗結束后,每隔10~15天灌一次水。辣椒開始坐果時,畝施三元復合肥20公斤加硫酸鉀10公斤或大量元素高鉀水溶肥10~15公斤,確保植株莖稈粗壯。辣椒盛花期,畝施三元復合肥30公斤加硫酸鉀10公斤或大量元素高鉀水溶肥20公斤,以減少落花落果,提高辣椒后期產量及品質。花期每隔7~10天,葉面追肥硼、鈣、多元微肥、多功能葉面肥等,避免花蕾脫落,促進果實膨大。8月20日以前停水,并用硝酸鉀400倍液葉面噴霧催紅促熟。
前兩次灌水后待地表發白應將壟溝進行中耕除草,以利提溫保墑,并及時鏟除雜草,整理地膜,防止走風露氣。
甘肅河西地區種植湘辣670辣椒,生產中主要病蟲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蚜蟲、白粉虱、棉鈴蟲等。在病蟲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積極應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輔之以化學防治,化學防治要掌握正確施藥方法,減少化學農藥用量,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使辣椒產品中農藥殘留不超標。
第一,辣椒疫病。在堅持3年以上輪作、增施有機肥、基質穴盤育苗、避免晴天中午灌水及大水漫灌的前提下,起壟時畝用哈慈木霉菌處理土壤預防病害發生,發病后畝用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8.75%銀法利500~600倍液葉面噴施,5~7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發病植株可用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500~800倍液灌根,每株灌施藥液250毫升,不同藥劑交替使用。
第二,辣椒病毒病。播種前用10%磷酸三鈉液浸種20分鐘,用清水沖洗干凈(沖洗3次以上),以鈍化病毒,做好蚜蟲早期防治,阻斷病毒傳播,發病初期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寧南霉素2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嗎胍·乙酸銅(病毒抹殺)60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3~4次。
第三,辣椒炭疽病。定植前用30%惡霉靈1000倍液蘸根,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葉面噴霧,7~10天1次,連續2~3次。
第四,蚜蟲。提前做好預防,當蚜株率達20%時,用3%啶蟲脒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葉面噴霧進行防治,發生嚴重時,畝用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10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10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防治,連續噴施2~3次。
第五,棉鈴蟲。發生初期結合防治蚜蟲,用3%啶蟲脒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加入“BT”乳油、或核型多角體病毒、或3%甲維鹽乳油5000~7000倍液,發生盛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
湘辣670適合作剁辣椒、醬制或者干制加工。應根據產品用途要求適時采收,?用作剁辣椒、醬制的應及時采摘紅鮮椒,采摘時避免損傷幼枝幼果,盡量不在下雨天采摘,以免感染病菌,采收高峰期通常每隔7~10天采收1次。用于干制加工的,于9月10日前割倒晾曬至七分干時,用力抖落后集中晾曬,清除雜質后曬干交售。